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河怒涛滚滚,从北向南流经秦晋大峡谷,分割开山西与陕西,然后南流再向东拐去,一直东流穿越中原入海,整个过程呈L形。在黄河大拐弯处的风陵渡,众人泛过黄河,重耳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祖国山西之地。十九年的漂泊结束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碾子是碾子,缸还是缸,麻油灯啊——哈哈还是滋滋地响,照得还是那么大的亮儿。久违了,阔别的故乡,久违了,故乡的人民。重耳深情地望着深厚宽广的故乡土地,由衷地吐出一句名言:“哈!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晋文践土七 
  即位不久,板凳还没坐热乎的晋怀公(原太子圉)看见胡汉三真又回来了,只好硬着头皮派兵阻击。晋国国内,愿意给重耳当内应的人甚众;愿意给晋怀公卖命的,却没有。晋怀公扒拉了半天,只好让老爸晋惠公留下来的宿臣“吕饴甥、郤芮”领兵阻击,跑到山西西南的临猗地区驻扎。这俩小子搞肃反工作是大拿,打仗却比较蔫,按兵不动,坐在城楼观风景,心里打着小算盘。秦国使者跑来劝降,向他俩陈述利害。俩家伙一想,老国君已经死了,新的还太新,重耳的名声在国际上又炒作得这么响,还是识时务吧,于是宣布投降。重耳入临猗地区。
  重耳进一步推进到闻喜地区,拜祭了这里的先祖庙,正式即位为晋文公。晋文公的“文”字有好几种意思:一、经天纬地,二、道德博闻,三、勤学好问,四、慈惠爱民,五、愍民惠礼,六、赐民爵位。总之,“文”是个好字,汉文帝,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曾文正公(国藩),都是这个“文”字。当然曾国藩又叫“曾剃头”。
  晋文公所登基的闻喜也是好地方,有两样宝贝,一是闻喜煮饼,跟平遥牛肉、洪洞羊杂烩齐名(我都没吃过),二是出产宰相。闻喜有我国的宰相专业户——裴氏,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刺史211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公主20人——真是车载斗量啊。其中最知名的是裴度(派李塑雪夜入蔡州捉吴元济的那个),还有裴行俭、裴济、裴德裕、裴矩、裴世清、裴光庭、裴绣、裴松子、裴頠等等,都是名流。俗话说:“山西出相,山东出将”,就是这个意思。山西的晋国人脑皮层多多,表现在打仗时爱使诈某,从前晋献公的假虞灭虢啊,未来的城濮之战、崤之战啊,无处不使奸,所以出相。山东是东夷之地,齐国姜子牙保留了东夷尚武精神,所以出将。
  随着吕、郤二人投降,晋怀公大势已去。这个年纪轻轻,一直被浓郁的苦闷笼罩着的不幸生在君主家的人,从前在秦国当人质,现在当丧家之犬,匆匆逃离都城,扎进山西临汾的“青纱帐”里打游击,继续对抗重耳。没打多会儿,终于在一个寒意料峭的初春解脱了,斗败而死了。
  晋文公进了绛城,直开进内城(宫城),拜了祖庙、社庙,入主宫寝,素夕所愿,一朝获申,开始营建新的生活:忙着给房子换新席子,叫厨子给他做炸天鹅、烤鹿尾和蒸骆驼峰吃。正高兴呢,寺人披求见。晋文公妈呀一声就要逃,刚要上墙,一想不对,喔已经是这屋子的主人了,干吗要跑,跑也应该是寺人披跑:“寺人披,当年你到蒲城追杀我,斩断了我的衣袖,差点抓死我,现在我还留着这衣服呢。后来我在翟国避难,你又来刺杀我。惠公命你三天动身,你假积极,一天就来了,你催死啊你!你今天还有脸来?”
