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折花-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须丢脑袋的婆娘,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
  等待的时间如空气凝滞一般,朱祈良不耐地用手敲着桌面,“叩、叩、叩……”
  刺客首领被这一阵噪音扰得心烦,兼之被人制住,满是身不由己的无奈,他火大地瞪了皇帝一眼。
  护卫们立时用棍抵住刺客的背,朱祈良注意到了,正欲喝斥刺客的大胆,门却在此时“咿呀”一声打开。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声音转向,看着踏进门的佣人,朱祈良脸上绽出光彩,护卫们放松了力道,刺客们也忘了凶狠,全员屏气凝神,先前一触即发的气氛转眼烟消云散。
  这就是宁妃!没有色艳桃李,没有浓妆华服,她芙蓉似的脸蛋儿浅笑盈盈,媚眼含波,高雅却不冶艳,仪态端庄,身上是素雅的月白绣花短祆,头发梳成简单的挑心髻,插着木簪,清新淡然的气质丝毫不像后官嫔妃该有的模样。
  “臣妾见过皇上。”出门在外一切从简,她朝朱祈良微微一福,依在他身旁坐下,眼光投向堂下的刺客,不惧不怕,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爱妃,你帮朕问问这群刺客,是谁派他们来行刺的。”习惯性地将手一摊,朱祈良严厉的表情微微缓和,好像把事情丢给她就没事了一般。
  宁妃颔首,环视脚下跪着的众人,用她那悠然悦耳的嗓音安抚似地开口,“你便是他们的领袖吧?”她一眼便镇定中央那名虎背熊腰的大汉,只因他的气势便是比旁人强了几分。
  “哼!”贯彻始终的回答。
  “既然你不想说,那就由我来说。”宁妃语调平稳、神色自若,像在话家常一样,“皇上此次微服出巡,知道的人并不多,甚至连地方知府都不知皇上驾临,因此不可能是由民间人士策反……我猜主使你们的人身分、地位必定不低,最有可能是皇室中人。”
  她仔细观察刺客首领的神情,发现他背脊不自然的僵了下,轻轻一笑,继续说道:“加上这次出巡的路线极度保密,在我们住入别苑的第一日,你们便杀了进来,还如此有组织、有系统,看来必定经过长期谋画。因此,只要从知晓皇上行踪的人身上下功夫,总会有蛛丝马迹。”
  刺客首领只是脸色难看,其余的刺客大都已面色苍白、面露惊恐。
  “其实你们不必嘴硬,皇上若真要查,没有什么查不出来的,只不过多拖延一段时间罢了!”她谢过皇上赐给她的清茶,轻吸一口,“而你们,帮主使者拼命遮掩,有什么好处?弑君之罪不同一般,如今你们没有得手,罪已诛连九族;若你们得手了,主使者必也将你们灭口,愈少人知道愈是保障。要是你们供出那人将功折罪,皇上仁慈,说不准还能留你们其他族人的性命呢!”
  她的话似乎起了些效用,刺客们开始用眼光交换意见,态度已有软化。
  “爱妃说的话就是朕要说的。”朱祈良也适时补上一句,投给宁妃一个赞赏的目光。
  双手握拳,庞大的身躯倏然紧绷,刺客首领像是豁出去了,突然扬起头来,却是直视宁妃。
  “主使者是……七王爷朱翊。”
  
  七王爷……朱翊?
