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浅谈传播媒介在传播实践中的作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如何被公开反映的主要渠道,成为他们了解政府和政治的运转,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谁在那里制造了新闻,或谁没有制造新闻,新闻如何影响社会,如何影响政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交流平台。特别是在大众传媒时代,政治家们都已经很习惯地走到公众面前,利用大众传媒向广大民众传递他们的思想。信息已经越来越被控制在政治精英们的手中。

  现代新闻的体系结构可以概括为三元结构:一是媒体本身,这是新闻的生产基地;二是政治家、政治精英,新闻离不开政治家,政治家也离不开媒体;三是读者,亦为受众,离开受众,新闻就失去了基础,受众是新闻的消费者。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传媒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期任务 

  新闻传媒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优势,弘扬舆论引导之“势”,发挥引导之“术”,把握引导之“度”,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传媒舆论的重要性有两个经典比喻:一是“社会舆论的纸币”,二是“党和人民的喉舌”。1850年11月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篇合写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以前,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1849年2月7日,马克思在法庭上严正驳斥对《新莱茵报》的控告,他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4'一百五十多年以来,“社会舆论的纸币”的流通已不限于报纸,它从单一的报纸发展到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媒体,流通的速度更快捷、更广泛、影响力更大。

  1957年7 月在青岛召开的省市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这里的目标,描述的就是一种“和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5'他主张新闻单位要积极主动、理直气 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党指引的道路上,安下心来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庚好的舆论环境。 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 '6'

  构建和谐社会,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一贯提倡的。新闻舆论引导之势要反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从全局考虑,去反映大事、大情、大理。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央视和各省市的广播、电视,有责任做大做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场,发挥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主渠道作用,要在舆论引导中成为“领唱者”。现在有一些媒体,习惯于炒作那些发生在周围的鸡毛蒜皮,美其名曰“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应当说,偶尔为之,也没什么不好,但长此以往,甚至把什么“民生”新闻搞成“主打”产品就不好了。

  发挥舆论引导之势,首先要关注大势。何为大势?大势就是大趋势,大道理。比如2003年的抗击非典,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反分裂国家法,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开发西部和中部崛起的问题,三农问题等,都是国家的大势。

  在关注大势方面,新闻传媒积累了不少丰富的经验。比如,对1998年抗洪斗争的宣传以及后来升华出的抗洪精神,2004年全国新闻单位开展的“三项学习”、“三贴近”活动,2004年各大媒体集中宣传任长霞、牛玉儒等典型人物,彰扬了党的优良传统,感动了多少中国人。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大势,都是舆论引导之势的大手笔。

  舆论引导之势要在厘清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多下工夫,观念一变,效果也不一样。比如20世纪 70年代末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90年代初由解放日报发表的一组“皇甫平”的文章引发的关于姓社姓资的大讨论等,尽管已经过去十几年、二十几年,但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出的舆论引导之势的作用,无论今天怎样去评价,我想都不过分。

  舆论引导之势要关注热点、焦点问题。舆论之矢,要射热点、焦点问题之的。当今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多数人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一般都具有共同的特性,一是它们集中反映了社会中的复杂性,公众关注程度比较高;二是普遍性,这也是热点、焦点问题的特性之一。还有许多热点、焦点问题往往会由一些突发事件而诱发连锁反应,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一旦处置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热点、焦点问题的把握,特别是突发事件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引导舆论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引导舆论工作中,还要善于把握好舆论引导之“度”。“度”是一种状态,同时又是方法。中国古代的“过犹不及”讲的就是“度”的问题。毛泽东讲:“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作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 '7'热点、焦点问题的引导,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有些时候,今天是热点、焦点,明天可能就不是了,今天不是,明天可能就是了,要善于从共性中找个性,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片面性。另外,要特别重视舆论引导之“术”的问题。舆论引导要产生好的效果,一定要讲究引导艺术。

  如果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的新闻工作的生命、灵魂、根本任务的话,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正是集中体现了正确舆论导向的要求,概括了舆论导向的本质,凝练了舆论导向的丰富内涵。三个“贴近”是一个相互关照的有机整体,既是原则,又是内容,三贴近集中体现了党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利益高度一致的要求。三贴近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法,同时也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一个牢固的桥梁、纽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

  把新闻宣传作为一种领导工作方法,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把新闻宣传当作一种领导工作方法,是我党在长期政治工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就写道:“《中国工人》应该成为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 '8'他把所有《中国工人》的读者都看作是(中国工人)这个“学校的学生”。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在谈到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时,称看报比吃饭更重要。他生动地说:“关于报纸,现在高级领导同志,甚至中级领导同志都有一种感觉,没有报纸便不好办事。饭来了,报来了,我们有些人是先看报、后吃饭的。” '9'这种“没有报纸不好办事”的感觉,已经把报纸看作是指导工作、教育人的重要工具。邓小平在 1950年5月16日召开的西南局新闻工作会议上提出,“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用新闻宣传指导工作,必须旗帜鲜明,是非分明,立场坚定。毛泽东一再强调:“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 '10'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受“四人帮”流毒的影响,在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着一股严重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一些报刊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影响稳定。邓小平及时明确地提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他进一步提出,不管是组织讨论还是开展批评,都要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决定,否则,如果人人自行其是,不在行动上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党就要涣散,就不可能统一,不可能有战斗力。

  回顾我党八十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取得革命成功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