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喉条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于喉间而成红肿。甚则连颈项亦肿。火热上逼。其势有升而无降。则痰涎遂从上 
行。此皆少阳标病。故治法须参苦泄。唯处处护防燥火。不致治标而碍本。方为合 
度。白虎青龙汤以石膏为君。仍重本病。佐以本通板蓝。直降少阳。银花连翘。善 
解上焦之结热。蝉蜕桑叶。兼清风热而下行。贝母降气逆能消痰。冬地保肺液而润 
燥。牛蒡泄少阳蕴酿之热。青芩达三焦越上之邪。故二味皆在不忌。此为少阳太阴 
通治法也。势既陡发。痰肿则消肿豁痰吹喉之法。亦不可缓。唯不得辄加苦燥。若 
轻者风热既浅。标病自轻。即加减神功辟邪散。亦足中病。虽无石膏凉入本经。而 
冬地甘寒。已得润燥。唯葛根温升阳明。青果酸敛厥阴。寻常温热。已在所忌。况 
燥气 郁乎。马勃僵蚕皆能助燥。故并去之。 



辨手少阳标病第六

白虎青龙汤

属性:生石膏 木通 贝母(去心杵) 桑叶(生用) 连翘 牛蒡子(生用杵) 板蓝根 银花 蝉蜕(去足翅) 麦 
冬(去心) 生地 鼠尾青芩 
上药十二味。清水煎。二服。日再剂。或三。太阴本病盛。少阳标症轻者。去黄芩 
牛蒡子。加西洋参。倍石膏地冬。标症独盛者。以黄芩易龙胆草。痰涎壅盛者。仍 
用牛蒡子。或冲入鲜莱菔汁牛黄。减冬地加杏仁旋复蒌皮。 



辨手少阳标病第六

吹喉青黄散

属性:飞青黛 西牛黄 老式大坭冰(少许新式者切不可用) 西瓜霜 西月石 濂珠 
上药研极细。用竹管吹入。若咽燥者用上白蜜调敷。或鲜嫩侧柏叶捣汁调亦可。燥 
甚者不得用吹喉法。 



辨手少阳标病第六

加减张氏神功辟邪散

属性:生地 贝母 麦冬(去心用) 鼠尾青芩 连翘甲 木通 银花 蝉蜕(去翅足) 
牛蒡子(生用杵) 
上药九味。水五杯煎取三杯。分二次温服。日再剂。 





辨手少阴标病第七

属性:白喉病症如前。初起心烦。舌根微硬尖绛者。此太阴燥火。挟有少阴君火也。朱白双 
清散主之。轻者张氏神功辟邪散去葛根僵蚕黄芩马勃蝉蜕青果。加紫地丁竹叶生栀仁 
灯心草。 
此太阴燥火挟少阴君火为病也。心肺同居上焦。去喉咙最近。肺金不肃。燥气不 
行。首先犯心。心为火脏。切近肺位。君火一沸。肺先受之。故寻常温热。最易传 
变。况当燥火互相冲激耶。心烦者内热自盛也。少阴之脉循喉咙络舌本。燥火炽而 
心营灼。故舌根微硬。甚则尖绛。朱白双清散重泻少阴独胜之热。与上条少阳标病 
对峙。盖此二证。实白喉中最多之候。亟宜留意。上条以少阳立论。故黄芩龙胆。 
治法不忌苦泄。此条参重少阴。故黄柏木通。专藉苦降。连翘栀子。清包络之内 
蕴。桑叶杏仁。宣肺金之结热。元参泻心火以清营。地丁解蕴酿之热毒。二味尤为 
少阴清热凉血之要药。唯处处不没燥火本病。故二方皆以石膏为君。而不出冬地。 
若轻者火势既微。即润燥清热。已中窍要。无事重用苦寒以助燥。即神功辟邪散加 
减用之。 



辨手少阴标病第七

朱白双清散

属性:生石膏 黄柏 麦冬(去心用) 生栀子 生地 紫花地丁 连翘甲 木通 杏仁(去皮尖杵) 润元参 桑叶 
上药十一味。水五杯。煎取三杯。分二次温服。日再剂或三。若燥甚阴涸。急宜保 
液。加西洋参犀角。倍冬地元参。火势剧喉肿且紫者。急加凉血解火毒之药。如紫 
草丹皮金汁。痰涎壅盛者。加牛黄。或间用青黄散。 



辨手少阴标病第七

加减神功辟邪散

属性:生地 连翘甲 牛蒡子(生用杵) 麦冬(去心用) 淡竹叶 木通 贝母 生栀仁 
紫花地丁 金银花 灯心草 
上药十味。水五杯。煎取三杯。沥去渣。分二次温服。日再剂。 





