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皇族-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要说,他们完全是受到外界压力,才无法做出决定,也是不可能的。我几乎可以肯定,兵、礼、工、利、户、吏六部,必然内部早有过决策。支持和反对的人数必然是五五之数,决定不下,这才会求助三公。否则的话,六部是不可能在自己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的情况下,求助三公!所以最终的决策权,恐怕还是掌控在三公手中,这点,你要有心理准备。”

忠信侯道。

方云点了点头:“这次回京前,我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当年弹劾,武穆,武稽和三公隐于幕后,我始终缘惶一面!希望这一次,能够见到三公。”

三公掌控朝政在权,所有决策均出于太和殿。三人几乎很少露面。在外面,三公的笔墨是千金难求。一副普普通通的字画,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浩然刚正之气,都能震死精魄境以下的强者。

方云现在也是天冲境强者,相当于武道中的霸主、诸侯。但也没自信到,随便写几个字,交给人带到千里之外,就能把人震死。

“三公德高望重,执掌朝政大权,天下大治,有他们的一半功劳。你这次封侯,连三公都无法决择。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你这一次,三公极有可能会露面。”

忠信侯提起三公的时候,语气也颇为恭敬。

三公居于太和殿,深居简出。太和殿中牌匾上的字,据说就是“躬行天下”。就凭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任何人敬服!

三公为群儒之首,是真正的大公无私的人!

两人正在书房中交谈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在书房门口响起:“少爷,六部询函。”方云和忠信侯互相看了一眼,道:“进来吧!”

一封加盖六部印章的文书,交到了方云手中。看到方云手中的文书,忠信侯神色也微微有些凝重:“关键时刻来了。拖了这么久,六部终于要做决定了!成败在此一举!”

方云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我一向敬重儒家,没想到,这一次居然要和他们以这种方式,和他们在六部论战。”

“无法避免!这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成长!你如果跨过这一门,你的影响力,就将真正的深入儒家。成为天下士子之首。”方云默然不语。

“走吧!你该去兵部了。我也该回府了!我等你的好消息!”

忠信侯说罢,站起身来,同时大手一伸,抓起了棋盘:“这局棋还没下完,等你从兵部回来,我再继续这一盘棋!”

忠信侯说罢,打开门,消失在门外。

兵部大门外,熙熙攘攘。富贾巨商、贩夫老卒、士子名流。老儒名儒,都聚集门外。方家“一门三侯”,此事震动天下,引动各方关注。六部因此首开先例,将方云的封侯商议,公开举行。并邀来各州各府,对方云封侯反对最为激烈的大儒、名儒、书生、士子,以及王侯、将军,进行当堂对质,吸引许许多多的人关注。所以六部商议还没开始,这里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方云走下马车的时候,原本热闹的人群,立即被引爆:“方云!方云到了!”

人群一片喧闹,各种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混成一片,听不清是说的什么。但毫无疑问,人群都显得很激动。许多人脸色潮红,激动的说着什么。

方云只是扫了一眼,便神色如常,步履从容,在一名兵部官吏的引荐下,走入兵部大堂之中。

兵部大堂极为宽敞,方云跨入堂中的时候,只见二十多老儒、名儒、书生,神色肃然,一个个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其中还有几位华服的王侯、将军。在大堂的四面的屏风后,站着几个护卫。

方云只是扫了一眼,立即就知道,屏风后,坐的恐怕是几位弹劾自己的皇室亲王。皇室贵胄不同平民,皇室亲王的身份更是特殊。以他们的身份,是不可能拉下脸面,和自己辩论的,所以六部将他们置在了白玉屏风后。

“方将军,我先给你引荐一下吧!”

