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帅-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的走廊。近处是三三两两前来看病的人;远处有蓝天、白云、棕榈树。

早晨推开窗口,擦净窗台,打开电脑,整理药架,并等待前来取药的伤病员。

“你好!老朋友”一个熟悉的声音用英语问候。这是维和的他国军医领着病人来取药。他们部分战士不会英语,常常由一级医院医生陪同前来看病。

“你好!”程志威站起来接过处方。这是一个骨科病号,当他将一盒麝香壮骨膏和一支理通喷雾剂交给他时,他和程志威聊起中医中药,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加赞赏。在国外,每一个外国人对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历史都有一种自豪感,程志威没有理由不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而感到骄傲。

“你好!药师”过来的是一名蓝眼睛、黄头发的男性,军装和手臂上的星条旗标志就可以认出是美国人。

“你好!先生,您取药吗?”

“是的,先生”他递过处方,上面写着:“蒿甲醚片”、“来比林散”。又是一个疟疾发烧的病人,疟疾是这里最大的疾病威胁之一。程志威转身取来药品交给他,他举起蓝色的药盒十分高兴地说:“这就是蒿甲醚,美国很多人都知道它,非常好的药。”

的确“蒿甲醚”是由中国研制的抗疟药,深受各国医学界欢迎。大部分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门诊口服就可以彻底治愈。作为一名中国药师,此时程志威比他更感到高兴。

“早上好!我想取药。”是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胸前有“菲律宾警察”字样。

“你好!”接过处方,程志威从药架上取出一盒“奥美拉唑胶囊”交给他。他接过药品仔细看了看,笑着说:“是中国生产的吗?”

“是的!先生,中国江苏。”

小小的窗口,每天前来取药的有黑皮肤的、白皮肤的、黄皮肤的;有各国军人、民事警察、当地民众,程志威都热情友好、不卑不亢地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服务。透过窗口他从容面对外面的世界,透过窗口程志威自信展现中国人的风采。

※※※赤道地带的雨来得异常的气势汹汹,刚刚还是星光灿烂,突然间狂风暴雨!粗大的雨点打在帐篷上的砰砰声,海风吹来的海浪的咆哮声,不时传来的零星枪声,附近飘来的利比里亚拜物教深更半夜祭祖的哼哼叽叽的伴奏声,间或一连串的响雷,让人感到仿佛到了世界的末日……

在中国维和医疗分队的营区,仍有两双警惕的眼睛在密切地注释着发生的一切,那怕是自然界的风吹草动,也在他们的视野中。因为他们无法忘记首长和亲人的殷切嘱托:“你们每个人不缺一根手指平安归来是你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祖国和亲人的最大心愿!”。是啊!来到了万里之遥的陌生世界追求和平,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要保全自己的平安。

可是,利比里亚并不太平……

他们驻扎的四战区是叛军最后堡垒,是他们最后的乐园,宗派势力林立,各派叛军及前政府军严重对峙,大规模的战争和骚乱一触即发!

“有情况,注意隐蔽!”林之然提醒搭档曹泰春,两人非常熟练地迅速闪进了阴暗角落,始终保持四到五米的距离。

忽闪忽闪的手电筒光渐渐近了,终于驻足在他们原先站岗的地方:“人呢?”。

借助闪电,听到熟悉的声音,“哦,是队长!”原来是队长夜里前来巡视营区。这是一个极端负责的领头人,他不容许有一丝安全隐患存在。队长,我们的好队长,林之然与曹泰春在黑夜里有感慨着。警惕性很高,处理方法也很正确,莫云飞在心里面也跨着自己的下属。

“你们辛苦了,注意安全,你们也要小心蚊虫与毒蛇等,不可掉以轻心。”

“是,队长。”两人声音放低但铿锵有力的回答队长。

※※※“曲院赤风啜明天,帐篷里面手亲煎,小砂壶瀹新鹪嘴,来度非洲丛林泉”,这里说的是中国利比里亚维和医疗队队长莫云飞品茶的雅诗一首。

莫云飞队长懂茶经,通茶道,尤善冲、泡功夫茶。走近莫云飞队长板房,茶香四溢,沁人心脾;进入空荡的板房,靠墙铺开的一套茶具和几种上等茶叶颇为耀眼。

茶具是国内带来的。茶钵,修颈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为明制“红金彩”,用五金釉,钵底金鱼,泳跃欲出,朱红木盖,椰瓢当勺。茶壶是最小的一种,似蜜柑大,鼓形,端正浑厚,壶身银砂闪烁,朱粒累累,茶壶很浅,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壶里“茶渣”甚多。茶壶周围蹲坐六个小“白果杯”,白地蓝花、底平口阔。茶洗形如大碗,一正二副。茶盘宽、平、浅、白,与茶杯、茶壶相衬托,浑然一体。

