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四)-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禺是我国现当代的戏剧大师,他的戏剧创作和戏剧论著所取得的卓越
成就,以及他对中国戏剧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不但在中
国现当代戏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且在国际剧坛上也享有盛
誉。为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戏剧的优秀传统,推动中国
戏剧的发展,促进国际戏剧交流,特编辑出版《曹禺全集》。

本全集邀请曹禺研究专家日本相、刘一军任主编,邀请曹禺先生的夫人
李玉茹女士参加编辑。全集共分七卷,第一卷至第四卷为话剧剧本,第五卷
为戏剧论著,第六卷为小说、诗歌、散文、书信及其他文章,第七卷为改译、
翻译剧本和电影剧本等,并附录《曹禺年表》。各卷均按发表年月日先后编
次。

本全集所收作品,均采用最初版本或最初发表在报刊上的底本,参照其
他版本作一些必要的校订,并作一些必要的注释,最后,经曹禺先生亲自审
定。

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5 年2 月25 日


曹禺全集(4)


一九五四年


明朗的天① 

(三幕六场话剧)

① 此剧写于是1954 年,发表于《剧本》和《人民文学》1954 年报月10 号上,为四幕七场剧。1956 年10 
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此版经作者修订书机三幕六场剧,本卷据此版本。

人物

凌士湘——细菌学专家,五十多岁。
凌木兰——凌士湘女,眼科大夫,二十多岁。
何昌荃——细菌系讲师,凌士湘助手,约三十岁。
江道宗——教务长,约五十岁。
徐慕美——护理部主任,江道宗妻,四十岁。
袁仁辉——护士,江家的养女,三十岁。
陈洪友——眼科主任兼医务主任,四十多岁。
董观山——医院解放后的院长,四十多岁。
孙荣——内科大夫,三十多岁。
尤晓峰——眼科大夫,三十多岁。
宋洁方——外科大夫,约五十岁。
赵树德——老工人,五十多岁。
赵铁生——赵树德之子,工人,二十多岁。
庄政委——志愿军团政委,三十多岁。
刘玛丽——美国大夫贾克逊的秘书,四十多岁。
赵王氏——赵树德妻,患软骨病,四十多岁。
李亭——少先队员。
贺瑾——少先队员。
老张——工友。四十多岁。
马副官——国民党某军长的副官,约四十岁。
女打字员。
女技术员。
护士。
学生数人。
特务甲——为首的特务。
特务乙——高个子特务。
特务丙——矮个子特务。
特务丁。
杨老头子——病人。

分幕表

第一幕

第一场
地点:燕仁医院美国大夫贾克逊办公室的外间。
时间:一九四八年年底。

第二场
地点:同上一场,现改为董院长的办公室。
时间:一九四九年国庆后的一个星期天。

第二幕


第一场
地点:凌士湘家客厅。
时间:一九五二年七月。

第二场
地点:江道宗家客厅。
时间:一九五二年七月。前一场后三天。

第三幕

第一场
地点:志愿军庄政委的病房。
时间:前一场的次日。

第二场
地点:凌士湘家客厅。

时间:前一场两星期以后。


第一幕

第一场

这是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九四八年的末一个月里。

自从人民抗日战争结束以后,美帝国主义继续同国民党勾结起来,想把中国变为美
国的殖民地。他们便下了决心,进行反共内战,不顾人民对和平民主的愿望,撕毁了保障
国内和平的协议,向全国人民寄托着最大希望的解放区发动全面的进攻。在战争期间,全
国人民逐渐觉悟到,从被美帝国主义控制的蒋介石政权手里,是得不到和平、民主与独立
的。在中国共产党用了极大的努力和耐心使人民认清这一点后,大家才畅底了解必须打倒
蒋介石,驱逐美帝国主义,并且完全倚靠一直正确地为和平努力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得到
生存。

人民群众的向背已经完全显然。正义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方面。因此,从一九四
五年国民党倚赖美帝国主义的援助,发动战争以舌,到了一九四七年。人民解放军已经转
入反攻,首先在晋冀鲁豫战区,接着在东北和其他战场上,发起了巨大的攻势。国内革命
战争形势已经变了。

这个戏开始在战争进展最迅速的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在辽沈战役胜利后,整个东北
已经获得解放。在南线,在徐州附近,正进行着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几乎在同时,人民
解放军在北线也在进行着解放天津的战役,并且包围了北平。

