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一个跨世纪的灵魂-哈代创作述评-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代与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一向是格格不入的。他热烈地拥护战斗的、干预生活的、以改善人类本性和整个生活为目标的艺术。他断言“崇高的艺术,除描写善外,也可以描写恶,但是选择恶为对象时只应考虑它本身的价值”。

  为了捍卫现实主义,哈代同自然主义作了不懈的斗争。面对自然主义的种种观点,哈代始终坚持,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是相敌对的,因为这种主义导致小说艺术形象的崩溃,使作品变成“杂乱地罗列材料,它与艺术毫无共同之处”,哈代同时还坚持艺术创作的典型化来反对自然主义。

  另外,哈代还非常重视民歌和传说等民间创作,并从中汲取营养。这些民间创作无论对哈代的诗还是小说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之,哈代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虽不完全正确,但其深刻性和尖锐性是他那一时代无人可比的。哈代的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情调是和优美而略带伤感的田园风光描写联系在一起的。这是由哈代对当时的看法所致。在艺术创作上,哈代追求生活的真理,追求揭示隐藏在人的欢乐后的种种不幸。哈代打出了生活的艺术的口号,以反对臆造的艺术独立和天才作家特权理论。为了捍卫现实主义,哈代对自然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而这些批判对于艺术创作无疑是有益的。

  在爱与恨的回归线上

  ——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创作

  独树一帜的“威塞克斯风格”

  哈代在他生命的鼎盛之年几乎全以小说创作为主。他的小说创作在十九世纪末就结束了,当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无名的裘德》发表后,他为世人留下了十四部有价值的长篇小说,这些小说的某些部分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威塞克斯小说”体系。“威塞克斯系列”可以看作是哈代以威塞克斯小镇为背景而创作的一系列小说。威塞克斯系列小说都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优美的田园风光描写和浓郁的悲剧色彩。从哈代发表《绿荫树人》直到《德伯家的苔丝》发表,这期间所写的小说风格相近,可认为是“威塞克斯系列”,至于批判色彩极浓的《无名的裘德》,评论家们则认为它已经摆脱了“威塞克斯”风格而独树一帜。

  威塞克斯是一个虚构的地名,但由于哈代的苦心经营,威塞克斯已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地名了,它同样具有精神上的性质,同时也带有某种文化上的内涵。威塞克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但它同时又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威塞克斯是英国社会的缩影。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化对农村的入侵以及农村社会的迅速解体,这些巨大的变化在哈代的威塞克斯系列小说中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

  社会的巨大变化带来的是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无数农民破产,背井离乡,他们的故事耐人寻味。哈代从不同角度,用带着悲观主义色彩的笔调描写了这些善良人们的悲惨结局,描写了荒凉粗犷的埃格登荒原和生长在这里的农民们的悲欢离合。威塞克斯的风俗的人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威塞克斯被赋予了深广的社会内涵。

  哈代描绘了威塞克斯美丽的田园风光,在那令人神往的风景之中夹杂着哈代深深的叹息。他那略带忧伤的笔调,仿佛在为农村的不安宁而鸣不平,似乎还在依恋于封建社会宁静的田园生活。

  这种略带忧伤的笔调使哈代成为一个写景抒情的大师。埃格登荒原的苍茫景色,与人们的严峻生活和古朴风俗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哈代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动人的、立体的埃格登荒原画卷。

  在威塞克斯系列小说及《无名的裘德》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哈代沉郁而有力的批判色彩。哈代的小说在准确地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伦理道德宗教进行了无情而深刻的抨击,因此他被评论家称为“十九世纪末英国最后一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正处于“维多利亚盛世”,资本主义蒸蒸日上。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它的伦理规范盲目遵从,认为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哈代却以自身的经历敏锐地觉察到这套伦理规范的虚伪性和危害性。富有正义感的他当然无法保持沉默。

  从《还乡》开始的对宗教信仰的批判,在《无名的裘德》中达到了顶点;对婚姻、道德观念的批判在《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也达到了高点。由于批判有力,哈代受到了恶毒的攻击,以至于愤然停笔于小说创作。

