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学评价丛书--东方文学简史-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0余首。

焕然一新的现代文学

1910年,朝鲜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沦为殖民地社会。日本殖民者和朝
鲜统治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残酷压迫和剥削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忍无可
忍,于 
1919年 
3月 
1日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三一”民族独立运动,掀起了波
及全国的反帝革命浪潮。20年代以后,朝鲜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共产党
人的领导下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并从 
30年代初起展开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
斗争,终于在 
1945年赢得了抗日民族解放斗争的彻底胜利。

在这种大动荡、大分化的社会背景下,朝鲜现代文坛也充满了矛盾和斗
争。在资产阶级文学阵营,有些作家公开宣传为艺术而艺术,倡导唯美主义
和颓废主义,反对文学与政治发生联系,反对文学为民族独立斗争服务,反
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他们的作品片面强调雕琢词藻,充满没落幻灭情调。
属于这个行列的作家有李光洙、崔南善、金东仁、廉相涉等。另有一些进步
的资产阶级作家则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如小说家罗稻香(1902——1927)
在短篇小说《哑巴三龙》里,描写一个哑巴奴仆,由于饱受欺凌,不得不铤
而走险,放火烧毁地主庄园的故事。又如诗人金素月(1903——1934)则在
《招魂》、《我们盼望能有耕耘的土地》、《金达莱花》和《在田畦上》等
名篇中,抒发了对祖国和乡土的热爱,歌唱了劳动的欢乐,表现了农民的纯
朴性格。“那破碎了的名字啊!那飘散在苍空中的名字!那呼唤不应的名字
啊!那喊得我要气绝的名字!”——这是《招魂》开篇第一节,诗人招的是
祖国之魂和民族之魂,心情沉重,感情炽热,颇有动人肺腑的力量。

在无产阶级文学阵营,作家们显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20年代初,随
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工农运动的开展,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应运而生。1923
年组成了“焰群社”,1924年又出现了“帕斯求拉”(这个名称是由参加者
姓氏字母拼成的),此外还有崔曙海、赵明熙和李箕永等人,虽不属于这两
个组织,但在思想倾向上和这两个组织大体相同。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描写工
农群众和下层人民的生活,不仅表现他们的苦难遭遇,而且讴歌他们的反抗


行为,展示他们的美好理想。因为他们的创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倾向,所
以被称为“新倾向派”。崔曙海(1901——1932)是新倾向派的代表作家之
一。他青年时代曾因生活困难来到我国东北寻找出路,其后重新回到朝鲜从
事文学创作,写有《出走记》、《饥俄与杀戮》和《朴石之死》等小说。在
《出走记》里,作者描述了主人公朴君的曲折道路和奋斗过程。朴君本来是
对生活满怀希望的,但严酷的现实让他碰了钉子,他终于懂得只有反抗才有
出路,于是毅然走出家庭,踏上战斗之路。

行为,展示他们的美好理想。因为他们的创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倾向,所
以被称为“新倾向派”。崔曙海(1901——1932)是新倾向派的代表作家之
一。他青年时代曾因生活困难来到我国东北寻找出路,其后重新回到朝鲜从
事文学创作,写有《出走记》、《饥俄与杀戮》和《朴石之死》等小说。在
《出走记》里,作者描述了主人公朴君的曲折道路和奋斗过程。朴君本来是
对生活满怀希望的,但严酷的现实让他碰了钉子,他终于懂得只有反抗才有
出路,于是毅然走出家庭,踏上战斗之路。

进入。。 30年代以后,无产阶级文学在前进过程中又遇到了新问题,但同
时也打开了新局面。一方面,为了适应发动侵华战争的需要,日本殖民当局
加紧镇压朝鲜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文学运动,许多作家被捕入狱,卡普于
1935年被迫解散。另一方面,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翻开了朝鲜民族解放运动
的新篇章,既推动了朝鲜国内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又促进了抗日根据地革
命文学的诞生和繁荣。属于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有李箕永的小说《故乡》、
姜敬爱的小说《人间问题》、韩雪野的小说《黄昏》、革命戏剧《卖花姑娘》
和《血海》等。李箕永和韩雪野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

