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学评价丛书--东方文学简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模、罗马、玛格拉伯、沙赫(位于欧洲中部)和苏格拉伯(位于土耳其、


保加利亚)等七个国家的七位公主,为她们每人建造一座宫殿,每个宫殿代
表一个星球,分别涂以黑、黄、绿、红、蓝、紫、白等七种颜色。巴赫拉姆
在一周之内,每天前往一座宫殿,会见一位公主,听公主讲一个故事。

保加利亚)等七个国家的七位公主,为她们每人建造一座宫殿,每个宫殿代
表一个星球,分别涂以黑、黄、绿、红、蓝、紫、白等七种颜色。巴赫拉姆
在一周之内,每天前往一座宫殿,会见一位公主,听公主讲一个故事。

花拉子模王国于。。 12世纪末占领伊朗东北部,13世纪初统治伊朗全境。
但花拉子模的统治未能维持多久,1219年蒙古军队在成吉思汗率领下大举西
征,相继征服花拉子模和中亚其他国家,将伊朗划入其势力范围之内。在成
吉思汗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继续西征, 1258年占领巴格达,推翻阿拔斯
王朝,并于同年建立了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帝国(伊儿汗意为各民族的统
治者)。蒙古人起初是以掠夺者的身份来到伊朗的,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
不为,伊朗文化惨遭破坏,文物典籍被抢劫一空,寺院学校被捣毁殆尽;但
当他们站稳脚跟成为当地的统治者以后,也就逐渐接受水平较高的伊朗文
化,信仰伊斯兰教,并且开始任用伊朗人为行政官吏,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在合赞汗(1295—1304当政)和完者都(1304—1316当政)执政时期,伊儿
汗帝国采取了奖励农耕、制定法律、设立学校、修建寺院等一系列措施,从
而使伊朗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不过好景不长,在完者都之
后,伊儿汗帝国的统一局面便难以维持了。由于各地的军事割据和人民起义,
先后有穆扎法尔国(1313—1393,统辖法尔斯、克尔曼、库尔德斯坦等地)、
沙尔别达尔国(1337—1381,统辖霍拉桑)等宣布独立,使伊儿将帝国陷入
四分五裂状态。其后不久,另有一支突厥军队在帖木儿率领下杀入伊朗,1380—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然后继续向东向南侵略,使伊朗人民又经历了一次
浩劫。帖木儿死后,伊朗再度遭到分割,东部仍由帖木儿王朝管辖,中部和
西部则在王土曼人的黑羊王朝统治之下。1467年以后,另一个土库曼人所建
立的王朝——白羊王朝又战胜帖木儿王朝和黑羊王朝,将伊朗的许多地方置
于它的统辖范围之内,直到。。 1502年该王朝灭亡为止。

从。。 12世纪末到 16世纪初的 300余年,伊朗长期处在异族统治下,
屡次遭到战火洗劫,多次形成分裂局面,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人民生活艰难
困苦。在这种复杂、多变、严酷、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伊朗文学只能在挣扎
中向前进,在摸索中求发展。在这个时期,苏菲派诗歌继续有所发展,训诫
诗达到成熟地步,抒情诗处于巅峰状态。这时的著名诗人有莫拉维(1209—
1273)、萨迪(1208—1292)、阿密尔·霍斯陆(1253—1325)、哈珠·克
尔曼尼(1317—1380)、欧贝德·扎康尼(?—1369)、哈菲兹(1327—1390)
和贾米(1414—1492)等,其中以莫拉维、萨迪和哈菲兹的成就最高。

莫拉维(又译鲁米)是苏菲派最著名的诗人,苏菲派叙事诗之集大成者,
全名为莫拉纳·贾拉勒丁·穆罕默德·莫拉维。他生于巴尔赫(今阿富汗境


内),后因蒙古军队入侵,随父亲迁居小亚细亚的小亚科尼亚城(今土耳其
境内),并成为当地的苏菲派领袖。莫拉维的主要作品有一部抒情诗集(《沙
姆斯丁·大不里士集》)和六卷叙事诗,后者被苏菲派评为“知识之海”,
诗人自己则将其比作芦笛——“请听,这芦笛的倾诉,它倾诉离别的烦恼与
痛楚。人们把我从芦苇塘割断,对着我的笛孔倾吐他们的幽怨。那被离愁别
恨撕碎的心胸,对我倾诉焦灼的凄苦之情。”这些叙事诗的篇幅有长有短,
其故事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是诗人自己创造。他的叙事诗一般都具有生动的
故事、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因而流传很广;但其中所含的神秘思想,
却很难为普通读者所领会。

