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24-重楼玉钥续编-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乎性命其慎之。(岫云) 
死症 胸前高起,上喘下泄,手足指甲青紫,七日以后,全不入食,口如鱼口者,死。又急喉痹症,声如 
鼾睡,此为肺绝,必死。用人参、竹沥、姜汁或可救其万一。(丹溪)舌肿满口,色如胡桃、茄子、朱砂纸, 
不治。口渴气喘,痰如桃胶,一颈皆肿,面带红紫,或青,或纯白,无神,皆不治。喉风过一日夜,牙噤喉响 
如雷,灯火近口即灭,此气已离根,有升无降,不治。喘急额汗者,不治。(景日胗) 
用药加减法 主以甘桔汤,加薄荷、荆芥、防风、黄芩、玄参、牛蒡子、竹茹等。咳嗽加贝母、陈皮。渴 
加花粉、麦冬。唾血加紫菀。呕恶加半夏。胸满加枳壳。便闭加大黄。痰甚加石膏。火甚加川黄连。卒闭暴死 
用解毒雄黄丸。此皆治实火之法也。凡属虚者,当从权为主,古人有用肉桂、人参、附子、炮姜者,但理其下 
而上自安,此乃求本之治也。大抵血虚用四物汤,气虚用补中益气汤,肝火用逍遥 
散,肾虚用地黄汤,佐以治标之品。又有命门火衰,龙浮咽嗌痛者,唯八味丸最效。而寒凉之剂,则一毫不可浪 
用也。(《汇补》)咽痛必用荆芥,阴虚火炎必用玄参,气虚加人参、竹沥,血虚四物加竹沥。(丹溪)凡喉症 
最忌半夏、生姜,最喜梨汁、柿子。(《嵩崖》)一切咽喉痛紫雪为要药。(程云来)紫雪纯寒,重症不可用, 
或合赤麟散用之始佳。(岫云) 


统论脾胃皆交于口而脾为之主
属性: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足阳明胃之脉,侠口,下交承浆。(《素问》)侠口属冲任二 
脉。(《灵枢》)口属脾胃,大肠脉交口,然毕竟脾经为主。盖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乃运化精液以营养五脏,五 
脏之气,皆统于脾。五脏偏盛,皆验于口。胃经气血少,则两吻多纹书。(《嵩崖》) 
内因 味入于口,藏精脾胃,运化精液,以养五脏。若五味过偏,则五脏之气亦偏,而诸病生焉。(《大全》) 
凡人晨起及食后不漱口,每多口齿腐臭,及生疮菌等患。 
外候 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热则口淡。(《正传》)此脏 
气偏胜为病也。亦有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膈 
肠不便,上为口糜而生疮溃烂者。(《内经》)有热积心胸之间,脾气凝滞不能运化,浊气熏蒸而口臭者,此脏 
气移热而为病也。(《汇补》) 
论口疮赤白之异及午前午后痛者微甚之分。口疮虽由脾热所使然,当分赤白二种。白者肺热;赤者心热;赤 
白相兼者,心肺俱热,不独脾家病也。(李惺庵)实热者,色多赤;虚热者色多白。午前痛甚者,实火也;午后 
痛甚者,虚火也。亦有阴虚火炎,发为口糜,满咽如白饭者,未可概目为肺热也。(岫云) 
脉法 脉浮数为实火,浮大为虚火。(《汇补》)浮数有力按之不减为实,浮大而数按 
之弱涩为虚,须细辨之为要。 
治法 五脏之气皆统于脾,凡七情六欲,五味皆能致病,当因病而求之。(《绳墨》)若服凉剂不愈者,此 
中焦元气不足,虚火炎上也,又宜温补。(李惺庵) 
用药加减法 肺热口辛,桔梗、山栀、炒芩、桑白皮、天冬、麦冬、沙参。胆热口苦,柴胡、草龙胆、枣仁、 
茯神、生地、生甘草。心热口苦,黄连、生地、麦冬、丹皮。肝热口酸,逍遥散。脾虚木乘土位而口酸者,四君 
子加白芍、柴胡。脾热口甘,白芍、天花粉、山栀、陈皮、兰草。胃热口淡,青黛、石斛、石膏、竹叶。胃火口 
臭,竹叶石膏汤。口燥二冬、五味、白芍、生甘草、人参。肾热口咸,六味加玄参、知母。口糜实热加味逍遥。 
虚热补中益气。(《嵩崖》) 
膀胱移热,口烂溺涩,导赤散。中上虚寒胃阳浮上者,理中汤。下焦火炎者,八味丸。(《汇补》) 


