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学评价丛书--东方文学简史-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分在伊朗高原上,四周为山脉所环绕,中间为高原地带,自古以来即为东
西方重要通道之一。伊朗是多民族国家。其主要民族是波斯人(又称伊朗人),


属欧罗巴人种南支,是雅利安人的一部分;使用波斯语(又称法尔斯语),
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据考证,古波斯人于公元前。。 2000年左右从中亚(一说
高加索)进入伊朗,其后逐渐吸收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成分。现在波
斯人约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伊朗意为“雅利安人之地”。除波斯人外,人
口较多的还有阿塞拜疆、库尔德等族。以波斯语为国语。中国人和欧洲人长
期以来一直以伊朗西南的波斯(今法尔斯省)为伊朗的全称。1935年波斯正
式定国名为伊朗。

属欧罗巴人种南支,是雅利安人的一部分;使用波斯语(又称法尔斯语),
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据考证,古波斯人于公元前。。 2000年左右从中亚(一说
高加索)进入伊朗,其后逐渐吸收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成分。现在波
斯人约占全国人口一半左右。伊朗意为“雅利安人之地”。除波斯人外,人
口较多的还有阿塞拜疆、库尔德等族。以波斯语为国语。中国人和欧洲人长
期以来一直以伊朗西南的波斯(今法尔斯省)为伊朗的全称。1935年波斯正
式定国名为伊朗。

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学

据最近的考古发掘,在伊朗西部距今约十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
人类遗址。伊朗旧石器时代于公元一万年前左右结束,开始步入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 6000年左右,伊朗居民学会栽培庄稼,饲养牲畜,并且能够制造光滑
石器和彩陶。公元前。。 4000年以后,逐渐学会制造铜器,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伊朗出现的最早国家是由埃兰人在公元前。。 2800年左右建立的。这个国家一度
颇为强盛,对外扩张,后于公元前。。 639年为亚述人所灭亡,公元前。。 9世纪以
后,米底人建立王国,并于公元前。。 6世纪初征服住在伊朗西南部的波斯人,
公元前。。 550年被居鲁士二世灭亡。其后,伊朗相继建立三个王朝,即阿契美
尼德王朝(公元前。。 550—公元前。。 330)、安息王朝(公元前。。 247—公元。。 224)
和萨珊王朝(224—651)。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代,伊朗古代文化和文学产
生并发展起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君主既重视武功,又重视文治。他们对子
女的教育包括骑马、射箭等军事训练内容,也有文学、历史、语言、天文、
历法、算术、音乐、棋艺、礼仪、讲演等文化课程,此外特别注重品行教育,
要求真诚、正直、勇敢、尊敬天神、忠于国王。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
伊朗西部通行的是古波斯语(用楔形文字书写),东部通行的是阿维斯塔语。

远古伊朗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其后宗教改革家琐罗亚
斯德对传统的自然崇拜和多神崇拜进行改造,创立琐罗亚斯德教,提倡神学
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编纂经典《阿维斯塔》。阿契美尼德王朝建
立后,特别是大流士一世执政后,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大力倡导琐罗亚斯
德教,并且组织人力编辑、整理和抄写《阿维斯塔》。事实上,《阿维斯塔》
不驻是琐罗亚斯德教的主要经典,而且也是伊朗最古老的诗文总集,具有重
要的文学价值。

相传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曾用金汁将《阿维斯塔》抄写在一万二千张牛
皮上,保存在王宫图书馆里。亚历山大东征伊朗时,这部书被毁灭。萨珊王
朝时期重新编定《阿维斯塔》,共。。 21卷,三十四万五千七百字。7世纪后这
部重编的书也大量散失,目前仅存八万三千字。“阿维斯塔”是知识、谕令
或经典的意思。据《阿维斯塔》说,原始时代有善和恶两种神灵存在,善神
阿胡拉·马兹达是光明、生命、创造、善行、美德的代表,恶神阿赫里曼则
是黑暗、死亡、破坏、恶行、罪过的化身,两者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斗争,
前者终于战胜了后者。在善的王国中,阿胡拉·马兹达是最高的、唯一的主
神,是宇宙的创造者、人类的施恩者、末日的审判者和报应的裁判者。

由于安息王朝是在希腊人长期统治(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之后
建立起来的,由于安息王朝最初几任国王都是亲希腊派,追求希腊方式享受,


