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中世纪文化教育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00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在文明落后的情况下,城市的发展是不可能 

的。大城市的生存有赖于商业的繁荣。从公元5至10世纪这个黑暗的年代里, 

一切商业也都下降到了最低限度,只有地中海沿岸仍有商人来往。结果,在 

那一特别地区的城市中,保留着一个商人阶级和一定程度的繁荣。在其他地 


… Page 29…

方,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和交换中心,贸易已濒于断绝。但是,自 

从公元11、12世纪十字军东征以后,贸易却逐渐发展起来。这是因为十字军 

东征打开了东西交通的大门,也使欧洲人认识到,各国都有特殊的产物,因 

而有了贸易的需求。随着贸易的发展,城市也发展起来了。当时的城市是这 

样一番情景: 

      “到了公元13世纪,城市就象蜂窝一样热闹了。街道仍然狭窄、紊乱而 

不卫生,但充满了活力。大包小包,筐子篮子,叫卖的小贩,风中摇曳的巨 

大招牌 (这些招牌有时甚至危及行人的安全),阻塞了街道。这是一种崭新 

的繁盛的文明。……公元13世纪的城市活起来了,讲话了,行动起来了。” 

 ('美'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第160页) 

     由于工业和商业的刺激,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的人口也在不断 

增加。许多城市还通过斗争取得了特权。市民这时也取得了权力,并通过权 

力而获得了自由,一个新的自由民阶层逐渐形成。市民生活是商业的、世俗 

的,自然要求世俗式的教育。教会学校不愿意也不可能提供这种教育,城市 

学校乃应运而生。 

     新设的城市学校分为二种。一种是市民中的上流阶级,即工商业经营者 

设立的学校,包括拉丁学校、公众学校、文法学校等。另一种是为手工业者 

的子弟而设立的学校,如基尔特学校。 

     拉丁学校公元13世纪时起源于德国,学校以教拉丁语为主,旁及读法、 

书法、文法、赞美歌等。这种学校、即为现在德国中学之前身。公众学校大 

约在公元14世纪起源于英国。教学内容与拉丁学校大体相同。文法学校也起 

源于英国,比公众学校更适于近代式的教育,在课程中竟然加入了法兰西语。 

这些学校是这个时期最大的教育机构。值得注意的是,要把这类学校与教会 

设立的拉丁、文法学校区别开来,它们之间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教会控制的 

学校是服务于宗教的,而城市控制的学校则是服务于城市自由民的兴趣和需 

要的。 

     为下层市民设立的学校主要是基尔特学校,即行会学校。行会在中世纪 

城市中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行会在创办学校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方面起了组织、领导和管理者的作用。在行会的监督领导下,学徒制度成为 

维持生产、发展生产以及传授技艺的制度。这是师傅传授技艺给徒弟的一种 

教育,这种教育是由师徒之间的契约来约束的。契约规定,学徒期限为7年, 

7年期间,徒弟不得泄露师傅要保密的一切事情;不得做也不得袖手旁观任 

何有损于师傅的事情;不得用师傅的钱摆货摊、嫖、赌、掷骰子或诸如此类 

的把戏;不得勾引或私通其师傅家里或其宅内任何妇女;未经师傅同意不得 

结婚。若违背上述规定,视其情节轻重,须给师傅赔偿,学徒期加倍。师傅 

则必须尽其所能用最佳的方式传授手艺;必须供给徒弟食宿、衣物、鞋袜、 

被垫等一切生活必需品;学徒期满后,如果徒弟忠诚勤恳,得准其自立。这 

种教育,可视为最早的职业教育。 

     公元12世纪后,许多行会为其会员的孩子们的教育建立了学校。这些学 

校一般都是免费的。他们聘请一位老师,其薪金一部分从行会主人或管家的 

土地收入中支付,一部分从行会的兄弟姐妹中收取。此外,还有一种学校, 

是专门为下层市民而设的。这种学校由城市当局管理,教授自由民在商业活 

动中所需要的读和写。 

     总之,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级的形成,世俗化的市民教育也逐渐发 


… Page 30…

展起来,它成为中世纪后半期教育的重要力量,极大地动摇了基督教在教育 

中的统治地位,为教育的近代化打下了基础。 



                                3。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中世纪在欧洲出现的一种揉合了宗教和世俗双重内容的特殊 

