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宗教史-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崇拜而致力于教义信仰的佛教法相唯识宗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翻版。 

     在危机四伏,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章太炎企图用佛教来 

维系社会道德,激发人们革命热情的一番苦心,并没有什么效果,他提出“继 

起之宗教,必释教无疑”的预言,也未能实现。在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形成高潮的时期,章太炎仍提倡以佛教作为革命理论武 

器,显然是不合时宜的。铁铮指出,靠佛教鼓舞斗志以求革命成功,是“何 

异待西江之水以救枯鱼” (见《答铁铮》),梦庵也提出质问:“《民报》 

之作此佛报者,抑出于何意乎?《民报》宜作民声,不宜作佛声也。”(见 


… Page 84…

   《答梦庵》)实为一针见血的批评。章太炎自己也承认:“余前作《建立宗 

  教论》,内地同志,或谓佛书梵语,暗昧难解,不甚适于众生。” (《人无 

  我论》)1910年章太炎曾著《齐物论释》,以佛解庄,只是由于时代的原因, 

  其《齐物论释》也成了空谷传声。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章太炎一改他“吾 

  所为封建佛教者,特欲发扬芳烈,使好之者轻去就而齐死生,非欲人人皆归 

  兰若”(《答梦庵》)的初衷,越来越倒退,一步一步地走向革命的对立面。 

  他企图以无神教来推动革命,拯救社会,成了永远不能实现的“高妙的幻想”。 



                                4。日本的神佛分离 



       日本在德川幕府后期,神儒二道的学者鼓吹神国思想,结果于四方纷纷 

  兴起高唱勤王大义者;1853年美国人佩理到日本通商贸易,幕府的处理不 

  当,更加引起社会舆论的反对。因此,使大将军德川庆喜最后奉还大政,开 

  始了王政维新的序幕。 

       德川幕府时期的佛教,从规定“改宗”制度以后,神儒二道亦归它管辖, 

  无论贵贱上下,全由佛教统一人心,僧侣衣食有余,受到社会的尊敬;但是 

  他们除了争夺僧官僧位的高下和寺院殿堂的庄丽之外,几乎全不把教义放在 

  心上。这样,就使佛教沉论于衰败的境遇之中。神儒二道之徒,很久以来就 

  对佛教所处的地位和僧侣毫无作为而徒事尊荣奢侈的行为表示憎恶。这时, 

  他们看到了所鼓吹的思想即将实现,王政复古的大业已经开始,便发起了“废 

  佛毁释”,并把它作为“尊王攘夷”的余波,将佛教当作“夷狄之教法”, 

  甚至连儒道也当作“外教”,不免给以部分的排斥。 

       明治天皇即位后,就在明治元年(1868年),颁布了“神佛分离令”, 

  禁止社僧 (神社中的佛僧)担任别当之职,把还俗叫做“归正”,命令“宫 

  门迹”还俗复饰,在政府八省之外设神祇宫;接着在1869年9月又设置宣教 

                   ① 

  使担任宣布大教 (指宣扬皇统神圣、皇道至上的神道教)之任,1870年正 

  月下达宣布大教的诏书,明确政教合一的制度,其文曰: 

