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前期宗教史-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述世界现代前期三大宗教发展简史。这一时期,作为欧洲广 

为流行的基督教,从总体上看在西方的发展比较顺利,逐渐适应西方资本主 

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竞争、个人主义和宗教自由的形势,并随着殖民主义的 

武力扩张,使基督教传入了亚非拉广大地区,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真正的世 

界性宗教。而佛教则无论是南传佛教,还是北传佛教,都处于衰落和沉寂状 

态。这一时期,伊斯兰教在亚非一些主要国家里非常活跃,成为一支特殊的 

社会力量。在这些地区,在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伊斯兰教组织纷纷 

建立,担当起了当地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 Page 3…

                                 一、概述 



     19世纪50—60年代,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 

这个时期,欧洲、北美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 

的障碍。欧美各国资产阶级残酷压榨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利用最新 

科学技术成就,大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俄国和日本在经历了衣奴制改革和 

 “明治维新”以后,也踏上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道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 

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贸易 

成倍增加,资本输出扩大,殖民侵略加强。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展开 

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这一时期,作为欧洲广为流行的基督教,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自身发 

展的阶段,逐渐适应欧洲资本主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竞争、个人主义和宗教 

自由的形势,并随着殖民主义的武力扩张,传入了亚非拉广大地区,成为名 

符其实的世界性宗教。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使南亚、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朝鲜等国沦 

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殖民主义者在统治奴役这些国家的同时,输入了带有 

明显殖民色彩的西方基督教文化,试图在精神上彻底征服那里的人民。这样, 

这些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作为其组成部分的佛教、伊斯兰教受到压抑和排 

斥,从而激起那里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在宗教旗帜下爆发的民族解放运动此 

起彼伏。 

     从基督教方面来看,这一时期,罗马教廷一方面因教皇国的丧失和教廷 

与意大利、德国以及法国激烈尖锐的政教冲突,经历了自近代以来最危机、 

最艰难的历史阶段。意大利统一后,教皇国丧失了绝大部分的领土和臣民, 

使罗马教廷的世俗权力降至自八世纪教皇国形成以来的最低点。而罗马教廷 

与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之间进行的“国际文化”斗争,又遇到这三国政府激 

烈的对抗,致使罗马天主教会在这三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应当说,这一 

时期出现的罗马教廷及其罗马天主教会的高级教士与德、意、法三国之间的 

紧张的政教冲突,是欧洲历史上的罗马教廷与世俗政府激烈斗争与不和的继 

续;同时也反映了罗马天主教会传统的社会政治观对正在形成中的西方民主 

制度的不适应。另一方面,罗马教廷又由于出现了象利奥十三世这样的教皇, 

在政教之争中采取灵活的外交立场和作法,并通过向天主教徒施加道德影 

响,通过复兴托马斯主义神学,遏制天主教的神学自由主义思潮,通过鼓励 

劳资合作,提倡所谓“公教民主”和公教行动等做法,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影 

响。罗马教廷对神学现代主义的压制和屡次颁布“禁书目录”的行动,再次 

显示出它在思想和态度上对于当代文化和民主与自由的不适与反动,结果最 

终造成了它落后于现代社会的状况。此外,由于移民运动,英国和美国的罗 

马天主教会在这一时期人数大量增加,并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土壤上确立了 

自己的地位。 

     这一时期,基督教新教在西方的发展相对而言比较顺利。德国的神学研 

究再次走在西方国家新教神学研究领域前沿,涌现出象利舍尔、哈那克和特 

劳赤那样著名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神学家。利舍尔学派注重从历史上的具体 

事实去认识上帝,认识耶稣,认识基督教的历史,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神 

学研究者受历史研究方法的影响,体现了19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对于现代化和 

人类发展的乐观主义态度和精神。而以特劳赤为代表的宗教史学派把早期基 


… Page 4…

督教的历史置于古代东方宗教和民族发展的背景中进行研究的作法,则显示 

出欧洲学者对于东方宗教、比较宗教学和人类学的兴趣。同时德国的圣经研 

究方法和成果也传至英国和美国,对那里的圣经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 

科学的、历史的方法研究和评判圣经,一方面显示出19世纪后期西方学者开 

放与求实的态度以及人类对于自我力量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它也动摇了圣经 

在神职人员和平信徒中间的权威地位,引起了信仰上的混乱现象和神学研究 

向多元方向发展的迹象,并由此激发了美国基要主义和基要派的产生。新教 

中出现的神学自由主义和基要主义,同罗马天主教会中的神学现代主义和对 

它的压制一样,都是基督教徒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对圣经的不同理 

解和认识的反映。这一时期,英国自由教会的人数和政治力量日益增加,为 

争取享有与国教会安立甘宗的平等权利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也带 

来了英国教育的世俗化。然而到本世纪初自由教会却不如英国国教会那样关 

心社会问题和关心工人阶级的状况。美国教会的社会改良活动受英国教会的 

影响很大,英美两国的教会在这一时期为改善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化和都市 

化环境中穷人的生活状况和境遇,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开展了各种 

形式的救济传教、社会服务和教育活动,对于稳定和巩固资本主义社会,弥 

补社会制度的不足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在世界其它地方尤其是亚非拉国家的传教活动 

进一步扩展,并在那些地方建立了使基督教传播下去的基础。正是由于基督 

教在 19世纪的传播活动,基督教才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真正的世界性的宗 

教。这些传教士在亚非拉的活动大都得益于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武力保护,这 

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同时由于西方传教士对其他民族及其文化怀有歧视态 

度,所以不可能平等地对待本地教会的神职人员,更不可能让他们独立自主 

地发展本民族的基督教会。因此,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建立在亚非拉的基督 

教会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西方基督教会的翻版。 

     与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相比,东正教则依然处于历史发展的低潮, 

虽然俄国的东正教会呈现出复兴的迹象。处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西亚地区 

古老的东正教会不仅没有发展,反而由于罗马天主教会和新教各个教会在西 

亚的传教活动,信徒人数有所减少。巴尔干半岛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罗 

马尼亚的东正教会则在19世纪后期脱离了君士坦丁堡牧首区,成为自治的东 

正教会。同期,俄国东正教会中修道院生活的复兴及其对普通信徒以及著述 

家和小说家的影响是俄国东正教会较为突出的特点。应当指出,无论是在什 

么地方,东正教会的礼仪对于东正教的延续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就佛教而言,世界进入近代以后,无论是北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都 

处于衰落、沉寂状态。但佛教对于这些国家的人民来说,毕竟是他们从祖辈 

以来的传统信仰,在它身上蕴含着民族世代相传的古朴的哲学思想、价值观 

念和相当数量的道德规范,它的一些礼仪和节日已融入人民日常生活和习俗 

之中。一些国家佛教界的有志之士曾为“复兴佛教”作出重大努力,一直有 

一大批宗教僧侣和知识分子致力于批判西方文化,宣扬传统宗教与文化,反 

抗外来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