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赚大钱的秘诀-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生意很兴隆,于是他的老板终于决定给这位年青人一个机会。本田得到
  第一套工作服的那天,在他眼里确实是个伟大的日子。他终于开始在迷人的
  机械界工作了。这位年轻的学徒很快就显示出他是个很有前途的机械师。任
  何可疑的响声、漏油都逃不过他的注意。他花了六年时间学手艺。在他20
  岁的时候,老板把他召到办公室,问他是否愿意回家乡。开始,本田以为老
  板在客气地解雇他。但事情并非如此,他的老板预见到他必将事业有成,于
  是建议他到滨松开设支公司。他已看到这个城市有着大可开发的巨大市场。
  不用说,本田热情地接受了这一挑战,特别是,这差事会给他机会,使他回
  到离开多年的家。
  “我终于成为独立自主的成年人,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成为我的双手、
  我的双脚、我的头脑、我的命运、我的时间表和我面临冒险活动的主人。”
  这种巨大的自由感只有那些马上就要开创自己事业的人才会体会到。我
  们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这种感觉大大地抵消了破釜沉舟时所产生的不安。然
  而,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决心冒险,而不为开始时物质上的不安全而吓
  倒。
  本田离家多年,家乡已发生了许多变化,首先,那里已有了两三个修车
  厂。本田原来以为他所开设的是城里唯一的修车厂。现在他必须想法对付竞
  争对手,要比他们干得更好。他很快就想出两个办法:首先他必须接受别的
  修理技工不敢接的修理工作;第二,他要尽可能快地把车修好,以免车主长
  时间没有车用。本田很快就为自己建立了声望,当然,有时他必须整夜不休
  息地工作,以使第二天把车交给顾客,但他很愿意付出这个代价,这时他显
  露了他的创造才能。当时,车轮的轮辐是木制的,避震性能不好。本田想出
  了以金属轮辐代替木轮辐的办法。
  本田30 岁时发明了他第一个专利,他的金属轮辐马上变成热门货,向世
  界各地出口。
  “这个发明使我看清了管理我们这种简陋的企业所需的耐心。管理修车
  厂或商店就如开火车。火车在每个村庄都停站让村民上车,它走不了多长的
  距离。当然,你可以毫无风险慢条斯理的开而又感到心满意足,但是,我梦
  想开更大更快的火车。”
  他慢慢地产生了与他老板脱离关系,创立自己的事业的想法。他将要专
  门从事哪个行业呢?活塞环似乎能给他发达的机会。但他的合伙人都相当保
  守,不赞成他的想法,但他终于说服了他们。他把全部积蓄都投资于正毅东
  海活塞环厂。头几次试产都不很成功。他生产的活塞环弹性不够,无法销售。
  本田给失败和责任的重负厌垮了,他大病了一场,两个月之后,他恢复
  了健康,回到工厂,决心要克服那些困难。地方铸造厂肯定是不会把秘诀透
  露给他的,他要靠自己。他夜以继日工作,试图找出解决办法,但总是找不
  到。尽管他很有决心,但他还是被迫面对事实:他因缺乏技术知识而寸步难
  行。
  不用说,许多跟他处境相同的人做到这一步都会放弃了,但是本田收起
  了自尊,愿意回到学校去,他进大学准备修完工程学课程。每天早上他到大
  学去上课,一下课他就回到工厂,试着把他所学到的用到实际中去。他在大
  学学了两年,最终给踢了出来。原因是本田十分固执,只挑跟生产零件有关
  的课学,其他的则跳过不学。本田试图跟主任说明他来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
  而是为了学知识,但他怎样解释也没有用。
  本田回到工厂,运用他所学到的知识,生产出质量好的活塞。他胜利了。
  正毅东海厂逐渐加强了它的市场地位,开始享有高质量的声誉。第二次世界
  大战使他的事业毁于一旦。在1945 年6 月美国空军把他的工厂夷为平地。
  战争结束后,本田仍然很乐观,他设立了自己的技术研究实验室,他要