围城中的北平人民在反动统治的极度恐怖下和生活的极度贫困下,等待着苦痛而紧
张的日子的终结。铁路不通了,只有天空中不断地响着飞机的马达,空中霸王昼夜不停地
载着反动的官吏、军人、特务和他们的家属财物,向上海、香港、台湾、美国飞去。物价
一日数涨,从早到晚,街上挤购粮食的贫民排着凄惨的行列。散兵四处在抢劫,居民被迫
挖掘战壕和修飞机场。街道上不断来往巡逻着装甲汽车和满身武装的执行队。特务在横
行,为着末日的来临,变得更加残暴。人民在愤怒着,日夜盼望着解放;人民在可怖的黑
暗中怀着信心,勇敢地作各种准备,来欢迎黎明。但是也有些人是怀着另外一种心思的,
在美帝国主义多少年文化侵略下,这些人早已和真正的中国人民脱离了关系,在他们卑鄙
的思想里,藏蓄着不曾见过天日的污垢。另外一些人是那样地麻木,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社
会还没有一点感觉。然而这些人中有专家,有高级知识分子,是我们在来日的建设中需要
的人材。这个戏就是企图讲一讲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的时代中如何改造思想,逐渐
放下旧思想的桎梏、终于开始向新知识分子的道路上变化着。

这是美国对华文化侵略系统中燕仁医学院的美国大夫贾克逊(Jackson)的办公室的
外间。

正是冬天下午四时许的光景,外面下着大雪。看得出来,在平时,屋子里的陈设都
摆得井井有条。这一两天,在某些角落里,却堆着与贾大夫办公室毫不相称的大小皮箱,
上面贴满了五光十色的欧美各国旅馆的行李票。屋子里像是暖和的,左右两墙边上的暖气
管似乎都在开着。正面有一窗一门,门通着外面的甬道,甬道上来往着病人。甬道上有钢
窗,钢窗之外,看见白杨的秃枝在灰惨惨的天空中摇动。北风挟着大雪,一阵阵打在钢窗
的玻璃上。正面门的左面,贴着墙,是一把硬郴梆的木质长椅。门的右面的一个小小的书
桌,一个年轻的女打字员成天守在那里的的答答地打着字。她这个角落在白天也有些昏
暗,桌上总是点着铁罩的台灯,人一进门,就立刻被灯光吸引住,望见她身旁暗绿色的文
件柜,和在墙上挂着的贾克逊的大相片——相片上的贾克逊是慈眉善目的。左面有一门,
通着贾克逊的办公室。左门附近是一张沉甸甸的很讲究的办公桌和圈椅,圈椅上放着一个
五颜六色的靠垫,这是贾克逊的秘书刘玛丽办公的地方。右墙近台口有一门,门外也是甬


道,甬道对面正是细菌科主任凌大夫的办公室和他的实验室。门旁有冷热自来水和洗手消
毒用的磁盆,门旁挂着几件白罩衣,右门前面摆着一张皮质的长沙发、一张小沙发和一个
矮几,这些家具都很精致,占的地方不大。

尽管这间屋子里人来人住,却总不能留下来人的温暖,人们走进来,立刻就感觉到
一种阴暗逼人的冷气,仿佛在这里只能谈着病和死亡。同时,围城的炮声,天空中的飞机
声,和说不出的恐慌,从四面八方压上来,使人们就在这铁打的墙壁里也感觉到炭炭不可
终日。

〔开幕时,窗外的雨道上匆忙地穿过各式各样的人——医生、询问地点的病人、交
谈着的医学生、端着器械的护士、送信和擦地板的工友们。。等等。

〔刘玛丽,一个四十儿岁的妇人,由贾克逊的办公室走出。她是贾克逊的亲信,到
过美国,能替贾克逊起稿,安排事务,很干练,可以替他解决一些他自己不便于出面的问
题。她不是一个普通的速记打字员,虽然有时也做一些这类的事情。她又干又瘦,脸上抹
着脂粉,头发剪得短短的。她烟瘾很大,总是用一支短烟嘴。这时她拿着一叠文件。

刘玛丽(对女打字员)Jenny,马上把这份东西打出来,下午要用。
女打字员(接过文件去)O。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