  在别苑里已过数天,容华——也就是宁妃,坐在苑里徊澜楼的房内,蹙起娥眉望着窗外斜阳映照的迷离景致。
  她知道护卫们现在人心惶惶,深怕又有刺客入侵,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巡逻,皇上身边更是高手聚集,就怕他出了什么差错。但她只暗中要地方知府在别苑内外布游兵马,央求皇上压下遭刺的消息,停留在此为的是想瞧瞧皇宫内是否有任何蠢动的迹象。
  她求,皇上便答应了,他一向信任她,无论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实上,她对刺客的供词仍有疑虑。朱翊是皇上的胞弟,受先王封为晋王,因排行第七,皇族人习惯称他七王爷。她入官后从没见过他,只听闻他行事极低调,虽说皇上微服出官时,为了安全起见曾预先知会他,要他在皇上入晋境时加强注意,但如今才走到太行山边,还未入晋便遇到行刺,七王爷确实有很大嫌疑。
  可是,她直觉这事有些古怪。
  没有人会蠢到在自己家门口杀人。
  “叩叩!”一阵敲门声传来,跟着一个尖细微小的嗓音响起——
  “宁妃娘娘?”是王公公。
  “进来。”容华的随身女侍珊儿在大火那一夜慌张离去后,便再也没有回来,因此没有人通传。她藏起了脸上的忧虑,不露出一丝疲态。
  王公公推门进来,仔细地掩上门扉,小心谨慎过了头。
  “什么事?”她毫不放松地盯着他。皇上的内传通常不刻意和嫔妃交好,以正官纪,而她却是唯一的例外。
  “禀娘娘,皇上前些天下旨要七王爷立即由太原赶来别苑,看来是想明算帐了。奴才好不容易观个空赶紧过来给您报信。”他的表情几乎称得上是逢迎了。
  “约莫什么时候会到?”皇上竟又如此冲动?容华暗叹口气,先皇的沉稳可是一丝也未传到皇帝身上,做事往往任性而为,瞻前不顾后。
  “快马加鞭的话,这两天应该就会到。”
  “我知道了。”容华低头沉思,已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件事。“王公公,七王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娘娘几年前入宫时,现在的皇上已经登基,所以有所不知。在先皇尚未立储前,七皇子朱翊文武兼备、见识高远,是最被看好的太子人选,可是后来不知为何,先皇遗诏改立现在的皇上,七皇子仅封为晋王。”
  “因此他可能心有不甘?”容华推测。
  “奴才以为皇上登基后,七王爷便马上离开皇宫至封地,数年间从未回官,虽然屡次战功彪炳、军容壮盛,却从未听过他恃功而骄或拥兵自重,没有谋朝篡位之象。只是想不到七王爷竟买凶弑君,或许是一时糊涂。”
  “七王爷是怎样的人?”
  “过去还是皇子时,七王爷意态飞扬却沉稳自持,处事深谋远虑,在政事上颇得先皇器重,后来到晋境后,行事转为低调隐晦,锋芒尽致。”
  是怕武功太盛,盖过皇上的功绩吗?还是韬光养晦,想来个十年生聚,一朝再起?容华对七王爷的好奇心愈来愈重了。
  “好了,你下去吧。今天的谈话我会保密,我还要留着你的头做事呢!”她需要自个儿好好想一想。
  “娘娘……”王公公欲言又止。
  容华淡淡看了他一眼,一向都是别人讨好他,宫里的嫔妃是求皇上一夜临幸;文武大臣们为的是探查上意。而他会对她另眼相待的原因,她也明白,一方面因为她受宠,另一方面……
  “对了,我在宫里收着只白玉古镯用不上,回去就赏给你吧!”她也很识相。
  “谢娘娘。”
  
  隔日一早,容华端着一盅甜品,来到朱祈良身前。
  “皇上,您最近心里烦,整日坐立不安,臣妾熬了碗冰糖燕窝给您。”莲步轻移至他身边,容华知道他不会自个儿动手,便掀开盅盖,舀起一口至他嘴边。
  朱祈良看了她一眼,犹豫一会儿才张口喝下,而后便心浮气躁地摇摇头,习惯性地向她抱怨,“朕一点胃口也没有。一想到七皇弟居然买凶杀朕,朕便感到一阵心寒,朕登基之前,众皇子间已是感情疏离,只有七皇弟与朕还有话说,如今兄弟相残,更是可悲,前些日子朕已下旨要他立刻来,非问个清楚不可!”
  “皇上,这件事不一定是七王爷做的。”容华心平气和一笑,希望把这种情绪也感染给他。
  “你怎么知道?”朱祈良疑惑地看着她,“可是那些刺客不是说……”
  “若是嫁祸呢?皇上应该不会轻信歹徒的话吧?”
  她先把朱祈良捧得高高的,再把自己先前的疑虑说出来,好像思虑周密的都是他。
  然后她又举出另一个可能性,“当然,七王爷也可能是主谋,不过臣妾以为,七王爷镇守太原,军功显赫,对宫里位高权重的大臣还有诸王有制衡之效,若其因他人诬陷被皇上治罪,鹬蚌相争,官里一些野心者可能借此得利,而且边防空虚,倒便宜了那些外族,更少了一份顾忌。”
  “听你这么一说,朕也开始觉得皇弟可能是被诬陷的。”朱祈良摸摸下巴深思。
  “皇上英明,一定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诬陷?是预谋?既然七王爷就要来了,那就问个清楚也无妨。”春风拂面般的笑,她又舀起一匙冰糖燕窝,她知道他有心情吃了。
  终于消去了朱祈良的成见,否则依他的性子,那朱翊一到,八成先被痛骂一顿,然后二话不说打入天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