  坚决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他有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工业家认为日本的经济形
  势已无可挽救,但本田的看法则相反。公共运输已被炸得完全瘫痪,只剩下
  几列火车和几辆公共汽车。汽车和汽油都很昂贵。整个日本又回复到自行车
  的时代。本田的想法很简单,却聪明绝顶,而且十分适应公众的需要。本田
  把发动机装在自行车上,这样,便生产出廉价的摩托自行车。
  开始的时候,本田用低价从军队买来发动机来改装。这种摩托自行车很
  快就成为抢手货,需求量愈来愈大,而军用发动机已告罄,在这种形势下,
  本田只得自己制造发动机:本田A 型发动机,他这一发明被称为“摩托自行
  车”。这种摩托车大为成功,因为本田发明了适用于渗了树脂的汽油气化器,
  从而降低了耗油量。
  本田重振了他的事业,在成功的鼓舞下,他在1948 年2 月开设了摩托车
  装配厂。但他不能就此止步——他必须把事情办得更好,他必须生产摩托车。
  他的计划近乎疯狂。自从日本战败,国内一部摩托车都没有生产,但在1948
  年9 月24 日,本田创立了本田摩托车公司。开头试制的摩托车很令人失望,
  这是因为车体太小,承受不了发动机的重量。1949 年8 月,第一架样车诞生
  了。它被命名为“梦想”,这种新发动机容量为98 毫升,三匹马力。
  虽然本田取得了初步成功,但他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市场不稳定而且
  很有限,许多分销商面临破产。本田很快就遭到亏损,几乎到了破产的地步。
  他甚至坦白地对人说:“假如由我自己来管理公司,那么用不着多久就会破
  产。”
  他的一个朋友把管理天才藤泽雄武介绍给他,藤泽雄武帮助他保住了这
  个含苞待放的公司。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梦想家,一个是管理家,他们之间
  的合作说明了一个原则,那就是,谁也不能单抢匹马地达到成功。
  在谈到人的因素时,本田说:
  “回忆起这段生活,我认识到与人接触是多么重要,其价值远远超过发
  明机器,因为与人接触能使我们视野扩大,能使我们学到许多经验,要是不
  与人接触,这些经验是永远也学不到的。”
  本田没有因“梦想”出现的问题而感到泄气,他研制了一种具有革命性
  的新型号,这种新型号比它的前身跑得更快,声音更小。几乎十年之后,世
  界各地的生产商都仿制这种型号。
  “我对公众的最初反应从不感到遗憾。人们促使我充分发挥才能去创造
  出一种走在时代前面的摩托车。”
  这生动地证明了无论每次失败多么惨重,对那些在逆境中绝不认输的人
  们来说都是很有价值的。
  这种摩托车获得空前的成功。很快,装配线以每月900 辆的速度生产。
  这时,本田必须增加生产,使他的工厂现代化,甚至需要开设新厂。要达到
  这个目的,他需要资金,要大量的资金。本田不是行业的当权人物,他是不
  折不扣地赤手空拳奋斗起家的人,要说服银行贷款给他绝不是易事!但本田
  很有说服人的本领,银行终于同意贷款给他。他使工厂现代化,于是工厂以
  每月2 万5 千辆摩托车的速度生产,这些摩托车在1 万3 千个本田分销店中
  出售。他所拥有的五个工厂使他成了百万富翁。
  现在本田面临又一挑战:他要向世界证明日本能够制造和欧洲人制造的
  摩托车跑得一样快、一样可靠的摩托车。“我的出发点很简单,我确信假如
  别人能制造跑得快的引擎,我也能。他说。
  本田去欧洲,在市场上买回最好的摩托车。他把这些摩托车带回家拆卸,
  仔细的研究每个零件,创造出自己的赛车。这些赛车参加比赛,取得重大的
  成功。在短短几年里,本田摩托车以优质誉满全球,各种型号的本田摩托车
  充满市场。自此,本田的子公司在美国、德国、英国、瑞士、比利时、澳大
  利亚、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秘鲁、以及泰国等国建立起来了。
  “现在时机已到,我该大胆冒险去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