使用希腊语言文字,欣赏希腊戏剧,推崇希腊风习,所以一般说来,这个王
朝虽然历时四百余年,但在文化和文学方面伊朗色彩并不浓厚,建树不多,
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文学典籍很少,只有几种用当时通行的巴列维语(北巴列
维语)写成的铭文和地契文书之类,谈不上有什么文学价值。

使用希腊语言文字,欣赏希腊戏剧,推崇希腊风习,所以一般说来,这个王
朝虽然历时四百余年,但在文化和文学方面伊朗色彩并不浓厚,建树不多,
流传下来的文化和文学典籍很少,只有几种用当时通行的巴列维语(北巴列
维语)写成的铭文和地契文书之类,谈不上有什么文学价值。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萨珊王朝文献,包括科学、宗教、历史、文学(散
文、故事、诗歌)等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阿维斯塔》等六种。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文学作品虽已散佚,但从其他文献记载中可以证实它们确实存在
过;或者本身失传,但还有其他文字的译本。这类作品有《缅怀扎里尔》(英
雄叙事诗)等五种。

《缅怀扎里尔》(公元 
5世纪—6世纪)是萨珊王朝的著名叙事诗。这
部长诗描写伊朗和其邻国突郎之间爆发的一场大战,讴歌了伊朗军队统帅扎
里尔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动人事迹。扎里尔是传说中的凯扬王朝的第一任
国王古什塔斯帕的弟弟。由于古什塔斯帕皈依琐罗亚斯德教,并且大力倡导
琐罗亚斯德国教,引起突朗国王阿尔贾斯布的强烈不满,决定发兵征讨,因
而引发了这场既有国家矛盾,又有宗教冲突的战争。就扎里尔而言,这是一
场捍卫国家独立、保卫宗教信仰的战争,是一场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在这
部长诗里,作者一方面热情地颂扬了以扎里尔及其幼子巴斯塔瓦尔为核心的
伊朗军队全体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的无畏精神,另一方面也无情地鞭
挞了突朗国王阿尔贾斯布及其将领维德拉弗什利用阴谋诡计战胜对手的可耻
行径,自始至终充满了爱国感情。其中描绘战争动员、军队出征的场面写得
威武雄壮,气势磅礴——“战鼓声响,军号嘹亮,人如潮涌来自四面八方。
大象队、骆驼队和战车队,队队行列整齐而雄壮”;描绘扎里尔冲向战场、
奋勇杀敌的场面写得简洁干净,痛快淋漓——“骁勇的统帅扎里尔,飞身上
马冲向战场,犹如一团熊熊的烈火,借助风势燃着芦苇塘”;描绘巴斯塔瓦
尔战场哭父、替父报仇的场面写得感情充沛,动人心魄——“巴斯塔瓦尔快
马加鞭,冲到两军交战的阵前,当他发现战死的父亲,不禁心如刀绞泪流满
面。。”

综上所述,可见伊朗古代文学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
平,在世界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由于改朝换代和外族入侵等
原因,大部分材料业已丧失;但仅就目前保存下来的材料而言,其成绩仍然
相当可观,尤其是《阿维斯塔》和《缅怀扎里尔》等更应视为不可多得的古
代文学珍品。


光辉灿烂的中古文学

光辉灿烂的中古文学

从。。 7世纪中叶起至。。 9世纪初叶止,伊朗处在阿拉伯帝国的直接统治下,
前期为倭马亚王朝(661—750),后期为阿拔斯王朝(750—1258)。在倭马
亚王朝时代,伊朗人在上层社会没有什么地位;到了阿拔斯王朝时代,情况
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因为,阿布·穆斯利姆所领导的农民起义成为推翻
倭马亚王朝的重要动力。在阿拔斯王朝中,伊朗人的势力显著增加,巴尔马
克家族三代人相继成为重臣,握有很大实权。这个时期伊朗的封建化过程继
续进行,生产和经济也有所发展;但由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
所以武装起义连续不断,大大地动摇了阿拉伯帝国对伊朗的统治。

这个时期伊朗文坛较为冷落,没有产生引人注目的传世之作。比较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伊朗诗人或者具有伊朗血统的诗人,在舒毕思潮的鼓舞
下,用阿拉伯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