形态的教育。 

     中世纪的骑士制起源于封建制度。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查理大帝统治法兰 

西帝国时期。查理大帝在其统一法国的过程中,把他侵略扩张所得到的大量 

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这种分封以后逐渐发展成固定的采邑分封制。公元9 

世纪后期,采邑成为世袭领地。采邑制的推行,促使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和 

封建等级制的形成。法兰克王国在公元9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封爵制度,国王 

以下依次为公爵、伯爵、子爵、男爵,最低一级就是骑士。骑士必须为其主 

人效力,尤其在战时,有随同主人出征的义务。公元10世纪时,各封建主的 

势力加大,他们为争夺土地,彼此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武士也就更显出其重 

要性了。十字军东征之后,一些有军功的人受封成为领主,拥有兵马与土地, 

骑士制也就更为盛行。 

     骑士产生后,教会便赋予骑士特定的理想。教会要求骑士首先要效忠, 

然后要有慷慨气质,再者要有节制,还要有谦恭之仪——这是有教养的骑士 

最完善的品格。“宁死不辱名”,这就是骑士的准则。也就是所谓的骑士精 

神。 

     骑士阶层产生后,纯粹的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都不能有效地训练骑土, 

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教育,于是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形式化的骑士教育。 

这种教育在公元12世纪时最为盛行。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骑士高尚勇敢的 

人格,对于神与君主、贵妇人等,尽骑士应有的本分。这一教育理想,包含 

了二方面的要素,一是对于神的方面,含有宗教的出世色彩;二是对于君主 

及贵妇人方面,则含有特殊性命等入世的现实色彩。前者源于对基督教的信 

仰,后者则体现了日尔曼民族的特性。 

     骑士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侍童阶段、护卫阶段和骑士阶段。 

     从7、8岁到14、15岁为侍童阶段。各级封建主把这一年龄阶段的男孩 

子送到王宫里或高一级的采邑主府邸里受教育。儿童这时候是主人的侍童。 

他的任务是服侍男女主人,履行他对男女主人的种种义务,学习宫廷中的各 

种礼仪,学习弈棋、弹琴、唱歌、识字、吟诗等。此外还有宗教教育,养成 

对宗教的虔诚;体育则有骑术、赛跑、角力等。同时,侍童还要养成一个骑 

士所应有的侠义精神以及对荣誉的热爱。 

     从14、15岁起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侍童变成了主人的护卫。学习的内容 

主要是奉事主人之礼。他们要照料男主人的一切生活起居住行,比如为主人 

铺床、叠被、穿衣、披挂铠甲、准备武器、养马、陪主人散步,为主人拌酒 

等。晚上要睡在主人之侧,作战时要随时侍应在主人左右以保主人的安全。 

另一方面这一阶段还要学习骑马、游泳、射箭、击剑、游猎、弈棋、作诗等 

所谓武士的“七艺”。 

     到了21岁,如果学习和表现都很好,就可以正式成为骑士。通常,授予 

骑士时要在大领主的城堡,国王的宫殿或大教堂里举行盛大的典礼。参加者 

要先在祭坛上祈祷,坛上放着他的剑。接着要淋浴,然后穿上黑长筒袜和白 


… Page 31…

长袍,躺在床上。淋浴象征清白、躺在床上象征死亡,经过这些准备后,他 

被带到国王和大领主面前,下跪表示服从,并向领主和教会宣誓。誓词共有 

6条,即:守武士之信条、去邪、尊敬妇人、保护基督教、惩恶、扶弱。 

     此外,在骑士教育中,还有所谓“恋爱教育”,女子方面的教育包括纺 

织、音乐、会话、舞蹈、读书、写字、唱歌、礼仪等,其目的是为骑士预备 

良妻。男子方面的教育,则在第二阶段末进行。通常他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