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贸七日通txt格式-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收购。这类骗子的典型特征,一是来自传统的国际骗子聚集地尼日利亚、贝宁;二是洽谈时会明显感觉对产品不熟悉;三是交易爽快,一般对价格不会太苛刻,让利颇多以促使早日成交;四是多半坚持D/P形式结算。 有些骗子会“放长线钓大鱼”,开始做些小额交易,“付款及时信用可靠”,等卖家放松警惕以后,再进行一次大批量的买卖;交货付款的时间多选择周末节假日,利用国际时差和假日公休等做文章,引诱卖家先交货,旋即逃之夭夭。 更有甚者,假装付款,故意填错银行资料。奖金在途的时候催促专家发货。卖家如果不了解银行汇款“到帐”和“在途”的区别,麻痹大意,就很容易上当。货发出去以后,钱汇抵国内帐户,却因资料有误而无法入帐,返退回去,卖家钱货两空。 对于这些纯粹的骗子倒还好办,不迷信轻易的“财运”,不参与非法的勾当,对初次交易的客户坚持信用证或相当比例的预付款,并且采用CNF/CIF这样便于控制特权的方式。商业信用要讲,警惕性却不能放,即便合作过的客户,也要坚持按合同办理。对客户的非份要求,可以不伤和气地拖延推诿。付款交货类型的,对节假日特别注意等等,基本上能杜绝。 
  奸商型欺诈就比较复杂了,其中虚虚实实扑朔迷离。最典型的当属故意设置信用证软条款。 
  例如一份德国食品进口商的信用证中规定:47A+THE MERCHANDISE IS SUBJECT TO A SUBSEQUENT INSPECTION BEFORE SHIPMENT。同时46A+INSEPCTION CERTIFICATE ISSUED BY APPLICANT IN DATED BEFORE SHIPMENT。 在出货前该产品市场变化,行情下跌。于是申请人迟迟不安排验货,经出口商多次催促后验货许可装船,却仍不出具相关正本确认文件,并提出降价要求。因信用证即将到期,为取得客户的检验许可证明,出口商不得不接受,导致损失。这种“出货前需经开证申请人检验并许可装运”一类条款,因为检验单证出具权完全控制在信用证申请人手中,风险极大。 
  另一类则是在“无单放货”上做文章。常见于FOB交易条件下,与货代勾结,或干脆采用非特权凭证的FCR等代替提单,或在信用证项下与银行联手,以担保函形式先行提货。例如: 
  某美国工艺品进口商以信用证方式进口一批像框。货到美国后却以某单证缺少一份副本为由拒付单证,要求扣款(实际原因是前一批货物部分黏胶不洁,索赔未果)。经货代核查,该批货物已经提走。出口厂商闻讯大惊,通过银行质询开证行,开证行却声称单证仍保管完整。犹豫再三,出口厂家接受扣款要求。
  实际上在本案例中,因为外商和开证行规模较大,过去信誉一直不错,因此在核查发现货被提走以后,工厂不必惊慌而反倒可以安心。因为此时的状况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客户采用的是“担保提货”方式,虽然全套单据形式上仍掌握在开证行手中,但银行已经无法退回。如果工厂坚持付款或退单,客户与开证行势必妥协。遗憾的是工厂不了解信用证的相关规定,得知货物被提就乱了方寸主动退却了。 对付奸商型骗子,需要比较扎实的外贸知识,熟悉贸易惯例,在洞悉内情的前提下,不受恐吓,坚持原则。平时可多积累行业经验,收集各类诈骗案例以资参考。 除了各色外国骗子,国内的骗局也不少,多数的贸易公司和工厂外贸业务员都碰见过。比如一个典型的案例: 某“工贸公司”发来传真并电话联系,声称他们有一种产品想请你作代理,很快便寄来了免费样品和价目表。你完全不需要支付代理费和前期投入,找到客户后赚取差价即可甚至他们声称免费为你做广告。一切看起来都毫无风险,因为你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支出。若干时间以后,会有一“军工企业”来电,求购此产品。一番讨价还价后达成协议。回头“工贸公司”联系亦无问题。