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人民储蓄被大幅洗劫。更为不幸的是毫无防范意识的发展
中国家,恩格解释道:“石油价格400%的暴涨对于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经济造成
了很大冲击。大多数缺乏石油资源的经济体,突然碰到了出乎意料和难以支付的
400%的进口能源成本,还不必说农业使用的从石油而来的化肥等的成本上升。1973
年,印度的贸易是顺差,处在一个健康的经济发展状态。到1974年,印度的外汇
储备为6。29亿美元,却要支付两倍于此的进口石油费用,即12亿4100万美元。同
样到1974年,苏丹、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个国家接着
一个国家面临着贸易赤字。据IMF 统计,1974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赤字达到了350
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并不奇怪的是,这个赤字总和恰好相当于1973
年的4 倍,也就是说与石油价格上涨成比例。bbs。236070 年代初期强
劲的工业生产和贸易,被1974年到1975年世界范围内的工业与贸易萎缩所取代,
其严重程度是二战结束以来之最。” '8。4'70年代中,许多正在实施工业化的发
展中国家已经陷入对世界银行低息贷款的严重依赖,石油价格猛涨使得这些国家
的大量资金被高油价所吞噬。

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要么停止工业化进程,
从而无法偿还世界银行过量的贷款,要么就得向世界银行借更多的钱来购买石油
和偿还巨额债务的本息。而与IMF 联手作套的国际银行家早已张网以待,IMF 开
出一些列苛刻的援助条件,再强逼着这些稀里糊涂就倒了大霉的发展中国家喝下
著名的“IMF 四副良药”,即国家核心资产私有化、资本市场自由化、基本生活
要素市场化和自由贸易国际化,大部分国家喝下这几副药非死即伤,个别抵抗力
强的国家也落得元气大伤,民贫国弱。就在发展中国家挣扎着到处借美元进口昂
贵的石油时,又一个晴天霹雳在等待着他们。2。保罗。沃尔克:世界经济“有控
制地解体”“沃尔克当选(美联储主席)是因为他是华尔街的人选。这是他们的
开价。为人所知的是他很聪明和保守,不为人所知的是他即将掀起一场巨变。”

    历史学家查尔斯。吉斯特1973年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
为了加强北美、西欧和日本金融界之间的关系,在布热津斯基的倡议和协助下组
建了一个名叫美、欧、日三边委员会的团体。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均是北美、西欧
和日本的一些大银行家、大企业家和著名的政界人物,并在纽约、巴黎、东京分
别设了三个总部,由这三个地区各出一人担任主席。纽约总部的主席理所当然是
戴维。

    洛克菲勒,作为戴维。洛克菲勒的心腹谋士的布热津斯基便成为这个总部主
持日常工作的执行主任。布热津斯基有个在哥伦比亚大学当教授的好友,叫迪安。
腊斯克,是佐治亚州人,肯尼迪。约翰逊掌管白宫时曾担任国务卿。他向布热津
斯基建议邀请佐治亚州州长卡特参加三边委员会,并一再赞美卡特的创业魄力和
政治远见。在腊斯克的热情撮合下,布热津斯基同卡特见了两面。布热津斯基一
眼就相中了卡特,认定bbs。2360 此人日后必成大器,自然很想将他网
罗在身边,但以卡特当时的职位和声望要想成为三边委员会的成员,在执行委员
会表决时恐很难通过。于是,布热津斯基便当面向戴维。洛克菲勒先生作了推荐,
着力将卡特大大称赞了一番。三边执行委员会主席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亲自提名。