辨三经标本并病第八

属性:白喉病以上三经悉见者。随证轻重。参用三经药治之。若火毒盛极。喉间紫胀。甚则 
项背俱肿。危在顷刻者。急宜于红肿处用刀针刺破。出恶血以杀其势。或用吹喉法。 
三经指太阴少阳少阴而言也。标本发病。各有轻重。随证治之。法无不愈。然有三 
经并病。太阴少阳少阴之候俱见者。亦各视其势之轻重。按法施治。若少阳标证独 
甚。即重用少阳之药。少阴标证独甚。即重用少阴之药。参观前后。心法自明。若 
火势太盛。有非药石所及者。急用刀针。夫白喉本忌刀针。前人往往垂诚。今言可 
刺。盖亦有至理在焉。若不红不肿不痛。咽干无痰。全系太阴燥火者。肺阴必已 
受伤。其间全赖一点阴血。为自保之地。今又刺破。不败何待。若挟少阳少阴标症 
实火太盛。郁于喉间而成红紫。甚则肿及项背。其来势之急。顷刻毙命。岂可不急 
刺出恶血以泄其气。然亦指异常重症而论。不得已而用之。非常法也。至于发白处 
仍不可犯。医者慎之。曩尝闻耐修氏言其戚汪姓之女及婢。相继患此。鉴于甲医之 
失。不敢服药。令老妪挖去白 。出涎血斗许而愈。一月后汪自继病。亦用其法而 
病不减。自言几不解其何理。遂委之于体质之强弱。命数之否泰。此语窃尝疑之。 
后闻医友薛云如曾言其妻于丙申秋患此。用刀针刺破红肿处寻愈。及本年林友之女 
亦病此。喉间红肿非常。肩背胸项等处俱红肿。鼻中出血。余言此症必须用刀针。 
仅服药无效。其家守邑医之言。不敢破。后至数日。吐恶血数碗而毙。始恍然于汪 
姓女婢之症及薛友之妻。均系少阳少阴之标病。风火之势急。故得破而愈。汪君专 
系太阴燥火本病。破之非徒无益。必又速祸。此中源流甚微。安可不悉心考究。穷 
极其只细。徒以命数杳缈之谈以卸责。恐未尽格物穷理之功矣。 





辨救误上第九

属性:手太阴本病。症如前。初起咽燥无痰。七八日后忽痰声漉漉。甚则喘促心烦。此必误 
治或迁延日久。肺火炽盛。引水自救。吸聚五液而为痰。急用三 降龙丹主之。忌一 
切苦燥化痰药。如牛黄胆星娄贝等味。尤不可用冰麝吹喉药以助燥。初起即多痰涎。 
挟有风火者。不在此例。 
此为白喉极重之候。人但知痰声漉漉。乞灵于胆星牛黄。喘促不宁。取效于娄贝葶 
苈。一试不验。且重用之。卒至痰喘愈甚。束手无策。遂委之于病不可为。不知此 
证纯系太阴燥火炽盛。肺液涸极。势若燎原。吸聚周身阴液以自救。于是龙雷之 
火。随肾水而上逆。遂驱一切阴浊。壅于喉咙之间。悉化为痰。此痰实系阴火冲激 
而成。故非大清凉合甘咸寒大剂。不能下降。三 降龙丹导龙归海之药也。龟板牡 
蛎真珠母得至静之精。介以潜阳。故名三 。冬地西洋参专保肺汁。阿胶白芍兼导 
龙雷。石膏直清燥火。坠一切之热痰。犀角通利喉咙。载诸药以下行。旋复竹茹用 
以代水。使重而不滞。尤能疏通经隧。盖此症为白喉。或经误治。或迁延日久必有之 
病。不明治法。最足误事。余长女曾病此。咽干音哑。喘促心烦。痰声漉漉如潮。 
大便泄。张氏所列不治之候。已居其八。竟以此方日服三剂获效。一剂而大便止。 
喘促稍安。再剂而痰声如失。世医不知本源。每逢痰喘。悉以牛黄胆星为主。不知 
二味为足厥阴少阳消痰火专门之药。与此症风马无关。且苦能助燥。并在所忌。其 
他娄贝葶苈辛燥。更不可问矣。若初起即多痰涎。挟有少阳少阴风火标病。则消痰 
降火门法自在。阴药不可乱投。此中窍会。亟宜领取。 



辨救误上第九

三降龙丹

属性:西洋参 生石膏 海浮石 牡蛎(生用) 阿胶(或用燕窝) 白芍 生地黄 败龟板 
珍珠母 麦冬(去心) 犀角 
上药十一味。以旋复花荆竹茹先煎代水。服时冲入荆竹沥鲜莱菔汁。如痰涎壅盛。 
药不得下。加入白苏子另煎冲入。待药得下。即宜撤去。甚则微滴生姜汁数点为 
引。小儿数龄以内。用药虽当酌量。然亦不可过轻。轻则不得沉降之性。转足以助痰矣。 





辨救误下第十

属性:白喉病或经误治。始终在手太阴者。治以上法。其或累及他经。当细审病证。循经用 
药。不可遽辞坏病。模糊施治。误人性命。 
白喉为肺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