识茶具,闻茶香,“功夫茶”之功夫可见一斑!但更令人折服的是他的冲、泡茶工夫。“功夫茶”工序极为讲究:纳茶要分粗细,粗茶至于罐底,细末最浓放在中层,茶叶铺盖上面,可出茶均匀,茶味渐浓;茶斟七分满,太多,味苦涩,太少,无茶味;冲茶用二沸,一沸如鱼目,微微有声,二沸涌如连珠,声若松涛,三沸腾波鼓浪,一沸稚,三沸老,二沸正好;提铫冲茶,悬壶高冲意在扬香,春风拂面实为刮沫温茶;继之是淋罐,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热气内外夹攻,迫使茶香挥发,以催茶熟;淋罐后为烫杯,烫怀时开水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此时,茶壶外水份刚好蒸干,正是茶熟之时。时间把握分毫不差,可见,泡茶工夫之老到。

此时,便可洒茶敬客了。洒茶有四字诀:低、快、匀、尽。高冲低斟,洒茶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快”能使香味不致散失,并保持茶的热度;“匀”是洒茶时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轮流洒匀,茶香、茶味杯杯一致,不会厚此薄彼;“尽”就是茶水不留壶中,第一冲还可以留一点,二、三冲切切不可。洒完以后,倒转茶壶,覆放于茶垫上,使壶里水份尽出,茶精不致溶解,茶也不会苦涩。

整个过程,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宛如杂技。饮茶追求茶韵。功夫茶冲泡过程的所有“功夫”,就是要追求这一效果,所以他不喜旁人代劳。小壶小杯小心翼翼地做足诸多功夫,方才沥出小口量的茶汤,让你趁热喝下去,那一口茶汤,闻起来香,喝下去烫,又香又烫入得口来却是苦涩无比,茶太浓也。然则苦尽甘来,正因为茶的浓度大,溶解在茶汤中的诸多香气、呈味物质在口腔中﹑肠胃中与津液反应,从喉咙深处﹑舌根底下﹑唇齿之间,慢慢泛出一股清甜甘爽﹑香味醇厚的细微感觉,以致口内生津﹑津溢茶香,香清肺腑,气脉通畅,不经意的须臾之间,便进入香清气爽的境界。“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神明变幻,趣味无穷!

莫云飞饮茶讲究雅趣。功夫茶的雅趣,让品茶者难得清闲,让品茶者专心入“静”。清闲才能专心,专心方能致“静”,心“静”方可虚怀若谷、洞察分毫。“静”是茶人的一种审美修养和体验。品饮功夫茶特别要求茶人专心入“静”。边喝边看边听边办事儿,那不叫功夫茶。功夫茶须是“闲”人“静”下心来,守在炉边,围着茶壶,盯着茶杯,注视着主人斟茶动作,判断其手艺是否正宗,功夫是否精熟,举止是否文雅,神情是否庄重。四德齐备而茶叶上等,加上茶人的“虚静”,使得心灵格外空明,精神不断升华净化,品茶人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通达“天人合一”的“天乐”境界。“友情缓缓流动,淡兴徐徐舒张”,正是片时之闲足抵十年尘梦。

检验师彭建业喝茶在队里算是上了水平的,但是他在和莫云飞喝过一次工夫茶之后,心里慨叹真得用“有幸”来叙述了。刚到绥德鲁时,彭建业秉承一贯的个性,冲动且有些自以为是,一言不合很容易与战友们争得面红而赤,满脸怒而筋肉扭曲,眦裂发指。某日就不可避免地将一平时性格很好,不喜与人争执的战友给得罪了,看那人生气了,彭建业也大光其火,什么鸟人,就这么争吵几下还生闷气不理人,我也不稀罕。这事却让莫云飞队长知道了,这如何能行,总共就那么六十个人,还你和我闹别扭,我和你不团结,那如何面对复杂的当地局势,又如何完成艰巨的维和医疗任务呀。

莫云飞抽空邀来两人,一怒目而坐,一愤然入席,彼此不交一语,帐篷里时钟滴答滴答响个不停。似乎故意考验二人定力,莫云飞亦闭口缄言,仅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