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游玩时做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据说王羲之写完后,曾试图重写几篇,以达到更好境界,但都比不上原本,王羲之大喜,将之妥善保存,作为传家之宝。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兰亭序》已经是天下闻名。智永死前将《兰亭序》交给了他的弟子辨才和尚。唐太宗极其推崇王羲之的真迹,命令手下四处搜刮,一听说《兰亭序》真迹在辨才那里,便多次索取,可辨才守口如瓶,多次声称真迹不知下落。

唐太宗便派同样对书法有所研究的萧翼去和辨才套近乎,寻机取得《兰亭序》。与辨才搞好关系后,萧翼趁机要求欣赏《兰亭序》,辨才没有防备,就拿了出来。萧翼说:“好啊!原来真迹真的在你手里,你这可是欺君大罪!”随即掏出了唐太宗的圣旨。

为了保命,辨才不得不交出了《兰亭序》。太宗大喜,准备把它作为殉葬品,在他死前又命人描摹了几本摹本,分给王公大臣,我们现在才有机会一睹《兰亭序》的风采。

五代温韬盗昭陵后,盗取文物清单内却没有《兰亭序》原本。这么一来,《兰亭序》原本其实葬于乾陵(武则天陵墓)这么个不入流的说法也就开始有了佐证与市场。另外宋代蔡挺在跋文中说:《兰亭序》偕葬时,为李世民的姐妹用伪本掉换,真迹留存人间。

但是此后《兰亭》真迹消息便杳如黄鹤,其下落如何,更是谜中之谜了。

于飞会脑子发热为了去换一幅临摹的《兰亭序》吗?

第218章 兰亭序(下)

于飞当然不会为了一幅赝品《兰亭序》而将好容易得到的圣武天皇剑就这么交换出去。事实上,如果不是叁井纱织还在他的面前,恐怕他早已经忍不住跳起来了!

事实上,刚刚他将博古架上的古玩点了一遍,并非是真的想换那些价值连城的瓷器,而是为了给这次替换埋伏笔,做铺垫!

刚进门的时候于飞已经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兰亭序》,不过他也并没有在意。《兰亭序》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但是真迹却早已经没有踪影,围绕着《兰亭序》的临摹本也是多不胜数。别的不说,上午于飞逛古玩店的时候,几乎每一个书画的古董店中都藏有一幅《兰亭序》!

但是当于飞吸收混沌之气的时候却惊讶的发现,这幅《兰亭序》中竟然也存在着浓郁的混沌之气,就浓度来说,年代更是在唐代之前!

难道说这幅《兰亭序》就是当初唐太宗下令临摹的那几幅之一,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论起价值来也是不低了。

但是很快于飞便发现,自己想的实在是太简单了。这幅画的混沌之气似乎分里外两层的。这种情况于飞之前也遇到过。

很有可能,这幅画中还有夹层。

但是没有道理呀,这幅画是装裱过的。而且就挂在墙上。生宣本来就是薄,这样一来几乎是透亮的。这种情况下,别说什么夹层了,就是夹一张小小的纸片都能看出来。于飞相信叁井住友不是瞎子,也相信他既然喜欢这幅字,并把它挂在如此显眼的谓之,当然不会连看都没看过,既然如此,他难道就一直没有发现这幅字中的夹层?

“是吗?这幅字竟然是临摹的?我倒要好好看看。”于飞顺着叁井沙织的话走近了两步,想仔细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然你以为呢?要真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那它的价值可不在收藏室内的任何一件藏品之下了。”叁井纱织说道:“只是可惜的是,后人再也无缘见到《兰亭序》的真迹了。历史的变迁让多少璀璨的艺术淹没呀。”

叁井纱织的感叹于飞并没有听到,他现在正专注于面前的《兰亭序》呢。即便他听到了肯定也会撇撇嘴说猫哭耗子。在日本数次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中不知道抢掠损坏了多少古代的艺术珍品,有很多价值甚至于并不比《兰亭序》低。准确的说来,罪魁祸首就是你们日本人,现在你还在这假惺惺的,真是让人倒胃口。

“不错,不错。”看着眼前的字,于飞连连赞叹。

“这幅字临摹的功底确实很好,连家父都时常赞叹,不知道这位临摹的人是谁,如此的高水平的临摹,肯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叁井纱织说。什么出自名家之手也只是她的猜测而已。

她却不知道于飞说的“不错”,根本就不是感叹这幅字临摹的好。他已经发现了这幅字的夹层秘密!这一发现简直快让他的心跳出来了!

