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阳中心说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和成果。至于哲学,此时更关注的是社会和 

伦理观念,出现了伊璧鸠鲁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前者强调禁欲,主张宁静、 

淡泊的人生,后者则强调个体的尊严、自我约束、理性及社会全体成员的团 

结。相比之下,后者对罗马人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但总起来看,整个希 

腊文化还是随着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成立于公元前509年的罗马共和国迅速发展,公元前3世纪后成为地中 

海地区的奴隶制强国。罗马人在所征服的地区大量地采纳了希腊人的文化。 

罗马将军用船只把希腊城市中的图书馆藏书和艺术品运往罗马。希腊教师、 

诗人、哲学家也到罗马家庭中做工。一些罗马人甚至将自己的子弟送往雅典 

去学习。由此,希腊和罗马文化融为一体,产生了后来被称之为希腊—罗马 


… Page 12…

文化的文化。 

     文学方面,维吉尔(公元前70—前19年)的史诗《伊尼特》记述了伊 

尼斯人的传奇故事,赞美罗马人安邦治国的天才;诗人贺拉斯(公元前65— 

前8年)的作品则指出,罗马内部争战是人性的贪婪造成的;另一位诗人奥 

维德则记述了罗马上层社会的富裕、时尚、浪漫等种种奢侈生活。 

     艺术和建筑也繁荣起来。罗马艺术家们用青铜和宝石制成珠宝和装饰性 

物品。雕刻家们则力图表现独特性。他们精雕细刻,纤毫毕现,甚至连皱纹 

和蓬乱的头发都如实表现出来。另一种艺术是壁画。富裕的罗马人把家里的 

墙壁画满了五颜六色的肖像画、海洋风景画或神话传说。罗马建筑师技艺精 

湛,设计了圆形剧场、公共浴池及有着典雅的廊柱、拱状、圆顶的庙宇,并 

擅长于筑桥、修路、建造供水工程。 

     科学方面,托勒密 (公元2世纪)的“地心说”和伽林的解剖学和病理 

学研究都是当时重要的成果。尽管“地心说”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伽林的 

研究也被发现有许多差错之处,但在当时却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最大的贡献却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其语言文 

字,二是其法律体制。语言文字方面,罗马人创立的拉丁语成为欧洲受过教 

育的人的共同语言,使大规模的跨文化交流成为现实。此外,拉丁语也是许 

多欧洲语言的基础,欧洲各语言中成千上万的词汇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拉丁 

语。法律体制方面,早期的罗马法主要是习惯法,来源于古老的氏族习惯和 

社会流行的各种惯例。共和时代,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成文法开始出现。 

公元前5世纪中叶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迄今所知的罗马最早的立法文献。 

共和时代后期,罗马法学家的活动日益活跃。公元1世纪前后形成了萨宾和 

普罗库卢斯两大流派。2~3世纪之交,法学人才辈出,产生了盖尤斯、帕皮 

尼安、保罗、乌尔比安和莫德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帝国时代,皇帝的敕令 

逐渐成为法的主要形式,并先后出现了私人和官方主持编辑整理的法律文件 

汇编,出现了3部法典,即公元294年编成的《格雷戈里安努斯法典》,包 

括了公元117年至294年间的全部法律文件;公元324年编的《海摩格尼安 

奴斯法典》,包括了从294年开始制定的全部法律;公元438年颁布的《狄 

奥多西法典》,共16卷,包括了324年以后制定的全部法律。罗马法学的发 

达,使法家家们从不同角度和标准将罗马法划分为公法与私法、成文法与不 

成文法、公民法与万民法、自然法和裁判官法等。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最发 

达、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推动了罗马奴隶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而且对中世纪西方各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有鉴于帝国东部最富庶的地区正受 