内),后因蒙古军队入侵,随父亲迁居小亚细亚的小亚科尼亚城(今土耳其
境内),并成为当地的苏菲派领袖。莫拉维的主要作品有一部抒情诗集(《沙
姆斯丁·大不里士集》)和六卷叙事诗,后者被苏菲派评为“知识之海”,
诗人自己则将其比作芦笛——“请听,这芦笛的倾诉,它倾诉离别的烦恼与
痛楚。人们把我从芦苇塘割断,对着我的笛孔倾吐他们的幽怨。那被离愁别
恨撕碎的心胸,对我倾诉焦灼的凄苦之情。”这些叙事诗的篇幅有长有短,
其故事或来自民间传说,或是诗人自己创造。他的叙事诗一般都具有生动的
故事、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比喻,因而流传很广;但其中所含的神秘思想,
却很难为普通读者所领会。
于 
1209年诞生在伊朗西南名城设拉子,萨迪是笔名,他的全
名是谢赫·穆斯列赫丁·阿卜杜拉·萨迪·设拉子依。他出生在一个下层宗
教人士家庭里,幼年是在贫困和孤苦的环境中度过的。由于父母早亡,他只
好寄人篱下。早年在设拉子求学,后来转到巴格达的最高学府内扎米耶学院
深造。他不但精通波斯语,而且精通阿拉伯语,大约在 
30岁左右,他结束了
自己的学业,过起长期的流浪生活,成了伊斯兰教的游方者。他的足迹遍及
亚非两大洲的广大地区。萨迪在国外侨居了 
30余年,直到 
1257年才回到伊
朗,定居在他的故乡设拉子。他的晚年生活似乎比较平静,没有发生什么重
大事件。1291年,他在设拉子去世。他的坟墓保存至今,成为当地重要古迹。

萨迪认为,一个人应当经历两段生活。第一阶段进行探索,自然会犯一
些错误,同时也就积累一定经验。第二阶段则根据这些经历,总结出若干收
获和教训。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前半生走过许多地方,接触了各种各样
的人,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他的创作便是这些生活经验的艺术结晶,所
以内容极其充实。他的创作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无所畏惧的。他曾说过:

萨迪呵,你应直言不讳无所畏惧,

手执利剑应该向前夺取胜利。

不要收人贿赂也无需取悦于人,

要做到心口如一直言不隐。

人有贪心就不能道真理,

摆脱私欲就能做到心口如一。

他的作品很多,不过有些已经散失。保存下来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
分:《果园》、《蔷薇园》、其他诗歌。《果园》和《蔷薇园》是他的主要
作品,其他诗歌则包括颂诗和抒情诗等在内,其中以抒情诗成就最高。《果
园》分为 
10章,《蔷薇园》分为 
8章。前者全部采用诗歌形式,着重表现诗
人的理想世界;后者采用散文和诗歌交织文体,着重描绘现实社会的图画;
而两者的基本思想又是一致的,即同情和热爱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谴责和
批判压迫和剥削人民大众的帝王、官吏和富人。他的语言十分朴实、自然,
但又极其简练、深刻。他的诗歌具有训诫性质,但并非干巴巴的说教,而是
采用既形象又生动的方式,易于为人接受。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用美丽
词彩的长线串着箴言的明珠,我用欢笑的蜜糖调着忠言的苦药,免得枯燥无
味,使人错过了从中获益的机会。”如《蔷薇园》采用散文和韵文交织的形
式,诗人往往先用散文描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刻画一些栩栩如生的形象,
然后再以寓意深刻的短诗作为结束。故事的内容是具体的、形象的,短诗则
进而加以概括,从而做到了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统一,显得既生动又深刻。故


事和短诗互相配合,可以说故事是为了细腻入微地说明短诗的,也可以说短
诗是为了简明扼要地注解故事的。例如,第 
7卷第 
13节的故事说,有一个人
眼睛害病,不去找医生,却去找兽医,上了治疗牲口眼病的药,结果眼睛瞎
掉了。他去告状,法官认为他不能得到赔偿。“因为,”法官说,“这个人
如果不是驴子,决不会去找兽医。”这故事的教训是:谁如果把一件重任委
托给毫无经验的人,定会吃亏,而且还会被聪明人把他看作比畜牲不如。又
题诗一首:

那人若是聪明谨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