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大优等生是怎样炼成的-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取一点强制措施,另一方面个人处处留心发掘语文,是应该可以在高三的紧张生活中尽可能地提高人文素养的。那些成语病句等基础知识,跟着老师以一本教材为主认真学习,等学习完了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上了一个新台阶了。至于诗词文言和阅读,我主要把高考原题做了一遍,尤其是说明文阅读,我做了之后简直是茅塞顿开。最后是作文,自己的作文最好让老师看看,聆听老师的建议。我2005年的高考作文应该被评为一类文了,之所以这么幸运,主要因为高考前几天我练了作文让老师过目,她告诉我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会更好,我印象极为深刻,就把这一经验发挥到高考中了。
  英语主要是语法和语感两方面。我高二时将语法系统地学了一遍,奠定了日后的基础。在高三这一年中,我通过做卷子培养语感,限定时间来做,既提高速度又有成就感。我最容易出错的是阅读理解,我再一次选择了高考原题来做,还是有进步的。
  文综是我的弱项,我无甚经验可谈,只有一点:要把书本上的知识点掌握扎实。比如中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主张,老师一直未作记忆的要求,但我觉得很重要,也认为作为学生应该对待知识一丝不苟,高考前又把它背了一遍,结果有道问答题考的就是它。
  一个人难免有弱项和强项,政史地分开来考,我会考得很好,但合起来就没有优势了。我有一个朋友以理科66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他理化生都很好,但合成理综往往就发挥不出原有的登峰造极的水平。所以你即使有弱项也不要难过,要坦然面对,要使你的弱项达到一般优秀水平,不拖你的后腿,要使你的强项更强,去弥补你的不足。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什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青春其实很短暂,就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会匆匆而去,在你不经意间,已然落红满地。所以,珍惜青春好时光,挥洒激情每一天,这句话我们共勉。等候你们,在未名湖畔。

方法决定结果:研究高考的游戏规则(1)

  姓  名:涂艳萍
  所在院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5级
  毕业中学: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
  高考成绩:690分
  曾获奖项:2005年全国数学、物理、生物竞赛市一等奖,2005年四川省优秀学生干部,2002年全国星海杯钢琴比赛成都赛区第5名
  请允许我使用一个老套的开头:
  现在,当我漫步在未名湖畔,徜徉于博雅塔下;当我在理教温暖明亮的教室里自习,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游弋;当曾经仰慕的教授亲自给我们上课,当高三时出现在各种高考报刊杂志上的榜样走到我们身边;当我和可爱的同学们一起欢笑,和热心的学长们愉快地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一切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一)我想上北大
  应该说,我还算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却并不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我很早就开始幻想着到北大念书,但却没有做到从那时起就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初中的学习任务很轻,边玩边学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成绩。于是有老师就对我说:“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上北大应该是没问题的。”虽然我一直憧憬北大,但当时并未当真。因为北大在我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那里聚集了中国最优秀的学者,“北大学子”四个字在我心中的地位也是高不可攀的——那是中国最有智慧的青年群体。而当时的我,仅仅是一个平凡的懵懂幼稚的初中女生,除了能够考到高分。
  进了高中,一切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无论是学习还是人际关系(这一点学弟学妹们肯定早有体会)。我以自己一贯的方式,不慌不忙地适应着这一切,很快也融入了高中生活。
  至今我仍十分清晰地记得高中的第一节课。那天,老师问我:“高中三年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最想到哪里念大学?”其实那时候我对高考毫无概念,自然也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北大梦的存在的合理性,但由于种种原因,我还是怯生生地说:“也许,我能幸运地进入北大吧!”我的老师摇着头大声说:“不!不对!你应该把‘也许’换成‘一定’!你一定能上北大!”这让我备受鼓舞,于是开始认真地对待学习。
  其实所谓的“认真”学习也只不过是相对于初中而言。在理科实验班里,认真之外更有认真之人,不久,我就只是抱着消极的不要落后太多的念头读书了。但是,有件事让我觉得很诡异——我并不觉得自己学得多么扎实,而我平时单科测试的成绩也并没有疯狂的领先,甚至可以说连前三名都不是经常进(除了物理、英语),但每次中期考、期末考,我却总排到年级第一。虽然我对此非常不解,不明白平时测试中的优胜者们在大考时为何没能浮出水面,但却仍然被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包围,自己真的觉得十分心虚和惭愧。分析了一下,我发现,我的优势是偏科不多(对于某些学科的感受,下文有详细叙述,此处就不赘言了)。而那些单科测试的优胜者们,通常只是一门出色,其他的就非常普通。
  虽然高一高二的时候常考年级第一,但我仍然缺乏远见地把高考当成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并且,即使生活在一篇赞扬声中,我对自己是否具备上北大的实力仍然十分怀疑——因为,我的数学成绩毫无优势,在理科实验班中只能算是中上水平,而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在此也毋庸赘言。
  这种没有理想的奔跑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二快结束,即2004届的师兄师姐们就要走上高考战场之时。有关高考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在老师和好友的启发下,我突然斗志昂扬,跃跃欲试地想考第一了!(之前,我考试时从来没有定过目标。)我感觉,度过一个刺激的高三,经历一番麻木的拼杀之后,我就能圆梦北大了!
  但现实却变得残酷起来,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我没有目标的时候,我可以非常频繁地意外地收获第一;而在我强烈渴望着得到第一的时候,它却离我远去……(这是要提醒学弟学妹们注意的地方:目标不要设定得太高,精神负担不要太重哦!)
  我困惑了,迷惘了,最初几次月考的失利可以当成失误,但再然后的失利呢?我再一次对北大梦存在的合理性产生了怀疑。好在我这人天生乐观,痛苦几次之后,就抛开一切杂念,苦笑着继续“认真”学习。然而在我被高考的阴影笼罩,极度焦虑的时候,只有“北大”能让我平静。梦想是最好的翅膀,给予我力量……
  真的是心如止水的300多天啊!思考的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心无旁骛……也的确是无欲则刚啊!当你在一次次的排名中麻木,只将注意焦点集中在学习上时,你就不再畏惧,你就真正进入高三的状态了。什么都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除了高考,除了高考!而当你还在努力的时候,飞跃就来了……

方法决定结果:研究高考的游戏规则(2)

  (二)某些科目学习的体会
  数学:由于初中接受的数学训练很糟糕,所以数学是一直是我建立自信的障碍。不过经过高三一年的认真学习,进步很大,所以把一点肤浅的心得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你们当中有肯定有很多数学强人,那么就请忍受我的自作聪明吧!)我首先总结了一下以前数学学习的失败之处,发现是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我喜欢捧着一本参考书,被动地接受上面的思路、技巧,觉得理解了,就不愿动笔实战,这导致我计算能力的极度弱化……分析了以前的试卷,我再三地遗憾——如果这一步计算不出错,那么……于是,我决定痛改前非: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乖乖地听讲,乖乖地做学校发的参考书。(其实对于参考书的选择,大家不必特别在意。学校发的书质量还是有保障的。并且,现在很多参考书都是互相抄袭,也有可能是因为第一轮复习都采用经典例题吧,所以内容差别都不大。)有的题很基础,但不能放过;有的题很难,但不能放弃。另外,学习数学离不开练习,但千万不要做习题的奴隶,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总结!这些总结老师会讲,但一些小窍门,小技巧可得靠自己!总之,老师是教大家对付高考的专家,跟着老师一步一步走就可以。但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是坚持!
  物理:我一直喜欢物理,总是被物理那种环环相扣、结构层次分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