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黄金价格依旧坚挺,并在1979年9 月冲到了430 美元一盎司,此时的金价比
起1971年布雷顿体系解体时的价格已经上涨了十几倍。美国财政部于1975年1 月
开始第一次拍卖黄金,后来从30万盎司的拍卖量增加到75万盎司,仍然难以抵挡
黄金的买盘。只有当财政部1978年11月宣布空前的150 万盎司的拍卖量时,市场
价格才少许回落。到1979年10月16日,美国财政部终于撑不住了,宣布定期拍卖
改为“意外”拍卖。400 美元的黄金价格被普遍认为合理地反映了美元从1933年
以来严重超量发行的事实,应该是稳定而可持续的价位。但是1979年11月爆发的
“伊朗人质危机”改变了黄金的长期价格走向。美联储在危机爆发后迅速宣布冻
结伊朗在美国的黄金储备,这一举动让世界各国的中央银行从心底冒出一丝寒意,
如果伊朗的黄金可以被冻结,大家存在美国的黄金也都不安全。于是各国纷纷购
买黄金并直接运回本国储存。伊朗更是惊恐万状地在国际市场上狂买黄金,伊拉
克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超级买家的行列,金价在几个星期之内就跳上了850 美元
一盎司的云端。目睹了这一切沧桑巨变的里根总统,开始确信只有恢复金本位才
能挽救美国经济。1981年1 月,里根上任伊始就要求国会成立“黄金委员会”
(Gold mission )研究恢复金本位的可行性。此举直接触犯了国际银行家的
禁区,1981年3 月30日,入主白宫仅69天的里根就被一名叫辛克利的追星族一枪
打中,子弹距心脏仅1 毫米。据说此人这样做是为了吸引著名影星朱迪。福斯特
的注意。当然,和绝大多数刺杀美国总统的凶手一样,此人被认为神经有问题。
bbs。23601981 年3 月30日,里根遇刺这一枪不仅打明白了里根总统,
也打碎了恢复金本位的最后希望。1982年3 月,17人组成的“黄金委员会”以15
比2 的差距,否决了恢复金本位的思路,里根总统赶紧“从善如流”。从此,再
也没有一位美国总统敢动金本位的念头了。(第七章完)第八章不宣而战的货币
战争“我们就像狼群站在高高的山脊之上,俯视着一群麋鹿。泰国的经济看起来
与其说是一头亚洲的小老虎,不如说更像一只受伤的猎物。我们选择病弱的(进
行猎杀),是为了保持鹿群整体上更健康。” '8。1'美国时代周刊1997本章导读
众所周知,谁能垄断某种商品的供应,谁就能实现超级利润。而货币乃是一种人
人都需要的商品,如果谁能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谁就拥有无法限量的赚取超级
利润的手段。这就是数百年来,为什么国际银行家要绞尽脑汁、处心积虑、无所
不用其极地谋取垄断一国的货币发行权的原因。他们最高的境界就是垄断全世界
的货币发行权。为了确保控制世界货币发行这一金融战略制高点,国际银行家从
70年代起,发动了一系列旨在巩固美元信心、“肢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打
垮潜在竞争对手的货币战争,其最终的战略目的就是:让世界经济“有控制地解
体”,为完成一个由伦敦-华尔街轴心控制之下的“世界政府”、“世界货币”
和“世界税收”奠定坚实的基础。请注意,国际银行家是一个“超级特殊利益集
团”,他们不忠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相反,他们控制国家和政府。他们在一
定的历史阶段内利用美元和美国的力量,但是,当他们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
能随时攻击美元,从而制造世界范围内1929年级别的经济危机,以严重的危
机促使和胁迫各国政府放弃更多的主权,施行区域货币和区域政府。打击中国的
金融体系,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下手,决不是会不会的问题,
而是什么时候,什么方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任何侥幸的想法都会产生灾难性
的后果。他bbs。2360 们可能采取的的战略战术和打击日本的有着很大
的相似性,首先是制造中国的超级资产泡沫,中国的经济在他们的“帮助下”,
将会有几年的极度繁荣时期,类似于1985年到1990年的日本。然后他们
将痛下杀手,实施“远程非接触式”的金融核打击,打垮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将国际和国内资金吓得四散奔逃。最后再以跳楼价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并对中
国经济进行“彻底解体”,完成统一世界过程中的最艰难的一步。当然,要想经
济上“肢解”中国,“民主化”