    就这样,小小的佐治亚州州长吉米。卡特的名字被列入三边委员会美国成员
的名单中。这是他五年后能跨上白宫的台阶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大步。在卡特
1977年入主白宫之后,他的“入党介绍人”布热津斯基顺理成章地成为卡特总统
的国家安全助理,实际上是代表国际银行家进行“摄政”,其角色与尼克松时代
的基辛格类似。1978年,美联储主席职位出缺,这可是国际银行家非常看重的一
个要角,戴维。洛克菲勒向卡特力荐手下名将保罗。沃尔克担当此任,卡特总统
无法拒绝这一要求。纽约时报称“沃尔克的任命得到了波恩、法兰克福和瑞士的
欧洲银行的认可”,熊气弥漫已久的纽约股票市场还少有地上升了9。73点,美元
在国际市场上一下子坚挺起来。自从1933年尤金。梅耶(Eugene Meyer)从美联
储辞职以来,国际银行家族的成员已经全部从金融市场的第一线撤到了幕后,他
们主要通过严格挑选美联储纽约银行行长的人选来控制美联储的运作。沃克尔非
常符合他们的选择条件。他早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和哈佛,后赴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进一步深造,50年代担任美联储纽约银行的经济学家,
后到大通曼哈顿任经济学家,60年代在财政部工作,在尼克松时代是废除金本位
的主要操盘手之一。1974年开始担任美联储纽约银行行长的重要位置,实际负责
美联储的全盘运作。1978年11月9 日,意气风发的沃尔克在英国沃维克大学(Warwick
University)发表的一篇演讲中透露:“世界经济中某种程度的‘有控制的解体
’是80年代的一项合理的目标。”' 8。5'问题是,解谁的体?如何解体?首当其
冲的自然是严重负债的第三世界国家,其次是苏联与东欧。沃尔克上任伊始便祭
起打击“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这面光鲜的大旗,与紧密同盟英国一道使美元借
贷变得昂贵无比。美元拆借利息平均值从1979年的11。2% 一口气涨到1981年的20%
,基本利率(Prime rate )更高达21。5% ,国债冲上17。3%。bbs。2360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5 月当选,她发誓“要把通货膨胀从经济中驱除出
去”,她上任仅一个月就把基准利率从12% 在12个星期之内提高到17% ,在如此
之短的时间之内把所有行业的借贷成本猛然提高42% ,在和平时期的工业化国家
中可谓史无前例了。她也因此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在“反通货膨胀”的大
旗下,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人民和商业承受着痛苦的代价,美国和英国的银行家
却大发利市。


削减政府开支、减税、开放行业管制、打破工会力量等口号
响彻云天,沉重债务负担之下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哀鸿遍地,死伤枕藉。此时,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经由彼尔德伯格1973年5月会议时的1300亿美元,
暴涨了5倍,到1982年时达到了惊人的6120亿美元。当美国和英国在
“反通货膨胀”的口号下,突然将利率提高到20%左右的时候,发展中国家的
巨额债务在如此惊人的“高利贷”压榨之下,已经使他们注定成为国际银行家刀
板上的鱼肉了。毫无金融战争防范意识的亚非拉国家将为他们的疏忽付出惨痛的
代价。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在1982年9 月30日的联合国会议上指出,IMF 应该对发
展中国家的还债严加监督,他敦促发展中国家应该使出口产品“更吸引西方”,
只有“自由贸易”才能拯救他们,还有加大出售他们原材料的力度能加快债务清
偿的过程。墨西哥总统波提罗(Lopez Portillo)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英美国际
银行家的策略就是要使高利率和与之相随的低原材料价格这对“剪刀的双刃来扼
杀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的建设成就,并泯灭其余国家取得进步的可能。”他
进一步威胁要带领发展中国家停止债务支付。他指出:“墨西哥和其它第三世界
国家不能够按照与现实情况差异巨大的条件来按时偿还债务。我们发展中国家不
愿意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我们不能够瘫痪我们的经济或让我们的人民陷入
更悲惨的境地来偿还这些债务,在没有我们参与的情况下,这些债务偿还的费用
已经涨了3 倍,我们对此没有责任。我们旨在消除饥饿、疾病、无知和依赖方面
的努力并没有造成国际危机。” '8。6'不幸的是,波提罗在联合国发言后仅2 个
月就被国际银行家看中的人选所取代,IMF 作为“维护贷款秩序的警察”插手墨
西哥债务清偿,恩格这样描述了这段历史:“现代历史上最具规模的有组织抢劫
行动开始了,其规模远超20年代的类似活动。与西欧或美国媒体精心掩饰的情况
正相反,债务国偿付了好几遍欠债,他们正是以血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