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伊犁两千年民族移民开发史述略-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4世纪以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诸汗王长期纷争,百姓流离失所,一代名城伊犁阿力麻里亦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六年(1418),察合台后王歪思汗被瓦刺蒙古所迫,从别失八里西迁伊犁,号亦力把里。但其迁入人口等,史料朗如。
  明末清初,伊犁地方为准噶尔部统辖,为卫拉特四部会宗之地。《西域图志》称伊犁“人民殷庶,物产饶裕,西睡一大都会也”。准噶尔盛期,有“二十余万户,六十余万口”,和国外资料记载吻合:“18世纪中期,准噶尔总共有28万帐蓬(即家庭),总计60万男女人口,其中将近半数是汗本人的土地财产中的组成部份”,我们参照准噶尔各鄂托克、昂吉、集赛牧地分布情况,以辖区面积150万平方公里估算,今伊犁地方人口不会超过15万数,主要人口仍是游牧民。在这期间,准噶尔部的农业开始有了相当的发展。策妄阿拉布坦珲台吉重视农业,提出“臣民招来种地,且把此事列入做好事之列”。策妄阿拉布坦父子还先后从乌什、叶尔羌、阿克苏等地迁来大批维吾尔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准噶尔人称他们为“塔兰奇”(蒙语,种地人)。其人数“约有万人耕种地亩”,这是维吾尔族人移民伊犁之滥觞。
  清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贵族集团开始争权仇杀,内讧不止。一些台吉、宰桑和广大牧民不堪动乱之苦,或零星投清,或率族内迁。“1750年(乾隆十五年)9月,达什达瓦部属下宰桑萨喇尔率属81户、380余人,经青海噶斯口投清”,“1753年(乾隆十八年),杜尔伯特三车凌率兵5,OOO余户内徒。1754年(乾隆十九年)7月,阿睦尔撒纳、纳默库、和硕特台吉班珠尔共率4000户,约2万余口,进入喀尔喀卡伦,向清朝投诚。继之,内徒的还有辉特台吉根敦扎布、固木扎布、伊什克、杜尔伯持台吉特古斯、孟克博罗特、乌巴什、伯勒克、和硕特台吉纳噶察等。随后,准噶尔部玛木特……亦脱身归来”。
  乾隆二十年(1755)正月,乾隆谕令西北两路进军伊犁。五月,清军入伊犁,于今昭苏格登山一举击溃准噶尔珲台吉达瓦齐,准噶尔汗国亡。至1759年,又先后平定阿睦尔撤纳、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西域天山南北两路复归一统。

  三、清代军府制时期(1760—1870)的民族移民
  清廷收复伊犁后,经短期整肃,社会日趋稳定,但经长期战乱,人口锐减,准噶尔部原有人口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数千里间,无瓦刺一毡帐。”针对这一非常情况,清廷决定以“伊犁为新疆总汇之区”,设官置衙,建立军府制度,从各地调遣大量兵民,屯垦戍边、移民实边,其迁徒人口之巨大,移民范围之广泛,堪称前所未有,以此仅见。
  清代伊犁的移民行动,是和政权机构建设同步进行的。乾隆二十五年(1760),以参赞大臣阿桂为伊犁办事大臣,总理伊犁屯田事宜。同年四月,清廷命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之次子茂萨为伊犁阿奇木伯克,筑宁远城驻扎,专门管理维吾尔族移民的屯田事宜。次年,设伊犁镇总兵,驻绥定城,调绿营兵,开设兵屯。乾隆二十七年(1762)十月,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驻惠远城,随后又设参赞大臣、领队大臣,调各路官兵组建满、锡伯、索伦、察哈尔、厄鲁特八旗兵营。随后又设抚民同知,理事同知、巡检等民政官职。与此同时,各地移民以民族迁移为主大规模地进行。