统论唇为脾胃肝之所主
属性:脾者,食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素问》)上唇挟口,属手阳明大肠。下唇挟口,属足阳明胃。 
(《灵枢》)唇,肝脾胃三经所主验,脏腑之寒热最便,不可不知。肝脉、督脉、冲脉、任脉皆络者也。(元珠) 
内因 脾胃受邪,唇为之病。(《大全》)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肌气绝则脉不荣肌肉,故肌肉软而舌萎, 
人中满,唇反。唇反者肉先死也。脾病者唇黄,脾绝者,唇四面肿。(《灵枢》) 
外候 唇之为病,风胜则动,寒胜则缩,燥胜则干,热胜则裂,气郁则生疮,血少则无色,脾冷则紫,脾败 
则黑,脾寒则青,脾虚则白,脾衰则黄,脾实则红。(《绳墨》)心热则上下唇皆赤。若上唇赤下唇白者,肾虚 
而心火不降也。(元珠) 
肺主唇色白,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人唇白当补脾肺,若深红色则当散肺家虚 
热。(钱仲阳) 
用药加减法 脾燥唇干,用生地、麦冬、山药、归芍、人参蜂蜜。脾热唇裂,凉膈散。唇动消风散。唇青、 
唇缩或唇揭,理中汤。唇肿,薏苡仁汤。唇疮既久,血虚火炎者,当滋补,勿任苦寒。(李惺庵) 


统论舌为心脾所主
属性:心在窍为舌。(《素问》)心脉系舌本,肾液出舌端,脾脉系舌旁,肝脉络舌本,虽分有五脏,而心脾实主 
之,故二脏不和,变生诸症。(《玉策》)膀胱经结舌本,三焦经系舌本。(日胗) 
内因 心和则舌能知五味,声音嘹亮。(《内经》)心绝则舌不能收,及不能语。(乔垂)脾主舌强,肾主 
舌干。(岫云)误食毒味,及冬月向火取暖过度,俱使舌变生病患。 
外候 中风痰则舌卷难言,伤七情则舌肿难食,三焦蕴热则舌胎燥而咽干,心脾热炽则舌粗重而口苦。 
(《绳墨》)气虚则麻、纵,阴火则点黑,湿痰则肿胀,郁热则衄血,心火则生疮脾热则干涩,胃热则木强,肝 
热则卷且缩,肺热则舌燥而咽门声哑,肾热则津竭而舌心干焦。(《汇补》) 
治法 舌症有十五种,用药不禁寒凉,然必带辛散乃效。(日胗)舌属火,其性炎上,治舌当降火滋阴。 
(《绳墨》)凡治口舌轻症以盐滚水为最便,且亦妥善,勿谓以其易而少效也。 
用药加减法 风痰用二陈加南星、竹沥。郁痰加香附、青皮。三焦郁热,凉膈散。心脾郁热,三黄丸。思虑 
伤脾,血耗火动,归脾汤。郁怒伤肝,血虚火旺,逍遥散。肾虚阴火,滋肾丸。(李惺庵) 


论齿为肾胃大肠所属
属性: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龈 
属胃,下龈属太阳。凡动摇豁脱,或大痛,或不痛,或出血,或不出血,如欲脱之状,皆属肾病。其虽疳,龈肿 
溃烂,臭秽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医贯》)若阳明膏粱之变,湿热上攻,则牙床不清而 
为肿为痛,或出血生虫,而黑烂脱落。(玉纶)若肾虚作痛者,遇劳即发,午后更甚口渴面黑,倦怠遗精,此皆 
脾胃虚之证。(《医贯》) 
外候 精完则齿坚,肾衰则齿豁,虚热则齿动,髓溢则齿长。(《入门》)肾虚牙痛其齿浮,血虚牙痛其齿 
痒,火热牙痛其齿燥,虫蚀牙痛其齿黑,风热牙痛其齿肿,湿热牙痛其齿木。(《绳墨》)又有风热相搏,吸风 
即痛者;有寒气犯脑,头项连齿痛者;有痰气、热气、毒瓦斯注痛,咳嗽者;有血搏齿间,钻刺掣痛者。(《正传》) 
湿热蕴积日久,则发为走马牙疳。(《司命》) 
齿痛有恶寒恶热之不同。手阳明恶寒而喜热饮,足阳明恶热而喜冷冻饮料,故齿痛有恶寒热之不同。(《正传》) 
恶寒饮者,外吸风寒所致,恶热饮者,内生风热使然。(《汇补》) 
脉法 尺脉虚,大者肾虚洪数者阴火,关脉浮弦者风热,洪滑者,痰火也。 
治法 齿根宣露动摇者肾。元虚也治宜补肾恶寒热而口臭者,阳明热也,治宜清胃。(《医衡》)齿蚀宜清肠 
胃以治其本,擦牙诛虫以绝其标。(李惺庵)走马牙疳急宜泻胃清火,敷牙疳之药。(日胗)牙疳亦有急宜大剂 
滋阴温补者。(岫云) 
用药加减法 阳明病清胃散加干葛、石膏、芩、连、花粉、山栀。如胃火盛倍石膏。大肠实加大黄。挟痰加 
贝母。挟风加防风。酒毒倍干葛。虫蚀加槟榔。龈痒加白芷。龈烂加龙胆草。若劳倦而胃虚齿浮用补中益气汤。 
肾虚用地黄汤加玄参、补骨脂。阳虚豁落加续断、枸杞、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