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宗教史-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信仰和实践揭示了人最深沉的自我意识——人的需要,人的恐惧以及人最 

  珍视的希望。所谓万能的上帝是人之特选出来的最主观、最固有的本质,是 

  人类自身无限的自我意识的投射,人总是投射出一些伟大的典范以便仿效, 

  可是这些典范或对象却不过是主体自己客观化了的性质。因此,上帝就是人 

  类的存在,是人类净化了的性质,摆脱了个人局限性的性质。人使他的本质 

  客观化、对象化,然后,又使自身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 



①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42—43 页。 


… Page 13…

  格的本质的对象。但是,在宗教中上帝被作为另外一个不同的存在物来加以 

  思索和尊崇,实际上掩盖了上帝的本质、宗教的本质。将人与上帝分离开来, 

  对立起来,实际上,就是将人与自己的本质分离开来,对立起来。在一切宗 

  教中,人和上帝是不同的存在,“上帝并不就是人所是的,人也并就是上帝 

              ① 

  所是的。”上帝是完美、高尚的象征,而人是卑微、等而下之的存在。人一 

  旦异化为神明,又把上帝放到自己面前,作为自己的对立物,上帝已经不是 

  人的那个样子了。上帝是无限者,而人是有限的存在物;上帝是完美的象征, 

  而人是不完善的;上帝是永恒的,而人是变化无常的;上帝是全知全能的, 

  而人是软弱无力的;上帝是神圣的,而人是有罪的。总之,上帝和人成为两 

  个极端:上帝是绝对肯定的,是一切实在性的总和;人是绝对否定的,包含 

  着一切否定性。上帝与人的这种分裂、对立,乃是宗教的起点。 

       费尔巴哈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异化,上帝是人类自身无限的自我意 

  识的投射,使上帝从云端降落到人间,失去了它令人敬仰的神秘特征,成为 

  与人类平等的一员,揭示了宗教的本质,冲击了基督教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 

       除了科学的发展,《圣经》考据学、费尔巴哈的非基督教思想对19世纪 

  的基督教形成强烈的冲击外,以下的因素对基督教的发展也形成了影响。 

       第一,比较宗教学的兴起。19世纪,欧洲学者对东方民族的宗教和宗教 

  哲学,尤其是通过对它们的经典进行研究,获得了关于古代印度宗教、伊朗 

  的琐罗亚德斯教、中国和日本本土的宗教、佛教以及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古 

  代希腊的宗教更为广泛、更为精确的知识。这些研究表明,比较成熟的宗教 

  之间有许多相似的特点。宗教的基本观念和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这就促使学者们用历史方法去解决整个宗教的起源和发展问题。这些研究结 

  果,使基督教在许多人心里失去了它自封的、后来为基督徒所一致公认的独 

  一无二的地位。基督教的所谓“绝对地位”烟消云散了。 

       第二,民族主义精神的上升。天主教中教皇权力和世俗权力的争夺由来 

  已久。19世纪开始,资本主义迅速上升,在世俗权力的支持下教会民族自治 

  的情绪越来越强烈。1862年,法国宗教界发表教权宣言,重申前几个世纪中 

  法国天主教不受教皇干涉的自由权。在国家权力的支持下,一部分国家天主 

  教会内部坚决反对教皇权力至上的观点,不允许教皇干涉世俗事务和各国天 

  主教会的内务。在教会内部,主张公会议的权威高于教皇的权威,积极限制 

  教皇的权力。教皇极权派与要求分散教廷权力的一些神职人员之间的斗争一 

  直持续到20世纪初。这种斗争从内部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力量。此外,法国大 

  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使教皇的权力也遭到极大的削弱。在重新划定疆界中,教 

  会丧失了一部分领地;此后,在补偿受到剥夺的世俗王公财产的过程中,教 

  会的领地成为牺牲品。教会的财产为世俗所占有,修道院受到压制,这种情 

  况在欧洲各国几乎比比皆是。加上信仰自由和俗界平等权利获得承认,以及 

  教会控制的文化教育机构转归国家掌握,这一切都严重地削弱了教会的权 

  力。 



                    2。世界近代后期天主教的“越山主义” 



