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赚大钱的秘诀-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其著名的事业中的第一步行动,就是集中力量购买受世人喜爱的知名的华
  尔街的热门基金股票。
  第一步行动,是孔菲德和其助手们想到的一个绝妙的主意:IOS 可以提
  取两次经营费和工作奖金———次是第一层的基金,一次是FOF。
  这个想法,又触发一个更精彩的主意。美国的法律只限制这种由公众拥
  有的投资公司做多层基金的操作。但是私人拥有的公司则不受此限制。如果
  IOS 成立一个只有一个股东——即FOF 的公司,这就合乎“私人公司”的定
  义了。这种私有的基金即可在美国作业,而不受干涉——事实上,还可以在
  华尔街这个财经中心,设一个公司所在地。对于长期间不能在华尔街和美国
  其他各地立身的IOS 来说,这个想法,是极具吸引力。
  就这样,IOs 私人拥有的基金一个接一个的成立起来。它们对什么股票
  都投资,从热门股到惊险得令人头发直竖的投机股:投资于房地产(在美国,
  也严格限制公众基金投资的范围)和北极石油探测,以及其他各式各样的冒
  险事业,其中亦有部分比较谨慎些的。渐渐的FOF 已失去其创立的原意——
  做一个投资于其他基金的超级基金,进而变成一个完全为少数野心勃勃的首
  脑分子所掌握和操纵的公司,从事一连串的投资冒险事业。
  衔六十年代中期到末期,孔菲德正享受着他鼎盛而短暂的仲夏。“IOS
  之结构已变得极为庞大而复杂,”一位孔菲德的瑞士银行界友人说,“几乎
  已没有一个人可以把它整出一个头绪来。
  每次当我以为已把这个扑朔(Pnzzle 按系一种玩具迷)整理就绪了,就
  又会有一块新的东西出现,于是,我不得不把它再拆开来, 设法把这块新东
  西再安放上去。”尽管很少有人得知孔菲德的财产到底是如何安排,或到底
  是怎么组合的,但西方世界每一位报纸的读者,都已知晓这个出身布洛克林
  的圆脸盘的社会工作者。
  已经富有得令人难以置信。
  要是孔菲德出现在一些私人喷气飞机阶层休憩的胜地,如墨西哥、阿卡
  坡可等,单是他的来临,就会被当地报纸当做头条新闻。当生活杂志或纽约
  客杂志派记者来采访报道他的活动时, 他会举行许多盛大的宴会,显得极为
  开心。“他有时候简直像一个大学生似的,对他所搜集的女孩子,非常洋洋
  自得。”这位瑞土银行家说。
  华伦·艾维斯(Warren Avis)一创立艾维斯租车公司的百万富翁——
  在阿卡坡可也有一幢房子,偶然被邀参加孔菲德宴会。他是一个思想较严肃
  的人,对玩乐的事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有一天晚上为了好奇的缘故,他
  走到孔菲德的处所。他看到宴会竟演变成狂喝乱舞的胡闹场面,并且还有些
  记者在场,于是;他就转身回家。”我告诉巴尼,”他回忆道,“他该停止
  这种宴会。他已替自己赢得了国际理财专家的声誉,手头掌管着来自公众的
  数以百万计的资金。我以为他这样会给别人一个完全错误的印象。人们所期
  望的理财专家,应该是沉默、严肃、谨慎的
  孔菲德给公众的印象是“国际浪荡子”,这一点,可能确是促成他的仲
  夏突然结束的原因之一。这种印象当然对他是毫无裨益可言。
  六十年代末期,一些漫不经心的基本的投机生意开始恶化,麻烦发生了。
  最初,并不怎么严重,但由于内部管理和费用问题使麻烦越来越大——不满
  的股东们事后指责说,完全是由于经营不当。结果,形成严重缺乏周转现金
  的情况。
  部分也是为了筹募现金,在1969 年IOS 决定将股票上市。母公司的股票
  原来由孔菲德和他的职员以及推销员私人所拥有,现在以每股10 美金的价格
  公开发行上市。这不但可为公司筹募现金,而且也使孔菲德和其同事们把这
  个生意做某种程度的变卖。本来他们是一家公司的私人股东,他们的股分不
  能在任何公开的市场上交易。他们只能私下卖给别人——而这可能是很难办