因为他发现,这幅《兰亭序》字幅之内竟然还有一幅《兰亭序》!里外两层兰亭序完全的重合,所以根本让人发觉不了有夹层的存在。

里面那副《兰亭序》的混沌之气浓郁程度就在魏晋前后,难道说眼前的就是王羲之《兰亭序》的真迹?!

非常有可能!《兰亭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行书,其价值根本就无法估量,市场价值绝对比岁寒三友图青花大罐要贵重的多,而且是有价无市的。

《兰亭序》失踪了那么多年,很多人认为它早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以这种形式存在着。这样的伪装实在是太巧妙了,无论是临摹者的功力还是掩藏者的技艺都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不是于飞拥有混沌之气,只怕这个秘密还将一直的保存下去。

没有想到竟然能在叁井住友的私人藏馆中发现了失踪已久的《兰亭序》,于飞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带回国去。只是该怎么做才不会引起叁井纱织的怀疑呢?

于飞深深的呼吸了一口,闭上了眼睛。

他怕叁井纱织从他的眼睛中看到狂热与惊喜,纱织太聪明了,有可能会发现不对,进而产生怀疑。那样的话自己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再次睁开眼睛,于飞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正常。

“沙织小姐,这幅字我实在太有眼缘了,虽然不是真迹,但是我还是想交换这幅字。”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君,你确定?”叁井纱织奇怪的看了《兰亭序》一眼,虽然她也知道收藏界有眼缘这么一说,很多真正的收藏家因为眼缘而以远高于市场价格的价钱买下喜欢的物品。

可是这一切应该与于飞无关,毕竟以于飞之前的表现来看,他绝对是一个无耻的实用主义者,如果两样物品摆在他的面前,一件是价值一百万的精美艺术品,一件是价值一百万零一毛的黄金,或者是支票,她敢保证于飞选择的肯定会是黄金或支票!眼缘这一说法应该是与他无缘的。他如此的看中这样一幅后人临摹的赝品,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他看出了什么?是看出了临摹者的身份?叁井纱织知道有些名家在成名之前都是临摹前人的画作的,有一些的作品甚至比原作的价值还要高。比如张大千,他的临摹作品的市场价格确实有的超过了原作。

叁井纱织倒是没有想过这幅画就是《兰亭序》的真迹,毕竟这个想法有点太骇人听闻了。

“当然,你也知道,圣武天皇剑的价值那么高,用这么一幅临摹作品做交换,恐怕我肯,纱织小姐你也不肯。”于飞又说道。

纱织心说:谁说我不肯了。但是她刚想说话,却又被于飞接了过去。

“这样吧,后面架子上的古玩我任意挑一件作为交换可好?你放心,我不会挑选,我随意的说出一个位置,请纱织小姐将相应位置上的古玩拿出来作为交换。你看这样可好?不管挑出来的东西是什么,价值几何我都不会反悔,即便它只值一日元,我都不会反悔。”于飞态度诚恳的说。

“于飞先生请放心,这里没有一日元的藏品。”叁井纱织这么说其实是已经认可了于飞的提议。

后面的货架上摆放的古玩有几百上千件,就这样密密麻麻的摆放在一起,有的甚至还带着包装盒,根本就看不到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又会值得多少钱。更何况,古玩的价值虽然与体积有关,可也不是绝对的,以体积来衡量价格根本就不可取。

那样的话于飞以位置挑选古玩,而不是一个个的仔细挑选,赌性就显得太大了。他挑到极品古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虽然这个收藏室中的古玩大多都是精品,但是货架上还是有一些价值一般的藏品的,甚至还有几件赝品,那是叁井住友刚开始收藏古玩的时候打眼交的学费。

和一般人不同,叁井住友并没有讳莫如深,而是将自己打眼买来的“瞎活”也陈列进自己的收藏室中,以此来时时警示自己,一定要专心细致。

如果于飞很不凑巧的抽到了一个赝品的话,不知道他的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