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帅-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好不容易过完土路,也是刚踏上柏油路不久,前面再次出现了路障,刚轻松的心情,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里。哦,是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在利比里亚的几派武装组织中,有许多人员就是娃娃兵(CHILDSOLDIER)。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大家相对有了一些章法,第一尽量表示友好,向他们说明情况;第二从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出发,尽可能给他们帮助;第三严阵以待,以防万一。

当车距离路障约50米处,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把路障搬开了。他们一边指指车,一边向伸出拇指表示友好。他们看到了车上的“UN”字样,知道是来维和的。其实他们也是爱和平的。

车子在黄土路渐渐地加快,大家的心情也轻松了起来。然而,林之然的心情却有些沉重。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家,森林茂密,物产和海洋资源丰富,人民完全可以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是无休止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更是在孩子的心灵上烙下了深深的创痕。他更加感到了维和的意义所在。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隐隐地已能看到远处蒙罗维亚的灯火,驻地就在眼前了。林之然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太平面与太平蛋

莫云飞对这句俗话“一处一风俗,各地各习惯。”感受深刻。莫云飞生于武汉、长于武汉,而后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念书,毕业后来到上海,一晃差不多二十年,可谓入乡随俗,渐渐地莫云飞对上海不少传统习俗有着相当的了解并尽可能遵循,因为他觉得习俗里面都包含着某地的优良传统美德和百姓心中对美好事物的祈祷。

这不,上海过节时家家户户吃太平面和太平蛋就是寓意平安健康如意的好口彩。一碗太平面,要求就用一根长长的面条做成,当然根据各人胃口的大小,这根面可长可短,但是必须从头到尾吃完,不能咬断。这样既表示一年到头健康太平,又表示一生一世幸福长寿,一帆风顺;同时,太平面上再放两个太平蛋,蛋的种类可以是鸡蛋、鸭蛋、鸽子蛋等,浑圆浑圆的蛋,吃下去意谓着平安和圆满,不过,吃太平蛋吃一个还不行,一定得吃两个,表示太平成双。这整个习俗说起来新鲜有趣,真正吃起来也是美味可口。吃的时候这是样的:一家子人围坐桌子四周,一人面前一碗面,不过是一个人先吃,其他人先看着,吃的人噘着嘴,将面条从头到尾慢慢地吸进肚里,没开吃的人在旁边观看着,鼓励着,欢笑着,吃完了面,再吃蛋,最后喝汤水,整个一套程序完成后,第二个人接着吃,这样吃吃闹闹,祈福的一个晚上就快快乐乐地度过了。

莫云飞在家里的时候就经常和爸妈一起做、一起吃太平面和太平蛋。来到利比里亚,莫云飞想,大家都远离祖国和亲人,队里就一定要祥和团结。因此,莫云飞指示厨房每逢节日就要做太平面和太平蛋。还有,这里的太平面和太平蛋有着它特别的象征意义:远在几百公里外蒙罗维亚的运输分队战友来队了,来时和回去时都吃上一碗太平面,再吃两个太平蛋,寓意来去平安,万事大吉,长长的面条,一端系着蒙罗维亚,一端系着绥德鲁的两个中国分队,真是千里友谊一线牵,也是中国维和分队之间友谊的象征。莫云飞的这个措施深得中国所有在非洲维和部队将士的喜爱。

※※※利比里亚的雨季气候不好,道路交通不畅,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所在第四战区物资供给十分困难,连续两周的食品供给均无法按时供应,延期供应的食品很多变质,数量、质量得不到保证,油料供应也无法保证,战区已经第三次无油。汪亮将这些情况汇报给莫云飞,莫云飞与李义明商量后作出决定:减少发电时间控制油料消耗,节省柴油以备紧急情况用电,但是首先保证做饭,确保全体队员有好的营养摄入,其次考虑照明用电。

作为炊事班长的向宝华也向莫云飞汇报关于食品紧缺的问题。莫云飞对向宝华说:“嗯,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目前要通过合理搭配,解决营养和口味及食品品种不足的困难。前期种的蔬菜你们管理和不错,继续好好侍弄它们,这对我们的维生素供给很有意义。我也会尽量向联合国和利比里亚当局反映有关情况,以期得到较好和较快的解决。”

