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茅盾文学奖]第4届-刘玉民:骚动之秋-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怎么啦?吵架啦?”淑贞问。打从四年前起,淑贞就把小玉看作自己的
儿媳妇了。在她的印象中,羸官和小玉一向亲亲热热和和睦睦,闹矛盾的事儿还是
第一次碰上。
    “你这个孩子这是怎么啦?到底出了么事儿,你跟妈讲嘛!”淑贞着急起来。
儿子的幸福毕竟是最重要的。淑贞把自己满肚子的心事,都抛到一边去了。
    小玉出门一路跑,气喘吁吁回到家,扑到门前的老柿子树上,更觉一阵心酸。
老柿子树用遗体鳞伤的、苍劲的躯干支撑着她,好一会儿,她的心绪才渐渐平和下
来。
    意外的情况几乎使她昏了头。她与羸官相爱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共同的命运
和事业把他们联在一起,这种爱也便升级了。但她从来没有允许(他也声明过绝不
试图)越过那道森严的。象征着爱情成熟和人生又一起点的警戒线。今天是怎么啦?
那个该死的坏小子一阵发狂,竟然敢……
    小玉进到院里。最初的惊惧和气恼逝去了,小玉只觉得脸上一阵麻沙沙的燥热。
那燥热说不出是一种辛辣还是一种甜蜜。或许是辛辣中的甜蜜\甜蜜中的辛辣?
    小玉不愿意让奶奶看出什么异常,把满脸的燥热浸泡到自来水管上了。
    “玉啊,回来啦?”屋里传出肖云嫂的声音。
    “奶奶,回来啦。”小玉连忙抹干脸,露出一副甜甜的笑容,进到屋里,来到
奶奶身边。
    奶奶一辈子受过说不尽的苦难。二十五岁守的寡,不久又失去了唯一的、不足
三岁的儿子。打鬼子她是“堡垒户”,打老蒋她是“支前模范”。解放后当了三十
几年支部书记,领着全村老少爷们拼了三十几年的命。前任县委书记黄公望在一次
“三于”会上,曾经说过一番话:“论功劳、论苦劳,除了牺牲的先烈不说,在蓬
城县,包括我们县里的领导干部在内,没有一个人能够同咱们的肖云嫂相提并论的!”
他的话曾经博得了会场上几千人的浪潮般的掌声。虽然后来这个黄公望忘记了肖云
嫂——为奶奶的处境,小玉曾给他写过两封信,都没有得到的回音——他的这番话,
人们却都记住了,并视之为是对肖云嫂最公正的评价。
    “饺子都吃啦?小官子没喜眯了嘴儿?”肖云嫂慈祥地抚着小玉的手。
    “嗯……”小玉胡乱应着,问起奶奶的感觉。
    “心口窝还是有点问,心跳比昨儿平稳多了。你不用记挂我,歇着去吧,啊!”
肖云嫂轻轻地摸着小玉的脑壳。一个卧病多年的老人,那一摸带着多少慈爱和深情,
仿佛一身的病痛和孤寂都随之化解消散了。
    小玉端来水,为奶奶擦洗起手、脸和身子。擦洗着,跟奶奶又讲起了新鲜事儿。
    “今天我去果园,你知道一个苹果有多大?半斤还多!”
    “又是瞎掰!没听说苹果有半斤沉的!”
    “你以为是小国光啦?富士!又甜又大,一斤卖到一块五!”
    “那不成金子了?吃了,那牙还不得倒啦?”
    “人家抢还抢不着哪!——俺国方叔说,隔天给你送几个来,让你也尝尝东洋
果子味儿。”
    “可别!我还想留着牙吃饽饽干呢!……说来也玄,那鬼子长得黑不溜秋、跟
个小地梨似的,怎么苹果倒比咱们的大啦?…”
    肖云嫂一辈子为村里的事操心费力,如今虽说家门不离,村里的事还是时刻记
挂着。为这,小玉经常把村里的奇事轶闻、家长里短说给她听。听这,有时比吃药
打针对肖云嫂的身体还有好处。
    “哎,小官子没说么话儿?省里的大干部来,他那鼻尖上没流油儿?”肖云嫂
问,对于羸官,她是每天必定念叨几遍的。
    “他?”小玉舌尖才要打卷儿,却笑着:“他穿了一件大红花袄去陪的人家!”
    “这可是真个的?”肖云嫂一打愣,随即笑了:“你个小坏闺女子!等哪天我
好了,看我不揍你个屁股墩儿!”