       受到严重挑战的天主教会被迫处于“防御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 



①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67 页。 


… Page 14…

处境,罗马教皇竭力宣扬教皇至上的原则,并通过发布通谕和教令,宣扬教 

会的权威,反对宗教上的不干涉主义。宣扬基督教教义的永恒不变,反对时 

代的进步思想。总之,坚持中世纪的社会政治思想,抵制自由主义和现代思 

想。19世纪,罗马天主教会沿着维护教皇的最高权威这一方向发展,被称作 

 “越山主义”,因为从欧洲的北部和西部看,教皇所在的罗马在阿尔卑斯山 

的另一边。越山派推崇教皇的地位,把教皇的地位抬高到一切民族教会和地 

方教会之上。天主教就在教皇权力的不断加强中复兴。 

      (1)浪漫主义与教皇至上 

     法国大革命猛烈冲击了欧洲古老的秩序和传统,经过理性主义和启蒙运 

动,人们更加向往科学、民主和自由。但是,拿破仑失败之后,原先受到冲 

击的东西重新抬头。其中,作为封建主义的精神支柱的罗马天主教会的表现 

最为突出。在这种新旧冲突的复杂形势下,产生了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一 

种文艺思潮,但也牵涉到政治、哲学、宗教各个领域。浪漫主义分为积极浪 

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消极浪漫主义者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试图逃 

避现实,幻想历史倒退。他们怀疑和抵制理性主义和资产阶级革命,向往中 

世纪的一切,赋予一切古老的事物新的活力和新的价值。他们中间的一部分 

人还是神秘主义者。这一部分浪漫主义者往往是天主教复兴的鼓吹者。 

     浪漫主义者否定了理性的整齐划一,推崇个体的独特体验。他们崇尚个 

性和自由的自我表达,赋予它高于一切规则、惯例及理性可证明的至上的地 

位。他们认为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每天都在不断地创造出许多新生命, 

而上帝正是大自然这种形式多样的生命的灵魂。他们力图证明,在自然界的 

后面,有某种精神或生命力在发挥作用,自然界后面的这种精神就是上帝。 

浪漫主义者渴望同这个无限的精神交往的情绪,赋予浪漫主义一种独特的宗 

教情感。 

     浪漫主义者反对 18世纪狭隘的理性主义,表现出对历史往事的新的兴 

趣。中古时代受到景仰,在浪漫主义者看来,中古时代代表着骑士气概的罗 

曼蒂克,代表着基督教统一信仰与文化的理想。很多浪漫主义者认为,理性 

主义导致怀疑主义和个人主义,从而在社会上引起争执,造成分裂。时代需 

要权威来统一,罗马教会就是一种古老而庄严的传统,是长期传承的有强大 

内聚力的伟大传统,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既具有权威性,又具有统一作 

用。 

     浪漫主义运动起源于德国和英国,但法国的浪漫主义者对19世纪天主教 

的复兴影响最大。浪漫主义者在法国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拉芒内、梅斯特 

尔;在德国的代表人物是施莱格尔、戈勒斯。他们认为人总是渴求信仰,以 

免除怀疑主义使人烦恼的空虚。但是,凭借个人的理性达不到这一点,决定 

信仰的根本原则是权威。洛克、笛卡尔、卢梭等人主张的信仰由个人判断的 

主张只能导致无神论和政治动乱,从而引发基督教信仰上的普遍的冷漠。只 

有在天主教会中,一个人才能得到理智和精神的安宁。1817年,拉芒内发表 

了《论宗教问题上的冷漠》,集中攻击理性主义造成的信仰冷漠。几周之内, 

该书就售出了4万册,吸引了很多人皈依天主教会。 

     拉芒内和梅斯特尔等保守主义者还认为,理性是一种不可靠的向导,个 

人理性的结果是无神论和政治上的无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