李箕永(1895——1984)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饱尝贫困、失学和亡
国的痛苦,一度四处流浪,当过矿工和苦力。1922年前往日本留学,一面做
工,一面学习。在东京,他首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阅读了不少外
国进步文学作品,尤其深受高尔基创作的影响。 1923年回国后,着手从
事创作活动。起初发表的几个短篇小说(如《哥哥的秘密信》、《贫穷的人
们》、《民村》和《童养媳》等)虽然着重揭发黑暗现实,但已带有革命色
彩,具有新倾向派特色。从。。 1925年起,他积极参与创建和改组卡普的工作,
发表过《在高尔基开拓的道路上》等评论捍卫卡普精神,并在《元甫》和《造
纸厂村》等小说中体现了这种精神。到了30年代,他的创作趋向成熟。尽
管处在白色恐怖之下,环境相当恶劣,条件十分艰苦,曾经两度被捕入狱,
他仍孜孜不倦地笔耕,相继出版《鼠火》、《故乡》、《人间课堂》和《春》
等中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故乡》(1933)是李箕永的代表作品,也是朝鲜社会主义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朝鲜一个偏僻的村庄——元德


村。这里的农民受到政府、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就连丰收之年也不
免挨饿受冻,更不用说荒年歉收了。这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金喜
俊回到故乡,与贫苦农民打成一片,用革命道理启发他们,领导他们进行抗
租斗争,并使这个斗争与附近丝厂工人罢工斗争结合起来,终于取得了胜利。
主人公金喜俊是作者在。。 20年代刻画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如《元甫》中的石
峰、《造纸厂村》中的黄云)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是一个成功的革命知识
分子形象。虽然他还不能说是真正成熟的共产主义者,但他的确具有鲜明的
革命倾向,尤其是在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一点上,超出了当时一般进步知识
分子的思想水准。

村。这里的农民受到政府、地主和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就连丰收之年也不
免挨饿受冻,更不用说荒年歉收了。这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金喜
俊回到故乡,与贫苦农民打成一片,用革命道理启发他们,领导他们进行抗
租斗争,并使这个斗争与附近丝厂工人罢工斗争结合起来,终于取得了胜利。
主人公金喜俊是作者在。。 20年代刻画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如《元甫》中的石
峰、《造纸厂村》中的黄云)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是一个成功的革命知识
分子形象。虽然他还不能说是真正成熟的共产主义者,但他的确具有鲜明的
革命倾向,尤其是在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一点上,超出了当时一般进步知识
分子的思想水准。

韩雪野(1900——)生于没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曾因参加“三一”运
动被捕入狱。1919年来我国北京留学,1921年又赴日本东京深造,研究文学,
同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4年回国后,参与创建和改组卡普工作,
并且根据卡普新纲领的精神创作了两篇短篇小说——《过渡期》( 1929)和
《摔跤》(1929),描述农民的痛苦、流浪和反抗,被视为卡普在20年代的
重要收获。1934年,他与其他许多卡普作家一起被捕;出狱以后,依然毫不
气馁,陆续出版了《黄昏》(1936)、《青春期》(1937)、《草香》(1938)
和《塔》(1941)等长篇小说,取得了重大成就。

长篇小说《黄昏》是韩雪野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的故事围绕一个纺织
厂工人反对资本家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展开。所谓“产业合理化”,就
是资本家为了对付。。 20年代末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千方百计把负担
转嫁给工人的一种手段。这个工厂的安经理便是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的
代表人物,他使用阴谋诡计欺骗工人群众,分化工人队伍,不过最后终于不
免失败,面对濒临死亡的黄昏世界。与之对立的形象是主人公俊植,他胸怀
坦荡,不谋私利,既善于团结各式各样的工人,又敢于与狡猾奸诈的资本家
斗争,引导工人运动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韩雪野自。。 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