  维吾尔族移民  1755年清廷初定伊犁时,尚有4400余户约1.6万余维吾尔族农民。在阿睦尔撤纳和从伊犁释放返回南疆的大、小和卓叛乱后,伊犁维吾尔农民己悉数返回南疆原籍。因此,清廷发动移民屯田时,首先“循准噶尔旧制”,从天山南路回部招募回子(清代对维吾尔人的称呼)来伊犁屯田,史称回屯。乾隆二十五年(1760)二月,首批从阿克苏、乌什、赛里木等地拣选维吾尔人300名,在清军护送下,携带官给的耕畜、农具、籽种和口粮,抵达海努克(今察布查尔县境),安设村堡,整修水渠,屯田播种。次年正月,第二批维吾尔移民500户来伊犁,其中,阿克苏160户、乌什120户、赛里木13户、拜城13户、库车30户、沙雅尔13户、多伦人150户。六月,又有200户到达伊犁。当年,又有“叶尔羌等城回人,续请移居伊犁者……共250户”共计1250户。1763年,又从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赛里木、拜城、库车、沙雅尔、哈喇沙尔、多伦等处移民1500户来伊犁。1764年“迁来伊犁回人3020户”。1765年初,“各城迁移屯田回人共1796户俱陆续到齐”伊犁。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伊犁维吾尔移民“共有六千三百八十三户,内除彦齐回子(彦齐者随伯克品级给与服壑刈?三百二十三户……,奏定种地回子六千户”。另据《西域图志》卷32屯政条载:“伊犁回户六千四百零六户,二万三百五十六口”。至此,维吾尔族移民活动基本结束。
  伊犁维吾尔族移民最初分别居住在伊犁河南北两岸水源便利、适宜农耕的九个屯点,即海努克600户,引用山泉;哈什500户,引用河水;博罗布尔噶苏1100户,引用河水;济尔格郎900户,引用山泉水;塔什鄂斯坦400户,引用山泉;鄂罗斯坦600户,引用山泉水;巴尔托海600户,引用山泉水;霍诺海800户,引用山泉水;达尔达木图500户,引山泉水。以上九屯6000户,是租种交赋的核定户口数字,按清制,伊犁回屯实行全员集团定编定额承租制,即以回屯六千户为承包集体,每户每年纳粮16石,年交租粮9万6千石,一定不变,后有分户,亦不加租,由阿奇木伯克总负责汇总上交官仓。嘉庆九年(1804),清廷允许回屯垦种厄鲁特游特闲地,故增租四千石,纳税粮总额共计10万石;同年,还增加乌兰库图勒、泥勒哈、乌里雅苏图、春稽4个回屯点,维吾尔人口总数己达到34300余口。史料记载,“于道光二十年,在塔什土比地方开挖水渠,安插新增回户一千户,每年纳粮一万六千石。于道光二十一年,在三道湾地方开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户,每年纳粮八千石。二十三年,在阿尔布孜地方开挖水渠,安置新增回子五百户,每年纳粮八千石,共计回子八千户。每年共纳粮十二万八千石”。可见,这些移民后裔的新增人口还是按每户每年16石上交定租的。这时的伊犁维吾尔族人口,肯定己超过4万以上,共计移民屯点约17处,是伊犁地方最大的农业移民集团。回屯岁交租粮,约为伊犁官兵用粮的百分之六十,是伊犁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蒙古族移民  军府制时期,其兵民分别隶属厄鲁特营和察哈尔营。
  厄鲁特营分左、右两翼。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廷己招收流散各地和外逃的准噶尔人,编为右翼厄鲁特昂吉,有兵396名,六佐领,1767年又增二佐领,共八佐领、五旗,称“下五旗”;1770年又有大批准噶尔人自哈萨克归来,再扩编为十佐领。1771年,随土尔扈特东归的卫拉特沙毕纳尔计867余户,编四佐领,亦属“下五旗”管辖。同时,清廷又将早期投附内地的承德原伊犁达什达瓦厄鲁特兵500户和一些原居北京的厄鲁特兵,编为左翼。1767年后,分六佐领、三旗、称“上三旗”。上三旗牧地主要分布在特克斯河上游、察林塔玛哈一带;下五旗游牧于霍诺海、崆吉斯河、喀什河流域。厄鲁特营除牧耕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20余处卡伦、巡防哨等。乾隆四十年 (1775),厄鲁持营共3516户、l0373名口。察哈尔营官兵是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自张家口外携眷移驻伊犁的,官兵计1800户,也分左、右两翼,左翼游牧今温泉县;右翼游牧今博乐县境。至1775年,“察哈尔营共1836户、5548名口”。察哈尔营除牧屯和少量屯田外。还负责驻守卡伦、巡防哨等21处。“因该营闭散幼丁甚少,不能挑补甲缺,于(乾隆)三十八、四十四、四十五年,具奏,由厄鲁特闲散内三次拨入察哈尔营四百二十户”。至嘉庆年间,察哈尔营有兵民11700余口,厄鲁特营兵民26300余口,沙毕纳尔营9300余口。
  乾隆三十六年(1771),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流域东归,至伊犁境内时,总计15633户、66234丁口。这批移民后分驻各地,伊犁境内除沙毕纳尔营编人厄鲁特营下五旗外,还有土尔扈特四路一旗约400户,近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