    几年前,村里的青年们时兴穿新潮服装,一次羸官穿了件蓝格衬衫,肖云嫂看
着怎么也不顺眼,非让小玉去买一件新的给他换下来不可。哪想小玉买回的是件红
格衬着蓝色图案的广州产品。这一下把肖云嫂气得不轻。偏偏羸官对那件广州衫格
外垂青,有时来见肖云嫂和小玉也穿着。小玉为了不惹奶奶生气,有几次不得不让
他临时换上粗布褂进屋。一次羸官故意还光着脊梁,说是没有衣服可穿了,逗得肖
云嫂哭笑不得,说:“别装啦!你穿大红花袄我也不管啦!”那是过去的事了,肖
云嫂如今也早已开化多了。小玉旧事重提,完全是为了逗奶奶乐一乐的意思。
    为肖云嫂收拾完,小玉才回里间屋里去。肖云嫂又叮嘱说:“玉啊,这一阵儿
忙的你不轻,可别误了学习功课,啊!”
    小玉放弃了进大学的机会,肖云嫂一直觉得是自己的罪过。她不允许小玉把学
过的功课丢了,今年以来盯得越发紧了。不知为什么,她总说小玉今年是准定要上
大学的。
    “误不了!奶奶。”小玉应着,掀开了里屋门帘。
    这是三间屋子。原本做饭的正屋在中间。为了照顾奶奶方便,小玉让羸官把伙
房改到西间,让奶奶住向阳宽敞的一间,自己挤在放着粮食和一些杂物的里间屋里。
    里间东西又多又杂,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床靠在临窗的墙边,被面、
床单、枕巾都是小玉自己挑选和缝制的,淡雅而又素净。窗台的镜子后面,摆着唯
一的一件奢侈品———一只纵身跳跃的瓷免:小玉属兔,性情温柔而又欢跃。那是
羸官特意送给她的礼物。
    想到羸官,小玉薄薄的面皮又变得火烧火烧了。她扑到床上,散发着淡淡香皂
味的枕巾上,立刻湿了一片。
    小玉倘若是城里开放型的姑娘,或者是心灵没有特殊创伤的姑娘,羸官的“发
狂”或许压根儿算不上一回事情。然而,小玉是个苦命的姑娘。
    二十一年前早春的一个清晨。天上有雾。浓雾象淡蓝的涂料:把远山近野融为
一片湖泊。当时兼任联村人片片长的肖云嫂路过一道岗子时,忽然听到路边草丛里
传出婴儿的哭声。她循声觅人,抱起一个眼睛睁开不过三五天的婴儿。她大声呼喊,
恍惚中看到一个人影在树丛中向这边探望,跑去时却只见树枝轻轻摇摆。显然,这
是个被人遗弃的孩子。而从孩子的体态和襁褓看,并不是穷苦人家养活不起丢下的。
肖云嫂抱着婴儿找到公安局、民政局,找到妇联,终于未能找到婴儿的父母。她自
己却被那婴儿的娇态揪住了心,死心塌地当作自己的亲生骨肉抚养起来。吃奶,这
家一天那家一次;开会外出,能背着抱着就背着抱着,不能背着抱着扰托给亲戚邻
居。多亏她人缘好,村里人情淳厚,那孩子没吃多少苦。三四岁上便长得伶俐乖巧,
逗人心疼喜爱。名字起下了,称呼就是奶奶。妈妈爸爸呢?死啦,为了人民公社,
修马雅河,被大水冲走了,那要算是英雄哩。小小玉为奶奶骄傲,也为爸爸妈妈骄
傲。直到上小学时,邻村一位喂过她奶的婶子,无意中把真情告诉了她。她跑回家,
抱着奶奶的脖子放声大哭,直哭得奶奶也跟着抹起酸水。
    “玉啊,那不是正经男女。正经男女丢不下自己的骨肉。你就当他们死了,人
世上从来就没有过那么两个人。别哭啊!奶奶就是你亲生的妈和爸,你就是奶奶的
亲骨血!奶奶把你养大,你去做个正正经经的人、有出息的人,像你小官子哥的爷
爷那样的人!玉啊,听奶奶的话,别哭,啊!”
    从那以后小玉对奶奶情意更深。老少二人相依为命。上中学时,有人去找过小
玉,据说是在上海工作的一个好大的干部。说小玉是她的女儿,想见上一面。小玉
立时躲了起来。那大干部留下手表和许多衣物,说是第二天还要来。小玉连夜让人
退了回去,一口一个钉地说:她死也不见那个人!如果再送东西,她就一点不剩扔
进茅厕坑里喂蛆!
    小玉好恨也好怕。她恨那个人生下她却又把她丢掉了。她怕见了那个人、收了
那个人的东西自己会哭、会心软。可当那个人住过两天终于没有见到小玉,怅然而
去后,小玉何尝没有心软地大哭了一场啊!就连那恨,也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外一
种滋味。
    小玉毕生的愿望就是做一个有出息的、正正经经的人。她发誓一辈子都不同那
种没出息的、不正经的人来往。她怎么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