       朕恭惟天神天祖,立极垂统,列皇相承,继之述之,祭政一致,亿兆同 

  心,治教明于上,风俗美于下。而中世以降,时有污隆,道有显晦矣。今也 

  天运循环,百度维新,宣明治教,以宣扬惟神之道也。因新命宣教使,布教 

  天下。汝群臣众庶,其体此旨。 

       同年4月,又把宣教使作为博士,分正、权、大、中、小的区别,而且 

  命各地的知事、参事亲自担任宣布大教之职,如果是由官员以外的人掌握宣 

  教职务,则根据他的人品任为参事或“属准席”。1871年8月,废神祇宫, 

  改设神祇省,以省的长官、神祇伯作大臣,并且断绝政治与佛教的关系,废 

  除敕愿所和敕修法会,把宫廷内部的佛像迁移到泉涌寺的恭明宫,停止御所、 

  门迹、院家、院室之号,还没收一切寺院领地;在1872年8月以后,又废除 

  了僧位、僧官,把普化宗、修验道这样的所属不明的宗派全部废除;此后, 

  僧侣只是一般的职业,命令他们称姓氏;解除官府关于食肉、带妻、蓄发的 

                             ① 

  禁令;废除关于女人结界 的制度,允许各地随便合并寺院,除总本山之处, 

  废除一切无施主、无住持的寺院,禁止僧尼托钵;1874年还曾禁止火葬。这 



① 大教,指宣扬皇统神圣、皇道至上的神道教。 

① 比睿山、高野山曾规定,禁止女人进入道场,为此所划定的界限则称之为“女人结界”。 


… Page 85…

  样一来,使各县任意毁坏寺院,到毫无忌惮的地步。 

       此时,原幕府寺社奉行所执掌的事务,仅由民部省的寺院寮来管理。但 

  大教的宣布并未收到显著的效果,曾打算编制教典,最后并没有成功。因此 

  在1872年3月,又废除神祇省而设置教部省,把祭典、礼典事务全部移交部 

  寮,而把关于宣教的事务,都移到教部省,同年4月,又颁布三条教则,使 

  国民知道其所归向。第一条为:应体会敬神爱国之旨;第二条为:应明天理 

  人道;第三条为:应奉戴皇上,遵守朝旨。并且设置14级教导职,担任宣布 

  之任。(8月,在七级以下各设置“试补”之职。)这14级是:一、大教正; 

  二、权大教正;三、中教正;四、权中教正;五、少教正;六、权少教正; 

  七、大讲义;八、权大讲义;九、中讲义;十、权中讲义;十一、少讲义; 

  十二、权少讲义;十三、训导;十四、权训导。 

                                                 ② 

       因为神道神社和佛教各宗从来就有氏子和檀教徒,都权宜地授以教导之 

  职;同年6月,在各宗设置“教导职管长”,使其统辖全宗;11月,又制定 

  一宗一管长制(包括天台、真言、净土、禅、真宗、日莲、时宗);1874年, 

  禁止非教导职的人担任寺院住持。1872年5月,佛教各宗上书政府,要求创 

  立神佛合并教院,教育学生,体念三条教则之旨,而且传授西方各国文化, 

  以培养合格的“教导职”人才,这个建议得到批准。首先在东京(原江户) 

  纪尾井町(纪州邸)创立大教院,以后又移到芝的增上寺(1873年被放火烧 

  毁)。此外,让各地按照大教院的样式设立中教院,各宗院一概作小教院。 

  1873年2月,教部省以训令向教导职管长颁布了“11个题目”,命令传达到 

  全国的教导人员,让大讲义以下、权少讲义以上,每月把其中一题的讲演录 

  上交教部省。这11个题目是:1。神德皇恩之说;2。人魂不死之说;3。天神造 

  化之说;4。显幽分界之说;5。爱国之说;6。神祭之说;7。镇魂之说;8。君臣 

                                                      ① 

  之说;9。父子之说;10。夫妇之说;11。大祓之说 。 

       在大教院,中教院所祀奉的,是天之御中主神、高皇产灵神、神皇产灵 

  神和皇祖天照大神这四神;佛教各宗只要不违反三条教则,允许宣讲互相混 

  合的教义,但因为担任教导职的人员原来不是局限于神佛二教教徒,所以 

  1873年2月,政府特别让地方推荐适合担任此职的人才。这样一来,比起设 

  置神祇宫、神祇省的时候,僧侣多少有了地位,往往既是僧侣,又兼任教部 

  省的属员,但作为佛教教义的本色,已经灭绝难见了。虽有“僧”之名,但 

  外貌一如俗人,或衣冠束带 (“神官”装束)于神前拍手,或身穿袈裟法衣 

  亲手供鸡鱼于神前,他们之间彼此以文明开化相会,但其异态奇观,转而使 

  有志者产生“难望恢复法教”之叹。 

       西本愿寺于1872年1月派遣门徒梅上泽融,岛地默雷、赤松连城等人到 

  欧洲。岛地默雷等到那里看到外国的宗教状况以后,对那里的宗教兴盛感到 

  惊奇,觉悟宗教对国家存在的重要意义,回国途中又游历了印度各地。回国 

  以后就兴致勃勃地大唱“神佛二教分离说”,屡次上书教部省,申诉他的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