到日尔曼人和波斯人等游牧部族日益严重的侵扰,遂将都城迁往古希腊移民 

城市拜占庭,并更名为君士坦丁堡。罗马虽另设一名留守皇帝代理政务,但 

已不再是帝国的中心。这对古罗马文化无疑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继续以罗马为都 

城,由于不断受到日尔曼等游牧部族的猛烈冲击而衰落,于公元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则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不仅成功地抵御住了“蛮族”即游牧族 

人的入侵,而且还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逐渐演变为封建制 

国家,并一直延续到1453年。由于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后人常将东罗马 

帝国称之为拜占庭帝国。又因其领土大部分在希腊人居住区,故也有人将之 

称为希腊帝国。 


… Page 13…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标志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衰微已 

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再也无法应付现实生活中一些重大的问题。但它所 

留下的种种优秀的文化成果却为后起的新文化提供了可资借鉴和改造的基 

础。 



                           2。西欧基督教的文化 



     罗马帝国的衰亡使西欧和中欧陷入一片混乱: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不复存 

在,经济生活被彻底打乱;罗马人建立的法律体系和社会秩序陷入瘫痪;成 

群结队、全副武装的游牧人四处游逛,烧杀抢掠,为所欲为。 

     到公元5世纪时,日尔曼人在原属于罗马帝国的北非、意大利、高卢、 

西班牙以及英格兰等地建立了一些王国。日尔曼人的生活方式与罗马人大不 

相同;日尔曼人尚处于部落阶段,只知忠于各自的部落和酋长,而无国家和 

爱国的观念,日尔曼各王国被视为各国王的私人财产,国王可以分封给其子 

孙,致使内战连绵不断;日尔曼是游牧民族,在攻入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罗 

马城镇后,极尽破坏之能事,而破坏之后却不愿重建自己的城镇,致使这些 

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废墟;司法方面,罗马人先进的成文法和审判 

制度被废除,而代之以日尔曼人互不统属的不成文法和落后的审判制度。 

     社会生活的动荡导致了学术文化的衰退,西欧的文化水平急剧下跌:原 

有的学校消失了;会读书、写字的人除教会方面的人士外几乎廖廖无几;拉 

丁语不再是过去罗马各省区的主要语言;希腊文化丧失殆尽,几无人能阅读 

文学、科学或哲学方面的希腊文作品;日尔曼人的口头诗歌和传奇故事虽十 

分丰富,但却没有书面文献。无论与古罗马高度发达的文化还是后起的拜占 

庭文化等相比,这种文化都相形见绌。 

     在此文化贫乏期,基督教会成了欧洲文化不亡的唯一一线希望。 

     西欧和中欧基督教的发展经历与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有很大不同。后者 

是在皇帝的扶持下组织起来的,要对皇帝负责。而前者则恰恰相反:在罗马 

帝国后期,当罗马国家机器衰退之际,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了许多从前 

由帝国政府履行的职责,接管了罗马的管理体系,因此,当五、六世纪各“蛮 

族”大肆瓜分罗马帝国的遗产之际,罗马教会就担负起了双重使命:一重使 

命是尽量保持罗马帝国原有的权力,一重使命是统一人们的信仰并保存文 

化,重建文明。对于第一重使命,罗马教会实在是力不从心,没有也无法完 

全完成,但对于第二重使命,罗马教会却基本上完成了,并最终使基督教成 

为中世纪西欧文化的基础。 

     基督教是建立在《圣经》基础上的一种宗教。上帝通过《圣经》的书面 

文字向地上的臣民宣谕。基督教神学家和学者要向信徒们宣讲上帝的圣谕, 

就必须先有阅读和解释这些经文的能力,而要获得这些能力,就必须进行大 

量的阅读和学习。为此,基督教学者早期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编辑教材、 

翻译古籍和注释经文上。博提乌斯(公元480—525年)、卡西奥多罗斯(公 

元490—575年)、伊西多尔 (公元576—636年)等是其突出的代表人物。 

     博提乌斯是贵族子弟,曾接受过古典教育,并为意大利的统治者即东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