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桥头堡。 

     日本佛教对美国影响极大。在美国,日本佛教传入最早、流行最广、势 

力最盛。19世纪末,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加强了向夏威夷的扩张活动, 

促使日本移民大幅度增加。日本佛教也随之展开活动。日本佛教徒首先在夏 

威夷等地建立了净土宗别院(分寺)。1887年,日本西本愿寺僧人开始在这 

里建寺传法,并派人去火奴鲁鲁 (檀香山)等地传教,建立了寺院。当美国 

颁布排外法案时,夏威夷国王的宗主权起码在形式上还存在着,华人移民依 

旧可以不断涌进,佛教也随之流入岛上。当达摩波罗经由夏威夷回国时,原 

岛上的王室后裔玛丽·E·福斯特皈依了佛教,并将她的大部分财产布施给大 

菩提会,一部分用来修复印度和斯里兰卡的佛教圣迹,兴建寺院学校,一部 

分资助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夏威夷并入美国后,佛教活动尤为活跃。 

     随着日本移民涌入美国本土,西本愿寺和其他教派(日莲宗、真言宗、 

禅宗临济宗和曹洞宗等)派出大批传教人员并建立众多的寺院。1899年,西 


… Page 60…

本愿寺的田宗惠登上美国大陆,首先在旧金山建寺布教,逐步建立了今天最 

有势力的佛教团体——美国佛教会。此后,佛教虽屡遭波折,但最终在西海 

岸各大城市取得立足点,并向东部许多大城市发展,在洛杉矶、芝加哥、纽 

约等地建立佛寺,发展教徒。1900年美国只有佛教徒几千人,到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发展到18000人。佛教由美国北向加拿大,南向巴西、阿根廷等地 

传播。 

    这一时期美国的日本佛教宗派主要有净土真宗、禅宗、日莲宗等。 

    净土真宗是最早传入美国的佛教宗派。1899年,该宗西本愿寺派的田宗 

惠法师与西岛觉了法师在旧金山建寺布教,并创立了“北美佛教协会”,建 

立起32座寺庙及一些别院。 

    禅宗自1883年传入美国以来,影响极广。禅宗的分支之一临济宗在美国 

的开山祖师是宗演。1897年,他推荐自己的得意弟子铃木大拙到美国伊利诺 

斯州担任杂志编辑。1906年,宗演又派另一名大弟子宗活 (1870—1954年) 