一名兵部大臣看到方云走入堂中,立即迎上前去。方云点了点头,和堂中各位儒士名流一一见礼,然后在堂下站立。

“方将军,”大堂上,六部尚书高居其上,其中兵部尚书廖元俭开口道:“方家已经有二位侯爷,如果你封侯成功,那就是三位。‘一门三侯’非比寻常,这件事情引起了天下人的关注。在六部封侯中,这样的事情,也是绝无仅有。事情特殊,所以六部首开先例,将你这次的叙职公开进行,并邀来各州,各府的名士,一抒已见。希望你能够理解。”

方云还能说什么,这件事情闹到这种地步,六部也走进退两难。不封侯,则寒了天下将士的心,封侯又无法令天下反对自己的人信服。所以这种公开的论战,成了最终的处理方式。这一点,方云和忠信侯早有预料。

“方云并无意见。”方云恭声道。

“那好”廖元俭目光一转,望向堂下众人:“这次方云封侯,战功足够,按照兵部惯例,足以封侯。各位均是九州名士,大周忠臣,如果对于方云封侯没有什么意见的话,那么方云就是众望所归,足以封侯。按照惯例,我们将上报太和殿和军机处。如果太和殿、军机处通过,那么方云将成为我朝最年轻的王侯!”

“且慢!”堂下一名头发霜白、神态冷峻的老者,突然站起道。

方云扫了一眼,立即认了出来。这位神态冷峻的老者,乃是前任礼部尚书朱君理。兵、刑、礼、工、户、吏六部之中,以礼部思想最为顽固。这一部守经据典,是老儒、腐儒最多的地方,思想守旧古板,几乎是天下古板老儒最聚集的地方。

方云对这位朱君理了解的,绝不止他的身份这么简单。方云手下十多万的蛾子,遍布天下,随时搜集着各方的消息。特别是反对自己封侯的人,方云更是关注。

返回上京城叙职之前,赵伯言曾经给方云准备了厚厚的一沓卷宗,其中就有这位朱君理的资料。

朱君理任礼部尚书时,乃是天下腐儒之首。与方云的外公刘正勋,同被天下引经据典,守旧刻板老儒视为精神领袖。

两人一为礼部尚书,一为朝廷元士,彼此视为至交。方云的外公刘正勋,在大义灭亲,驱逐了名下一双儿女后,在名望上,才渐渐超过了朱君理。不过,不久之前,刘正勋从城外,搬回刘氏老宅,并且与一双儿、女和解后。顿时让这对几十年的至交,撕破脸皮。朱君理大骂方云的外公,老来糊涂,晚节不保,并与他割袍断交!

刘正勋回心转意,方云出力不少。因此之故,这位前任礼部尚书,把恨意也转移到了方云身上。在某种程度上说,朱君理之所以失去了一位朋友,都是因为方云的原因。

因此之故,方云这次封侯,他也是反对声音叫得最大的一个。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连现在的礼部都受到影响,所以天下老腐都承认他的声音,六部这才会将他请了过来。

“不知老先生,有何赐教?”

方云望着朱君理,神色从容道。

“老先生不敢当,我不过是个行将就木的老朽罢了。老夫出身微末,几十年前,得朝廷重用,任为兵部尚书。老夫自知才疏学浅,出身微末,也只做得个微末之臣。不敢谈对社稷江山有什么贡献力。”

“方将军少年英武,非常人可比。老朽隐于雍州,也有听隐方将军之名。不久之前,老朽听说,方将军曾说过一句话。君非君,慧眼识人,心若宽谷,垂拱而治,则为圣明之君;臣非臣,别无二心,代君分忧,替天镇守,即为社稷之臣。方将军暗以‘江山社稷之臣‘自喻,不知可有此事?”

方云点点头:“确有此事。那只是方云回府时,回答一位老先生’君非君,臣非臣‘的问题时所说的。江山社稷,承载万千,即便是匹夫之流,也有匡扶、攘助之责。匹夫尚且如此,方云身为朝廷大将军,自然心向往之。”

“呵呵!”朱君理大笑一声:“方将军大才,领兵谋略乃是上上之才。我大周朝有如此人物,当真是朝廷之幸,江山之幸。历朝历代,有江山社稷之才出世,必是大兴之像。我中土神洲出了将军这等人物,必是大兴有望,天下百姓翘首以盼。”

“方将军出世后,老朽也一直在关注。我本以为,朝廷有了将军这等人物,扫平六合,平定八荒,必然有望。然而,不料自从将军加入军伍之中,边荒战乱不断,西部凶兽横扫,瘟疫爆发,东方莽族、妖族蠢蠢欲动。这次海族进攻,四荒边境爆发战争,我中土神洲,城池接连被毁,将士阵亡百万,百姓流离失所。中土神洲,反不如其初也力不知江山社稷之臣可是如此?老朽就事论事,说话直接,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