    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没有共产党这个孙悟空,中国人民的唐僧肉吃起来
就顺当多了。1。 1973 年中东战争:美元反击战其实,1973年10月6 日爆发的第
四次中东战争并不是偶然的。同年5 月的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年会上,84位国际银
行家、跨国公司巨头和被选中的政客会商如何应付令人头痛的失去黄金支撑的美
元颓势。

    戴维。洛克菲勒带来了心腹谋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大
家讨论的结果是必须重振美元信心,夺回业已失控的金融战场的主导权。国际银
行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让国际油价上涨400%!'8。2' 这一大胆的计划将达
成几个目的:一方面,由于世界石油交易普遍使用美元结算,石油价格暴涨4 倍,
将导致世界各国对美元的需求激增,抵消美元失去黄金支撑后各国对美元抛售所
产生的副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经济刺客”们的出色工作,拉美和东南
亚的许多国家已经中了过度贷款的狠招,一旦石油价格猛涨,美国顺势大幅提高
利率,这些经济落后而资源丰富的国家将成为一群肥美待宰的羔羊。


这个计划最出彩的地方就是“嫁祸于人”。挑动埃及和叙利亚进攻以色列,美国
再公开支持以色列来激怒阿拉伯人,最后导致阿拉伯国家一怒之下对西方实行石
油禁运,石油价格必将一飞冲天,而全世界的怒气全部都发到了阿拉伯国家身上。

    国际银行家们一面坐山观虎斗,一面清点着石油美元回流的钞票,不仅一举
挽回美元颓势,重夺金融战场主动权,还顺手牵羊痛剪拉美印尼等国的羊毛。此
计堪称妙到毫颠。纵观历史上国际银行家的历次出手,可以发现他们始终遵循着
“最优算法”,每一次重大战略行动都会同时达成3项以上的主要目标,用“一
石三鸟”来形容也决不过分。国际银行家从来就是打“组合拳”的高手。布热津
斯基和基辛格两位国际银行家的哼哈二将全力协同,整个事件发展完全不出所料。
布bbs。2360 热津斯基出谋划策,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政府的情报“沙皇”

    直接参与执行。威廉。恩格(WilliamEngdahl)在《世纪战争》一书中尖锐
地指出:“基辛格持续地压制流向美国的(中东地区)情报,包括美国情报部门
截获的阿拉伯官员对战争准备的确认。华盛顿在战争期间和战后基辛格著名的‘
穿梭外交’都精确地执行了彼尔德伯格5 月会议的路线。阿拉伯的石油生产国成
为全世界泄愤的替罪羊,而盎格鲁… 美国的利益却悄悄地躲在幕后。” '8。3'在
基辛格的诱惑和威逼下,沙特是第一个与美国达成合作的欧佩克国家,用石油美
元购买美国债券,从而实现“石油美元回流”。然后基辛格过关斩将,到1975年,
欧佩克的部长们同意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

世界货币于是进入了
“石油本位”的时代。石油价格暴涨导致了石油贸易结算对美元需求的暴涨,终
于使美元在国际上重新获得有力支撑。从1949年到1970年世界石油价格一直稳定
在1。9 美元一桶。从1970年到1973年,油价逐步上升到3 美元一桶。1973年10月
16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欧佩克将油价调高70% 到5。11美元一桶。1974年1 月1 日,
油价又上涨了一倍,到11。65 美元。从1973年彼尔德伯格会议之前的油价到1974
年1 月,石油价格果然上涨了近400%。1974 年,不明就里的尼克松总统还试图让
美国财政部向欧佩克施加压力,让油价回落,政府一名知道内情的官员在备忘录
中写道:“银行家把这个建议置之不理,而强调用‘石油美元回流’的策略对付
高油价,这是一个致命的决定。”在随后而来的高油价时代,造成了西方各国高
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人民储蓄被大幅洗劫。更为不幸的是毫无防范意识的发展
中国家,恩格解释道:“石油价格4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