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美女赢家-第2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杨景行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事,不过不是在演奏技巧上,而是在作曲技巧上。可是他当然没不要脸到跳着脚对朋友和老师大声喊出理想的地步,所以只能点头同意齐清诺的话:“我是想找点新方法。”

其实齐清诺在写《云开雾散》的时候显然也在这方面做过尝试,她没有失败,但是也不是多成功。所以《云开雾散》尽管是首优秀的作品,但并没得到老师专家们的交口称赞。

如今这么多人在民乐发展上各种尝试的不得力,其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传统音乐理论知识的匮乏。尽管我们是个爱好音乐的民族,尽管我们有《二泉映月》这种能让顶级指挥听了后下跪的音乐作品,可我们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几千年来,我们甚至连记谱法都没有,那么多音乐作品甚至只能口头相传,该遗失了多少!

旋律和节奏是感性的,是生理性的,一个没听说过音乐为何物的人也会感受甚至创造旋律和节奏。可和声不行,这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去理性的组织安排。

而最遗憾的是,我们的传统音乐中的和声理论知识基本为零。可现代音乐不能缺少和声和弦,连《二泉映月》也有乐团伴奏了。这就是市场!

当然,市场的并不一定就是好的,当初小泽征尔第一次指挥《二泉映月》弦乐合奏时候几乎是敷衍了事,但是他听到独奏后,就哭着下跪。

可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八零后九零后的二胡学生都朝着把指挥拉下跪的目标奋斗吧?我们十几亿人就这么点能耐么!

听齐清诺说穿了杨景行的想法后,龚晓玲也不藏着掖着了,虽然杨景行所表现出来的那点点天赋和热情在“发展民乐”这个大课题面前显得螳臂当车杯水车薪蚂蚁绊大象,但是她还是真诚地鼓励道:“想到了就要大胆去做,努力没有失败!”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吃醋

形式上是两个教授给学生上课,其实是讨论。对和声学有很深刻研究的龚晓玲尤其能说会道,引经据典地让齐清诺和杨景行听得着迷。

古典音乐的配器与和声中有大量的公式,是作曲系的学生要努力去掌握的,可这些公式在杨景行这里就不受欢迎了。几件民乐乐器加上电子乐,想要做出足够的新意,一味套用老公式老法则是不行的。

贺宏垂和龚晓玲的眼光都是犀利的,发现了总谱中二胡当主角的部分那一段很丰富饱满,杨景行画的绿线红线也很少,所以就从这里为切入口分析杨景行的意图,并说他的尝试是成功的。齐清诺也挑出的好几处地方,说那些她喜欢,那些她不太赞同,她对织体这一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理解。

贺宏垂又问杨景行对三零六的看法。杨景行说三零六的音色其实是丰富的,只要编曲够好,是能发出光彩的。交响乐有它宏大的魅力,三重奏也有精致的感染力啊。

很快的双排键和电钢琴都派上了用场,开始检验杨景行已有的或者补充他还欠缺的。不过贺宏垂和龚晓玲只是建议提点,没有指示。

齐清诺也不谦虚,在杨景行给她留出的合成器空间上已经有了很多想法,而且在她电脑中的谱子上也做了许多标注。而且她对电吉他的理解看起来也比杨景行好不少。

感觉在讨论的时候,齐清诺甚至比杨景行这个作者都更加充满灵感和热情,不少想法都得到了一致赞同。两个教授都发现齐清诺敢于对杨景行提出质疑,杨景行也乐于接受。

整个上午只是去上了两次厕所,其他时间都是在不停钻研,在得到一个收获的惊喜中去期盼下一次激动。

十二点的下课铃提醒该吃午饭了,杨景行先道歉:“谢谢老师,我现在要去见朋友,不能陪你们吃饭了。”

龚晓玲说:“去吧去吧。”

齐清诺说:“也好,我请两位老师吧,你不在我们说话方便。”

杨景行笑:“别客气。”

贺宏垂叮嘱:“下午还是两点,早点回来。”

陶萌到老地方的时候杨景行才等了五分钟,今天见面没有回忆昨晚想什么或者今早上吃什么,入座后陶萌直接打开杨景行的电脑看他的新谱子,点菜的事都不过问了。

陶萌问杨景行这两天和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杨景行简单的描述。陶萌似懂非懂,干脆问杨景行的计划是什么,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体现的是什么感情或者思想。

杨景行说他想写的是一首好听的曲子,至于思想感情,说不上来。

陶萌提示:“你创作的时候想到最多的是什么?”

