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选集(六卷全)毛泽东选集(1-5卷)-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帝国主义受了苏德协定的严重打击,它的前途将更加困难。它的外交政策,正在两派斗争中。军阀想和德意建立联盟,达到独占中国,侵略南洋,排斥英美法出东方的目的;但一部分资产阶级则主张对英美法让步,把目标集中于掠夺中国。目前和英国妥协的趋势甚大。英国反动派将以共同瓜分中国和在财政上经济上帮助日本为条件,换得日本充当英国利益的东方警犬,镇压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牵制苏联。因此,不管怎样,日本灭亡中国的根本目的是决不会变更的。日本对中国正面大规模军事进攻的可能性,或者不很大了;但是,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⑺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⑻的经济侵略,而在其占领地则将继续疯狂的军事“扫荡”⑼;并想经过英国压迫中国投降。在某种适合于日本的时机,日本将发起东方慕尼黑,以某种较大的让步为钓饵,诱胁中国订立城下之盟,用以达其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的这种帝国主义的目的,在日本人民革命没有起来之前,不管日本统治阶级掉换什么内阁,都是不会变更的。

  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之外,另一个光明世界,就是社会主义的苏联。苏德协定增加了苏联帮助世界和平运动的可能,增加了它援助中国抗日的可能。

  这些就是我对于国际形势的估计。

  问: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前途将如何?

  答:中国的前途有两个:一个是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前途,这就是复兴的前途。一个是实行妥协、实行分裂、实行倒退的前途,这就是亡国的前途。

  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在日本更加困难和我国绝不妥协的条件之下,我国的战略退却阶段便已完结,而战略相持阶段便已到来。所谓战略相持阶段,即是准备反攻的阶段。

  但是,正面相持和敌后相持是成反比例的,正面相持的局面出现,敌后斗争的局面就要紧张。所以,从武汉失守后开始的敌人在沦陷区(主要是在华北)举行的大规模的军事“扫荡”,今后不但还会继续,而且还会加紧起来。更因敌人目前的主要政策是“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英国的东方政策是远东慕尼黑,这就极大地加重了中国大部投降和内部分裂的危险。至于我国国力和敌人对比,还是相差很远,要准备实行反攻的力量,非全国一致,艰苦奋斗,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国坚持抗战的任务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任务,千万不要丝毫大意。

  因此,毫无疑义,中国万万不可放弃现在的时机,万万不可打错主意,而应该采取坚定的政治立场。

  这就是:第一,坚持抗战的立场,反对任何的妥协运动。不论是公开的汪精卫和暗藏的汪精卫,都应该给以坚决的打击。不论是日本的引诱和英国的引诱,都应该给以坚决的拒绝,中国决不能参加东方慕尼黑。

  第二,坚持团结的立场,反对任何的分裂运动。也不论是从日本帝国主义方面来的,从其他外国方面来的,从国内投降派方面来的,都应该充分警戒。任何不利于抗战的内部磨擦,都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加以制止。

  第三,坚持进步的立场,反对任何的倒退运动。不论是军事方面的、政治方面的、财政经济方面的、党务方面的、文化教育方面的和民众运动方面的,一切不利于抗战的思想、制度和办法,都要来一个重新考虑和切实改进,以利抗战。

  果能如此,中国就能好好地准备反攻的力量。

  从现时起,全国应以“准备反攻”为抗战的总任务。

  在现时,一方面,应当严正地支持正面的防御,有力地援助敌后的战争;另一方面,应当实行政治、军事等各种改革,聚积巨大的力量,以便等候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注  释

  〔1〕《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在汉口创刊,同年十月二十五日迁到重庆继续出版。一九四七年三月被国民党政府强迫停刊。

  〔2〕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订立于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3〕张伯伦是当时英国政府的首相,达拉第是当时法国政府的总理。他们一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企图把这种侵略战争的矛头引向苏联。但是,同他们的愿望相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国法西斯首先向英法和它们的同盟国发动了战争。

  〔4〕一九三五年十月,意大利开始武装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于一九三六年五月将埃塞俄比亚占领。一九三六年七月,德国和意大利共同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政,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反叛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人民阵线政府领导西班牙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抗战,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失败。一九三八年三月德国出兵占领奥地利,同年十月又出兵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完全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德意法西斯这些疯狂的侵略行动,都是在当时英法政府“不干涉”政策的纵容和鼓励之下进行并且获得成功的。

  〔5〕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德日订立《反共产国际协定》和《反共产国际协定附属议定书》,同时还制定了一个直接反对苏联的秘密附件。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意大利也参加了这个协定。

  〔6〕 参见本卷《反对投降活动》注〔5〕。

  〔7〕

  “以华制华”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种阴谋毒计。向来,日本帝国主义总是在中国培植可以供它利用的力量,以便分裂中国内部而达到它的侵略目的。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它不仅利用国民党中汪精卫派公开的亲日分子,而且利用蒋介石派的力量来牵制抗战最坚决的中国共产党。从一九三九年起,日本帝国主义对蒋介石军队停止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着重从政治上鼓励他进行反共活动,正是这种“以华制华”政策的实施。

  〔8〕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占领区内实行残暴的经济掠夺,用以供给它进行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军阀把这种政策叫做“以战养战”。 〔9〕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后,日本帝国主义逐渐集中主要兵力进犯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所到之处,极其野蛮地实行烧光、杀光和抢光的政策。敌人把这种疯狂的军事进犯叫做“扫荡”。 






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⑴三记者的谈话

  (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

  记者问:有几个问题请教。今天在《新中华报》⑵上看了毛先生九月一日的谈话,有些问题已经说到了,有些尚请毛先生补充。问题分三部分,就是写在纸上的,请逐一赐教。

  毛答:可以根据先生们的问题表,分别来讲。

  先生们提到抗战的相持阶段是否到来的问题。我以为,相持阶段是有条件地到来了。就是说,在国际新形势之下,在日本更加困难和中国绝不妥协的条件之下,可以说已经到来了。这里并不否认敌人还可能有比较大的战役进攻,例如进攻北海、长沙,甚至进攻西安,都是可能的。说敌人的大规模战略进攻和我们的战略退却在一定条件下基本上已经停止,并不是说一切进攻的可能和一切退却的可能都没有了。至于新阶段的具体内容,就是准备反攻,一切都可以包括在这一概念之中。这就是说,中国要在相持阶段中准备一切力量,以备将来的反攻。说准备反攻,并不是立即反攻,条件不够是不能反攻的。而且这讲的是战略的反攻,不是战役的反攻。战役上的反攻,例如对付敌人在晋东南的军事“扫荡”,我们把他打退,这样的战役反攻不但会有,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战略上的大举反攻时期,现在还没有到,现在是对于这种大举反攻作积极准备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还要打退正面敌人一些可能的战役进攻。

  如果把新阶段的任务分别来讲,那末,在敌人后方,一定要坚持游击战争,粉碎敌人的“扫荡”,破坏敌人的经济侵略;在正面,一定要巩固军事防御,打退敌人可能的战役进攻;在大后方⑶,主要的是积极改革政治。这许多,都是准备反攻的具体内容。

  改革国内政治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敌人在目前,主要的是政治进攻,我们就要特别加强政治抵抗。这就是说,民主政治的问题,应当快点解决,才能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