看上去一笔差价唾手可得。有时候“军工企业”甚至会预付订金。有订金在手,很多受害者就失去了警惕性。这时候,“军工企业”要求紧急交货,“工贸公司”表示正好有一批发往受害人附近城市,可以调拨出来,但要求当面验货付款,“军工企业”自然派人配合。交接的时候,“验货无误”,“军工企业”借口办理付款而离开,“工贸企业”的司机则着急赶去另一家送货催促付款,等受害人付款后骗子搭档便一起失踪。受害人高价买下一堆无用的货物。 此外骗子还会根据受害人的反应“见机行事”变换招术,或掉包,或利用空头支票、假支票打时间差等不一而足。 另外最常见的是,某“国有企业”一下子订购了你几十万的货物,但要求你当地面谈。见面后要你请吃饭、送礼,打点上级等等。一顿饭下来后便杳无音讯。更恶劣的甚至有绑架、美色引诱勒索等等。 此外,打着“国际项目投资”的幌子,许诺给你注入几十万美金,要求你出具“符合要求”的全英文项目可行性报告这对许多急需资金而缺少外语人才的企业颇为为难,即使请翻译公司帮忙,也会被种种理由挑剔。然后露出真面目,要求你交纳数千甚至上万的“项目报告费”。如何对付国内骗子?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核查对方公司的真伪。想法固然没错,可如今查一个公司的底细极容易又难。容易者,信息发达,很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政务公开,工商登记是可能免费或少量收费来查询的。难者,“纯假”的骗子越来越少,更多的骗子公司工商资料齐全,冠冕体面,有真有假虚虚实实。行走的又多为灰色空间,利用法律和国家行政管理和部门协作的漏洞。所以,很多时候即使核查有此公司,也并无多大的参考价值。 
  有些最基本的判断方法。首先看公司名。正规的公司名称是这样的: 
  地市名+企业+行业类别+企业性质 
  如上海/东运/进出口/有限公司 或宁波/久星/铝制品/厂 或香港/洪升行/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大陆地区,一般是不允许以国名或“环球”一类的名称来命名公司的。 但是,香港或国外一些区可以。因此,当看到类似于“环球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名字时,基本可以断定不是国内注册的公司。而更有可能是在境外登记的一个“纸片公司”,然后在国内做个办事处工商登记而已。并不说这类公司是骗子事实上,颇有一些只有一间办公室三两个非常可疑的公司,其实手里真的有大笔的钱寻找投资的。所以说,骗子公司虚虚实实,难以深究。当然了,可能的话,侧面了解一点资料没坏处,但不是关键。
  没有把握的时候如何应对呢?把握三个简单原则即可: 
  1.宁可信其有。虽然无把握,毕竟是个机会。认真对待,体面周到,和气生财。
  2.不见兔子不撒鹰。热情对待是一回事,涉及到钱决不松口含糊。没见到真金白银前,捂紧口袋。
  1. 对不明底细的,照规矩办事。做生意,只对熟客“灵活”,初次交道则一动不如一静。甚至贿赂、回扣,本身就是见不得光的事情,以后吃亏了都不敢声张。
  2. 此外,碰到要求对方所在地“面谈交易”的,不要轻易允诺。行业习惯,真正要大宗采购的客户,常理上更应该是自己到生产厂家去,看设备规模生产能力等等。违反常情的先要有三分警惕。可以在电话、传真中把交易细节确定,邮寄样品看货等,把“见面”的必要降至最低。对方坚持要求见面,并且有说得过去的理由的,再考虑动力拜访。拜访的时候,必须两人以上,见面地点选择对方公司而不是店饭馆,尽量避开吃饭时间。见面的时候多打几个电话与外界联系,当着对方的面说明所在地点,给可能的骗局打个预防针。不了解底细前,谢绝对方去娱乐志气的邀请等等。 
  戒贪、戒急、戒虚荣心,是生意场上最基本而永恒的防骗之道。 
  明白外贸原理,则可灵活操作而变不离宗;积累江湖经验,方能雾里看花而方寸不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