“谢谢队长指点,我会尽全力把事情做好。”向宝华郑重表态。

向宝华所负责的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炊事班只有三名同志,虽说人员少,但负责的事情却一点也不少。在医疗队组建之初负责物资筹划、装箱;到达利比里亚后除了负责做好一日三餐,还要统筹兼顾食品的营养和数量,既能让同志们吃饱,又要让所携带的食品能保证医疗分队的人员在前两个月内的伙食;在部队的拉动时,为了不影响部队机动方案,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保障好部队。他们都明白生活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不是全局却牵动全局。

向宝华清楚记得,医疗队刚到利比里亚之初,住在帐篷里,当时天气炎热,日平均气温高达三十八九度,他们三人早晨五点半就起床,每天做三顿饭,包括加油、打气、点火开始,到60个人的饭菜上桌总共需要九个多小时,同时每天还要烧几次开水,煮两次绿豆稀饭,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了十一二个小时。由于新灶的火候不好把握,第一次使用这种灶具时,向宝华还不慎让眉毛给烧掉了,一个同时的头发被烧掉不少,至于手被开水烫伤等就是家常便饭。

在开始的两个月里面,吃的东西都是从国内带来的,新鲜菜很快吃完了。只有吃压缩饼干、稀饭和烧干菜,加上当时的高温天气,看着战友们饭量下降、日渐消瘦,怎么办,为了让同志们能多吃一点,为了让做出来的饭菜更可口一点,烤、扒、煮,炖、焖、煨,向宝华三人把所有掌握的烹饪方法都用上了,经常更换菜的配方配料,甚至盛菜的盘子每天都有变化,这样虽然菜还是那几样菜,每天三顿吃的口味各有不同,战友们戏称这是“百变菜谱”。看着战友们的胃口上来,饭量大了,精神状态好了,士气上来了,向宝华深感他们的一片苦心有了收获,心里甜甜的。

另外,医疗分队的炊事班除了要保障医疗分队自身以外,还要为来自二十几个国家,四十几支维和分队的住院病人提供饮食保障。他们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既要有数量上的满足,又要有质量上的保证,为确保让每一位住院官兵能够吃在嘴里,乐在心里,向宝华对各国的风俗饮食习惯作了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当然,这种功课在来非洲之前就已经开始。向宝华想,他们当然是病人坚实的后盾,在厨房、灶台,当以锅碗瓢盆当事业,尽心调节好病人的饮食。这也就不会奇怪,所有在中国维和医院住过院的病人都会竖起大姆指夸道“Chinesefood,wonderful!”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女生张媛

当然,向宝华深知,要很好地完成莫云飞队长的任务,使改善伙食能够上一个台阶,仅靠在配菜上下工夫远远不够的。好在早些时候他和其他一些人在队长指示下搞的“菜篮子工程”已见成效。向宝华常来管理这些蔬菜,那带着希望播下的空心菜、小白菜种子已经在非洲大陆上渐成气候,从冒出第一支嫩芽,到两支、三支……,就象一个个刚刚降临的生命,在向宝华等每天浇水、施肥的细心呵护下,每一株幼苗都在健康的成长着,二十天过去,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张媛这一天走在这片菜地里,步伐缓慢,象是漫步在公园河畔,脸上洋溢着温柔。她蹲下身子,细细地欣赏起那黄色的南瓜花,还有那小小的嫩南瓜,青白色圆圆的煞是可爱,张媛这可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欣赏年幼的南瓜,平日里在家里看到的都是从超市买回来的深黄的、很大被切成几片的成年南瓜,生命呀,是一个轮回,从花到果,从年幼到成年,从生到死,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变化,变化也就成熟了美。

张媛看够了,缓缓地站起身子,抬起右手,柔软飘逸地拢了拢额前的头发,就在抬起头的那一刻,她看见了不远处的队长莫云飞。莫云飞此时也看到了她,刚才那一刻,那拢发的一刻,莫云飞产生这样一种美好的感觉,张媛这人从形体到姿态,无不融合着中国的古典和现代美为一体。

“队长,您好!”张媛向莫云飞问好,这是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