杨景行笑:“女生,最多的是你,然后是三零六。”

陶萌主动原谅:“毕竟是要她们演奏的,他们给你的意见多吗?齐清诺。”

杨景行说:“有一些对我有帮助。”

陶萌再看看电脑屏幕,真是不知道从何下手,问:“什么时候开始练习,我想听听。”

杨景行说:“当然要叫你。”

陶萌再问:“开始彩排后还会改吗?”

杨景行说:“有你不喜欢的就改。”

陶萌嘻嘻,合上电脑:“准备吃饭吧。不过你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毕竟是第一次大型创作。”

知道杨景行下午还要继续,陶萌就同意他等会早点回去,并提醒:“你要找机会谢谢他们,请吃饭吧。”

杨景行说:“齐清诺在请,我过来了。”

陶萌皱眉纳闷:“凭什么她请……你的作品!”

杨景行说:“就是学生请老师。”

陶萌高声:“那也不一样,她能代表你吗!?”

杨景行说:“对哦,改天我自己请。”

陶萌又不太乐意地说:“如果齐清诺有帮助你,你反而应该谢谢她。”

杨景行给陶萌夹菜:“对对!”

陶萌吃两小口饭菜,问:“那你是不是说过来找我了?”

杨景行说:“没说,不过应该都知道。”

陶萌再问:“明天应该讨论完了吧?”

杨景行说:“估计差不多。”

陶萌突发奇想:“我能去听吗?”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杨景行说:“你听的话会很无聊。”

陶萌不同意:“我喜欢听,我原来看你工作也没觉得无聊!我想看看你们是怎么讨论的。”

杨景行还是说:“不太好,而且你在我会分心。”

陶萌没特别不开心,只是有点失落:“那好吧……不过我上大课的时候你就可以去,老师注意不到。”

杨景行乐意:“好,什么时候?”

陶萌又犹豫了:“可是同学会看到……对了,等上选修课的时候去!”

说起选修课,音乐学院也有要求,可杨景行上学期就没选,这学期看来也没啥时间。陶萌就厉害了,这学期准备选《音乐剧赏析和表演》。不过这门课程很热门,报名的人很多,还不一定能抽上她。

吃完饭后就分别,杨景行一点半回到学校,买了一些水回教室,发现齐清诺和喻昕婷在聊天。

“这么快?”齐清诺问杨景行:“你们哪吃的?”

杨景行说:“中山路那边……你们遇上了?”

坐在椅子上的喻昕婷点点头。

齐清诺说:“不要我请客,都在食堂吃的。”

杨景行先把水递给喻昕婷一瓶,再给齐清诺,说:“再找机会……我想起来了,你们是四零二副社长!来,开会,讨论一下这个学期的计划。”

齐清诺问:“社长有什么安排?”

杨景行装模作样:“首先是四零二和三零六联合为八十周年校庆献礼……”

齐清诺不愿听:“先解决民生问题,你中午也能约会,我们混食堂!?”

杨景行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问题,组织不过问。”

齐清诺还是说:“你先富起来的要带动我们,实在不行也做做慈善。”

杨景行说正事:“我们这星期把谱子完成,你给她们说一声。”

齐清诺点头:“行。”

杨景行再对喻昕婷说:“你也要好好准备。”

喻昕婷说:“没有什么事。”

杨景行责怪:“谁说没有,音乐会你不好好准备?到时候我就靠你了。”

八十周年校庆嘛,音乐学院将要举办至少八十场音乐会,大部分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虽然主庆日是还比较遥远的十一月份,但是各种各样的活动是从现在就要开始的。

这八十场音乐会当然是参差不齐的,声乐的,器乐的,混杂的……名家的,校友的,在校师生的……经典回顾的,作品首演的,民族的,世界的……有露天的,或者在学院旧音乐厅举行的,再好点的就在贺绿汀音乐厅或者浦海音乐厅,浦海大剧院了。有免票的,也有售票的。

浦音最出名的就是钢琴系,所以以钢琴为主题的音乐会最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场。

杨景行的计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