  浓郁的悲观主义、优美的景色描写和有力的批判色彩是“威塞克斯系列小说”的最大特色,它们构成了哈代小说的基调。

  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有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充满着离经叛道的内容,小说有个充满挑战性的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因而世俗的批评家猛烈的攻击是可以想象的。但攻击无损《苔丝》的声誉,时间证明了这部小说有无穷的生命力。

  崎岖的人生之路

  杰克·德比是一个穷人,他靠帮人拉车干活维持家庭。这一天他正赶着马车,半路上遇到了古物收藏家崇干牧师,牧师说他是古老的贵族世家德伯氏的嫡系子孙,德比高兴得快疯了,他到一家旅店里喝得酩酊大醉。

  这时,德比的女儿苔丝正在参加乡村五朔节舞会。苔丝年轻漂亮,在舞会上很引人注目。在这里她认识了上流社会青年安玑·克莱,两人颇有点一见钟情的味道。

  第二天早晨,德比由于喝得太多了,无法将托运的蜂箱运往附近的卡斯特桥镇,于是苔丝只好代父前往。在赶路的途中,马不幸被迎面而来的一辆邮车的车辕刺死了。这个偶然事件却从此改变了苔丝一生的命运。

  马之死意味着德比失去了谋生的工具。倔强的苔丝决心担负起这个责任,于是她勉强同意到富翁德伯家求救。德比一家认为自己和德伯氏是亲戚(殊不知这个德伯氏是假德伯,德比家才是真德伯氏),苔丝一定会得到帮助的。

  德伯的儿子亚雷·德伯接待了苔丝,他垂涎于苔丝的美丽,遂起霸占之意。他设下了一个毒计,要让苔丝在他家工作,这样自己就有机可乘了。于是亚雷通过他母亲之口留下了苔丝,让她看管家禽。苔丝对此感激不已,丝毫看不出亚雷的险恶用心。

  有一天苔丝驾车、亚雷骑马去小镇赶集。回来时天色已晚,亚雷假惺惺地请苔丝到他马上去,他说怕苔丝累坏了。苔丝接受了,亚雷把苔丝骗入一片树林,在苔丝睡着的时候,人面兽心的亚雷奸污了她。

  苔丝怀了孕,她的事很快传遍了村里,人们都在嘲笑她。苔丝默默地忍受了这一切,她愤然摆脱了亚雷的纠缠,只等孩子生下来。但是,这个可怜的孩子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巨大的打击使苔丝很快地成熟了,尽管有过锥心般的痛楚;但“苔丝就这样差不多一下子由简单的女孩子而变成了复杂的妇女了”。她要追求她的幸福。她不愿再留在这个小镇上。因为这里的人们经常对她指指点点,而且在这里她找不到什么工作。

  苔丝到附近的农场去找工作。就在塔布篱农场,她找到了一份挤牛奶的工作。在那里她还见到了在五朔节舞会上相识的安玑·克莱。

  安玑·克莱是个牧师的儿子,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现在他正在学习务农,准备当一个乡村绅士。

  安玑·克莱和苔丝很快相爱了。安玑要苔丝跟他结婚,最初苔丝拒绝了,因为根据当时无情的社会道德观念,失了贞操的苔丝是不配做安玑的妻子的。但苔丝视俗礼为无物,她还是勇敢地答应了克莱的要求,她相信克莱会谅解,结婚前一天,两人住在一家旅馆里。苔丝想了想,把她自己被强奸的事写在纸条上,并从门底下塞进安玑的房里,她相信安玑看了以后会原谅她的。但没想到纸条却塞到了地毯底下,安玑并未发现。这就使安玑和苔丝的婚礼照常进行,可怜的苔丝却以为安玑谅解了她。

  新婚之夜,安玑忏悔似地向苔丝说出了他年轻时所干的桃色事件,他希望得到苔丝的谅解。从谈话中,苔丝得知安玑并未知道自己的过去,由于安玑的自供,苔丝也就有勇气倾诉自己的“过失”,她认为安玑会象她原谅他一样地谅解她。结果却大出苔丝意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