到美国加州说法,后者在旧金山创立禅中心,收了近50位弟子。禅宗的分支 

之一曹洞宗是由矶部峰仙于1914年传入美国的,他于当年在檀香山创建了第 

一座曹洞禅宗寺院。 

     1894年,日本净土宗总部派谴冈部学应到夏威夷、盐湖城、圣荷西、加 

德纳、芝加哥和加拿大的多伦多等地弘法,并建立分寺。 

     1899年日本日莲宗总部派遣高木行运到夏威夷传教。1914年旭宽成将日 

莲宗传入美国大陆。1915年日莲宗的僧侣在美国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 

和加拿大的一些地区弘法布教。 



                      3。国际佛教组织与主要活动 



    这一时期具有国际性的佛教组织并不很多,主要有摩诃菩提会和巴利圣 

典会。 

    摩诃菩提会,创立于1891年5月,创始人是斯里兰卡佛教复兴之父的达 

磨波罗,该会是世界现代史上最古老的佛教组织之一。该会的宗旨是把在印 

度教徒手中的佛教圣地菩提伽耶收回,并在世界各国复兴、传播佛教,发掘 

和保护佛教遗迹,编纂佛典,印刷佛教经藏和研究佛学,在国内外宣传佛教, 

建立分支,致力于复兴印度和其它国家的佛教,使“摩诃菩提会”的活动成 

为一个广泛的佛教复兴运动。奥尔考特担任首届会长兼首席顾问,达磨波罗 

任秘书长。1892年菩提会总部迁往印度加尔各答,以后又在纽约、伦敦、慕 

尼黑、印度马德拉斯、拘尸罗和斯里兰卡的阿努拉达普罗等地建立分会。 

     巴利圣典会,于1881年由李斯·戴维斯与世界一些东方学者、印度学家、 

佛教学者一起在伦敦成立。该会宗旨是促进巴利语和巴利语佛教研究;刊行 

和翻译巴利语佛典和部分梵语、混合梵语佛经;编订出版巴利语字典、巴利 

文法和佛学辞典等。董事会是该会最高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是其职能机构, 

另设主席、副主席、书记员等职,他们均由著名的佛教学者担任。圣典会在 

缅甸、斯里兰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和薪加坡等地设有代表,还不定期 

召开年会或学术讨论会,对组织和推动欧美佛教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做出了 

贡献。圣典会初建时,出版了51卷254种典籍,其中很多是再版的。1895 

年,学会支持著名梵文学者、宗教学家马克斯·谬勒主编《佛教圣典》丛书。 


… Page 61…

                   八、欧洲、美洲及大洋洲的伊斯兰教 



     19、20世纪之交,在欧洲,巴尔干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黑塞 

哥维那有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聚居。东欧、中欧南部和西欧也有零散 

穆斯林分布,而北欧则很少。 

     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等巴尔干国家,由于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的长期占领,阿尔巴尼亚族和塞尔维亚族等大批当地居民被迫改信了伊 

斯兰教,到19世纪末,当奥匈帝国的势力深入这里时,这里已经变成了欧洲 

唯一的一片穆斯林聚居区。当时,在欧洲其他国家如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俄罗斯、法国、波兰也有零星的穆斯林分布,其中的许多穆斯林是从自己的 

聚居地迁来的。20世纪初,伊斯兰教随首批来自印巴次大陆和也门的穆斯林 

移民传入英国。 

     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已经基本上征服了中亚诸伊斯兰汗国。起初,依 

靠东正教的沙皇政府对穆斯林采取强制性的基督教化政策,遭到了穆斯林的 

反对。1878—1879年喀山鞑靼人起义、1888年布哈拉汗国起义、1892年塔 

什干起义和1898年安集延的起义,都以伊斯兰教为旗号。随着伊斯兰宗教上 

层人士的纷纷归顺,沙皇政府开始改变政策,利用这些人的影响为其统治服 

务。1905—1907年,这些伊斯兰教神职人员召开了两次全俄穆斯林代表大 

会,表示坚决支持沙皇,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对泛伊斯兰主义也嗤之以 

鼻,认为土耳其苏丹的统治不会比俄国的专制制度好。他们还筹建组织,参 

与民族仇杀。与此相对立,穆斯林群众希望改变自己的社会和宗教生活方式, 

一度出现了马赫迪思想。1888年,乌发的巴什基尔人丘瓦舍夫宣称末日审判 

即将来临,自己就是俄国的救世主马赫迪。存在于1862—1918年的“瓦伊索 

夫运动”提出了恢复伊斯兰教纯洁性的口号。由于国外伊斯兰思潮的传入, 

加上沙皇政府的干涉,俄国的伊斯兰教内部纷争不断。受中东和印度伊斯兰 

现代主义改革运动的影响,1883年,加斯普林斯基开始在俄国穆斯林中宣传 

扎吉德运动 (意为“新的方法”),兴办学校,以西方教育思想来改革伊斯 

兰宗教教育,还出版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报纸和杂志,很快在伏尔加河流域、 

乌拉尔和中亚拥有了大批支持者。尤其是喀山毛拉穆萨·比吉耶夫出版了四 

本著作,有力地推动了扎吉德运动的传播。但是,以毛拉伊什穆哈麦德·丁·穆 

哈麦多夫为首的伊斯兰保守主义分子却猛烈攻击扎吉德运动,形成了卡迪姆 

派(意为“原始的不变的东西”)。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卡迪姆派甚至 

指责扎吉德派搞泛伊斯兰主义阴谋活动,借此要求沙皇政府镇压扎吉德运 

动。俄国伊斯兰教内部的纷争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这一时期,美洲受伊斯兰教影响极小,只有阿根庭、巴西、美国、加 

拿大等少数国家有零星穆斯林移入。1880年,伊斯兰教由叙利亚移民传入阿 

根廷。20世纪初,为逃避战乱,又有大批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土耳 

其等国的穆斯林移居阿根廷,他们被当地人统称为“图尔克”(即土耳其人)。 

巴西的中东穆斯林移民主要聚居在圣保罗。19世纪60年代以后,土耳其、 

黎巴嫩、叙利亚及东欧的穆斯林移民,给美国带来了伊斯兰教,1900年前后, 

移民美国的穆斯林人数猛增。1909年,美国第一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