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3-本草纲目拾遗-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 
用干豆,以水泡胖,捣敷亦效。 
吐血 张卿子方∶以新蚕豆壳四、五年陈者炒,煎汤饮之,即愈。 
天泡疮 蚕豆黑壳,烧灰存性,研末,加枯矾少许,菜油调敷,一次即愈。 
药性考云∶蚕豆苗,能醒酒。 

卷八诸谷部
酱油
内容:x糟油x 
以面豆拌罨成黄,盐水渍成之。伏造者味浓,秋油则味薄,陈久者入药良。 
味咸性冷,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涂汤火伤,多食发嗽作渴。 
解食 作胀,以陈年酱油饮少许,即消。 
中轻粉毒,以三年陈酱油化水频漱之(集简方)。 

卷八诸谷部
糟油
内容:药性考∶摩风瘙腰膝痛,开胃暖脏,止呕哕,解菜蔬毒。 

卷八诸谷部

内容:x浆、沫、渣、皮、乳、锅巴、泔水、麻腐x 
濒湖纲目于豆腐集解注∶腐皮堪入馔,而浆乳皆遗之。又胡麻亦可作腐,纲目胡麻条亦 
遗之 
。今悉为补,概名曰腐。 
腐浆 味甘微咸,性平,清咽祛腻,解盐卤毒;药性考云∶味甘微苦,性凉,清热下气, 
利 
杏研浆。 
伤寒十日不汗张卿子妙方∶用未点豆腐浆一大碗,调好白蜜热服,即出汗愈,神效。 
香港脚肿痛难走者,热豆腐浆加松香末捣匀敷,过夜即好行走,永无后患。 
大便下血 古今良方∶荸荠一斤或半斤,豆腐浆不冲水者一大碗,将腐浆顿极热,捣荸荠汁 
,乘热冲入饮之。 
盐哮 救生苦海∶用豆腐浆点糖少许,日日早服一碗,不间断,过百日自愈。 
治黄胆 刘羽仪验方∶每日空心冷吃生豆腐浆一碗,吃四、五次自愈,忌食生萝卜。 
痰火吼喘 经验广集∶饴糖二两,豆腐浆一碗,煮化顿服愈。 
治劳及自汗 回生集方∶用黑豆掏净,磨成腐浆,锅内熬熟,结成皮,每食一张,用热 
黑豆 
浆送下,即效。 凡人每日清晨吃黑豆腐浆,大有补益,可以免劳病之患。 
肺痈肺痿 用芥菜卤陈年者,每日将半酒杯冲豆腐浆服,服后胸中一块必塞上塞下,塞 
至数 
次,方能吐出恶脓,日服至愈。 
血崩 不药良方∶生豆腐浆一碗,生韭菜汁半碗,空心服一、二次。 
五妙汤治产后并弱症 郁文虎传方∶用头锅腐浆一碗,腐皮一张,生鸡蛋一个打碎,冲 
入浆 
内,再加圆眼肉十四枚、白糖一两,入浆内滚服,五更空心食。 
陈廷庆云∶豆腐浆入阴分,泻火通淋浊,凡淋症用六一散冲腐浆食,最妙。五更冲鸡蛋、 
白 
糖点服,宁嗽补血。粤人以腐浆煮粥食,名甜浆粥,大能补虚羸。 
腐沫 即豆腐泔水上结沫是也。治鹅掌癣,生手掌及足掌,层层剥皮,血肉外露,此沫 
热洗 
即愈。 
腐渣 此造豆腐所剩之渣,人以饲猪,入药须用生腐渣。 
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神效。不药良方∶用豆腐渣在砂锅内焙热,看红肿处大小,量 
作饼 
子粘贴,冷即更换,以愈为度。 
大便下血 古今良方∶用不见水豆腐渣炒黄,清茶调服,即愈。 
治 疮、裙边疮,烂臭起沿;养素园方∶生豆腐渣捏成饼,如疮大小,先用清茶洗净, 
绢帛 
拭干,然后粘贴,以帛缠之,一日一换,其疮渐小,肉渐平,此费启彰亲试有效之方也,又 
可敷脚蛀。 
脚上皮蛀生水孔而皮湿烂者 不药良方∶豆腐渣贴三日即愈,不要落生水。 
肠风下血 慈航活人书∶雪花菜即豆腐渣,用未曾滤出浆者,带水锅内炒燥,为末,每 
服三 
下;红血块者,砂糖汤下,日三次,虽远年垂危者,服之神效。 
腐皮 味甘性平,养胃、滑胎、解毒。 
小儿遍身起罗网蜘蛛疮,臊痒难忍 仁惠编∶用豆腐皮烧存性,香油调搽,自愈。 
落头疽 慈惠小编∶用壁上 子五、六只,腐皮包好,吃完即愈。 
冷嗽 刘羽仪验方∶干豆腐衣烧灰存性,为末,热陈酒调下,吃四五十张即愈。 
水臌胀 种福堂方∶陈芭蕉扇去筋、烧灰存性五分,千金子去油壳二分五厘,滑石二分, 
共 
为细末,以腐衣包,滚水送下,十服愈。 
腐乳 一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性平,养胃调中。 
腐巴 此即腐浆锅底所结焦巴也。入药晒焙研末,或生捣作丸,皆可用。药性考名锅炙, 
开胃消滞逐积。 
治淋浊、补血 慈航活人书有五效丸∶用豆腐锅巴一两,加川连一钱,同捣丸如桐子大, 
每 
服五钱,赤带,蜜糖滚水吞下;白带,砂糖汤下;热淋尿血,白汤下;肠风下血,陈酒下。 
血风疮,先将豆腐泔浸洗去靥;以布拭干,用前末药(即川连、腐巴粉末丸时留一半), 
真麻油调搽,干则再涂,三、 
四次自愈。 
翻胃 神方珍记∶用豆腐锅巴,黄色者佳,炒研末,每服三钱,沙糖汤调服,白汤下。 
痢疾 神方珍记∶陈冬米炒、豆腐锅巴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空心白汤调服二、三钱, 
服 
腐泔 即豆腐所沥下之水也。药性考云∶豆腐有盐卤点者,有石膏点者,俱能清热。 
性清凉,能通便下痰,通癃闭,洗衣去垢腻。 
麻腐 乃胡麻小粉所造者,味甘性平,润肌滑肠。 
解毒 蒋仪药镜滋生赋云∶麻腐豆粉,清肠清胃。 