  到的。然而现在他们的股票可以公开交易了,孔菲德一帮人可以随时把股票
  出手,市场能吸收多少就是多少——把股分变成现款。
  那些立即将他们的股票脱手的人高兴了。那些希望等股票涨一点以后再
  卖的,很快就后悔莫及。因为IOS 股票上市不久,世界股市就开始动摇、暴
  跌,经过很短时间的复苏,便完全崩溃。
  噢,天! IOS 的推销员们曾对其所属各基金的客户们保证,他们的钱
  每年差不多可以增长20%。现在事实证明,他们的话(说得客气点)未免太
  夸大其辞了。1960 年购买IOS 第一家基金IJT 的人,到1970 年发现,他们
  的资金十年来每年只得到不及3%的增长。他们若把钱放在银行,结果会好
  得多,而在FOF 开始创办时,购买其股票的人,会发现远不如当初把钱压在
  床席下面。上市时每股售价十美元,八年后他们的价值尚不及八美元。
  头脑清醒的,再也不会有人买IOS 股票了。事实上许许多多基金的股东
  们,都希望能尽快把股票卖掉。一度曾富有的推销员,再也连一毛钱都赚不
  到了。光辉的日子已成过去。IOS 已面临破碎的境遇。
  1970 年,一群董事和大股东们聚在一块儿,惊慌失措地想找一个替罪的
  羔羊,结果他们选中了孔菲德,他们攻击他,说他在管理和其他方面犯了错
  误,表决结果,把他赶出了他一手创立的公司。他曾力图重新掌握公司的控
  制权,但是都归于失败。从此,他自IOS 的舞台上消失。
  他离开时的财产已不及他一度拥有的那么多。但是,无论如何,他不是
  一个穷光蛋。一位瑞士的权威人士估计说,他离开时私人的财产约有5 千万
  美元。“他已有足够的钱,”一位瑞士银行家说,“供他在余年中,过他喜
  爱的挥霍生活。”
  那些责怪他应负公司崩溃之责的董事们,其作为并不公平。诚然,孔菲
  德本人在这个庞大而不稳的公司的基本经营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
  也有数十个其他的人参予其事,若只归咎于孔菲德一人,似乎有欠公充。把
  他轰下台,事实上,并没有解决公司的问题。孔菲德离开后,IOS 继续走下
  坡。1970 年根据公司的报告,亏损达6 千万美元之多,真是惊人。
  1969 年,IOS 股票上市价值为10 美元,到1971 年已惨跌到38 美分。实
  际上,已达无人问津的地步。在这以后,争吵不已的股东们,仍在想做垂死
  挣扎,希望支离破碎的公司能东山再起。
  至于孔菲德呢?这个出身于布洛克林的普通人,一手刨造了这些事业的
  人,似乎已永远离开了这个舞台。他也许为自己能有今日而庆幸。也许他在
  暗地窃笑他们想使IOS 复活的努力:从另一方面说,可能他也恨不得自己能
  助他们一臂之力;他也许会怀念这一种事业。他已不似往昔那么经常出现了。
  他偶然会到所喜欢的一些地方去一下,像日内瓦、阿卡坡可和其他的地方。
  但出现时只是静静的一个人。悄悄的独自在世界各地荡来荡去,远离人群,
  孤单一人被忧愁所笼罩,他的老朋友们都为他感到难过不已。
  不过,实际上,也许并没有真正的理由来为孔菲德难过。就钱财来说,
  他毫无疑问的已非常富有。也许不似他想像中的那么有钱。但在钱财方面也
  足称得上有杰出的成就了。他还有钱财形式以外的其它财富,足以感到欣慰。
  在二十年多彩多姿的生活里,他所有的回忆,比大多数男人二十辈子所堆积
  起来的还要丰富得多。
  以并吞致富的吉姆斯·林
  我们已经知道奥纳西斯怎么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故事。他用的是借贷
  法。现在我们要研究的人物,是吉姆斯·林(JamesJoseph Ling),他用的
  是另一种方式,到几年前为止,他一直运用得很成功。但他的财富最近剧落
  下来,生意圈里,一度曾对他传奇式的崛起赞羡有加,叹为观止;而今,已
  无人歌颂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