  寺人披咤咤乱响,阴风一片,答说:“我是刀锯之余人(阉人),只知道忠于主子,不知道谁是重耳。我到蒲城抓重耳,是奉晋献公之命;到翟国抓重耳,是晋惠公所差。我只知有君,不知有你,除君之恶,唯命是从。所谓桀犬吠舜,吠非其主。难道您取得君位以后,就不需要再追杀仇敌吗?管仲射齐桓公带钩,桓公不记一箭之仇而重用管仲,建立霸业。我斩断了您的袖子,恐怕还没有射钩厉害呢吧。”
  晋文公听了,比较惭愧,只好仗了胆子,一边哆嗦着一边请寺人披进来说话。寺人披一声呼啸,进了大堂,因时度势,分析时务,合盘托出一个谋杀计划。原来,吕饴甥、郤芮二人虽然迫于秦国兵力而投降了,但俩人曾经逼死过大夫里克,又杀了丕郑父、七舆大夫等申生党人,狐偃的爹的死也与他俩有关,如果去偿命的话,真是死一百次都有了。俩人越想越害怕,干脆狗急跳墙,阴谋叛乱,密请大内高手“寺人披”助战,恐怖暗杀重耳。
  晋文公重耳大吃一惊,好在有寺人披提前报信,但如今城内吕、郤二人党羽众多,还是跑为上策。重耳又是老办法,一人不带,一个招呼不打,微服逃跑,一口气儿奔出绛城,跑到西边四百里外的秦国。——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分封制下,卿大夫家族得到封邑,把封地上的兵车、战甲、军士与粮食都统归自己占有,他的力量就强大了。极端的情况下,实力强大的卿大夫家族,私人军队能占到全国军队的三分之一,所以他经常能把国君打跑了,甚至弑君。晋文公就是这样的:吕、郤两大家族在晋国发展了很多年,树大根深,封地广,私甲众,把初来咋到的晋文公给吓坏了,好在晋文公有外国人撑腰,可以跑去秦国。
  所以我们知道,春秋时代的诸侯国君都特别看重结好外国势力(既然国内君权不够强化,那就到外边拉赞助),比如齐桓公临死把儿子托付给宋襄公,卫惠公失国时寻求大舅齐襄公的支持,晋惠公、晋文公继位前寻求老秦支持,能给各国提供最多支持的国家,也就成了霸主。所以,在春秋时代,诸侯间的外交关系非常重要,每国都要到外面找朋友,闭门锁国是不可以的。所以你看他们经常结盟,执着牛耳朵歃血,平时还要互相嫁闺女,还要派儿子为互相为质。这都是在国际上拉赞助的办法。等战国以后,通过遏制分封,君权强大起来,才不太需要求外人,歃血这种事才少起来。到了君权极端强化的天朝“我大清”,那则连眼角都不去夹外国人了。
  晋文公逃跑到秦国避难的时候,国内卿大夫家族的变乱如期而至,吕饴甥、郤芮带着家族武装开始动手,闹了起来。远处的狐偃家里,狐偃这天晚上正在洗脚,忙着搓脚上的泥,忽听说宫中着火,有恐怖份子驾着两辆劫持来的战车,自我烧着了,一前一后撞击宫城中最高点——重耳的办公室。重耳的东西大殿都给撞出了窟窿,摇摇欲坠,烟尘四起。参谋部五角大楼也开始冒烟。狐偃赶紧端起洗脚盆冲出去救火。第三辆着了火的战车也冲过来了,狐偃一盆洗脚水向它扑过去,然后扭头撒丫子往回跑——喊自己的私人家族部队。
  此时东西大殿轰隆隆全倒了,里面闷死好几百口子,参谋部的人抱头鼠窜,警报长鸣,宫廷卫队被打得焦头烂额。吕、郤二人举着宝剑四处寻杀重耳,宫里火光四射,甲戈纷飞。吕、郤寻不见重耳,却见赵衰、狐偃、魏仇一伙人带着亲兵冲来,只得喊道:“撤!”
  秦穆公听说晋国遭受恐怖份子袭击,立刻发表谴责演说,然后出兵干预,诱杀了恐怖分子吕饴甥、郤芮。有一个强的外援,就是好啊,可以打压国内的敌对反叛势力啊。敌对反叛份子吕、郤二人,一斧子一个,被老秦削掉了脑袋。可惜吕、郤也算是个人材,特别吕饴甥是春秋第三大舌辩之士,当初跟秦穆公谈判,灵牙利齿,讨回战犯晋惠公,讲话稿都被收入现在大学课本了,却直落得今天身首异处,烟消云灭。
  晋文公再次进入晋国时,秦穆公给了他三千精兵,专门驻扎在宫城里(即两重城墙的内城,是整个大城中的小城,也叫downtown)。这三千精兵作为大内保镖,保护晋文公,避免类似的卿大夫家族武装袭君案重演。秦穆公可谓仁尽义至,不为名不为利。重耳觉得还不够安全,特意备战备荒,在宫城内修筑“固宫”,固宫建在一个夯土高台上,内积粮草,一旦外边某家卿大夫造反,重耳可以躲进去固守。唉,这都是分封制下,国君的可怜之处啊,被他所分封出去的卿大夫整得每天提心吊胆(还是未来的专制皇帝好啊,天下他一个人说了算)。但国君也不能没了这些卿大夫家族,没了他们,谁来建设国家,谁来保卫大晋啊?尽管晋文公做了种种准备,又筑宫又备战备荒,但他没有改革分封制,导致晋国最终还是变得君弱、卿强,最后被赵魏韩三家分掉。分封制下的卿大夫家族,战胜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