卷八诸谷部
芝麻壳
内容:此乃芝麻外壳也。纲目载其苗曰青 ,又有麻枯饼、麻花、麻秸,无麻壳,因补之。 
汤火伤 杨春涯验方∶芝麻壳烧存性,研细,遇火伤者,用麻油调搽即愈;倘湿烂,干 
掺之 
半身不遂 千金不易方∶芝麻壳五钱,酒煎服,出汗即愈。 

卷八
诸蔬部
内容:(四十种 附十八种) 

卷八诸蔬部
甘储
内容:x粳粉 甘储酒x 
一作甘薯,又名朱薯,以其皮有红者也。一名金薯,今俗通呼为番薯、或作番茹,有红 
皮、 
白皮二色,红皮者,心黄而味甜;白皮者,心白而味淡。南方各省俱植之,沿海及岛中居民 
以此代谷。其入药之功用亦广,而诸家本草皆未载,李濒湖特补列纲目中。惜其所言者,惟 
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而已,他皆未之及焉。乾隆五十一年冬,今上特允阁学侍 
郎张若 之请,敕直省广劝栽植甘薯,以为救荒之备。陆中丞耀有甘薯录之辑,所载卫生一 
门,实足补李氏所未及,因择录之,以补其遗。陆公原序云∶甘薯,即薯蓣之属,见于陈祈 
畅异物志、嵇含南方草木状。中土之有此物,其来旧矣。第不甚贵重,栽植者少。明季有闽 
人陈经纶,复自吕宋移其种归,巡抚金公学曾劝民树艺,闽人德之,号为金薯;然自是长乐 
谢肇浙、黄州李时珍、新城王象晋,各有论述,皆不及经纶事。而其裔孙世元父子,复为金 
薯传习录盛侈其先世传自吕宋之功,一似中国素非所产者,此考证之疏也。夫以一物之微, 
足以备荒疗疾,而又不费功力,其为功于民食,实不浅鲜。前任布政使李公渭,尝举以教山 
东之民。其性又喜沙土高地,于山海之区,尤属相宜。五杂俎∶百谷之外,有可以当谷者, 
芋也、薯蓣也。而闽中有番薯,似山药,而肥白过之,种沙地易生而极蕃衍,饥馑之民,多 
赖全活,此物北方亦可种也。群芳谱∶朱薯,一名番薯,大者名玉枕薯,形圆而长,本末皆 
锐,皮紫肉白,质理腻润,与芋及薯蓣自有各种气香,生时似桂花,熟者似蔷薇露。扑地缠 
生,一茎蔓延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闽广人以当米谷,有谓 
性冷者,非。二、三月及七、八月俱可种,但卵有大小耳。卵八、九月始生,冬至乃止,生 
便可食。若未大者,勿顿掘,令居土中,日渐大,到冬至须尽掘出,不则败烂。金氏学曾曰 
∶薯传外番,因名番薯。形如王瓜藕臂,如拳如指,如卵如枣,大小不一,实同种别,皮有 
紫有白,有深浅红,有浓淡黄,肉亦如之。蒸熟匀腻如脂,甘平益胃,性同薯蓣,海隅人以 
供饔飧。蔓延极速,节节有根入地即结,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徐氏元扈曰∶昔 
人谓蔓菁有六利、柿有七绝,予谓甘薯有十二胜,收入多,一也;白色味甘,诸土种中特为 
绝,二也;益人与薯蓣同功,三也;遍地传生,剪茎作种,今岁一茎,次年便可种数十亩 
,四也;枝叶附地,随节生根,风雨不能侵损,五也;可当米,凶岁不能灾,六也;可充笾 
实,七也;可酿酒,八也;干久收藏,屑之旋作饼饵,胜用饧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 
;用地少,易于灌溉,十一也;春夏下种,初冬收入,枝叶极盛,草秽不容,但须壅培,不 
用锄耘,不妨农,十二也。陆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