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一编1917-1926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月 许钦文《鼻涕阿二》(中篇)由北新书局出版。
   6 月 台静农《拜堂》发表于《莽原》第 2 卷第 11 期。
   同月 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 郁达夫《寒灰集》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7 月 王鲁彦《黄金》发表于《小说月报》第 18 卷第 7 号。
   8 月 蹇先艾《朝雾》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 陈炜谟《炉边》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同月 彭家煌《怂恿》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9 月始茅盾《幻灭》连载于《小说月报》第 18 卷第 9 至第10 号。
   同月 黎锦明《破垒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月 胡也频《圣徒》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同月 孙梦雷《英兰的一生》(长篇)由开明书店出版。
   10 月 郁达夫《鸡肋集》由创造社出版部出版。
   11 月 王统照《沉船》发表于《小说月报》第 18 卷第 11号。
   同月 蒋光赤《短裤党》(中篇)由泰东图书局出版。
   同月 蒋光赤《野蔡》(中篇)由现代书局出版。
   同月 郁达夫《过去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12 月 丁玲《梦珂》发表于《小说月报》第 18 卷第 12 号。
   同月 叶灵凤《菊子夫人》(中篇)由光华书局出版。
   同月 黎锦明《尘影》集由开明书店出版。
   同年 王任叔《监狱》集由光华书局出版。
   同年 叶鼎洛《男女》集由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同年 胡云翼《西泠桥畔》集由北新书局出版。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
通俗文学的概念一向比较模糊,是因它的文学地位的不确定性。长时期以来人们强调它属于“旧文学”或“封建文学残余”的一面,而来不及认识它由旧文学向现代性的新文学缓慢过渡的一面。最终它实际已融入了新文学之中,成为新文学内部的现代通俗文学的一部分,只是中国新旧文学的决裂十分“戏剧化”,事后的复杂融和过程往往遭到历史的掩盖,所以反而看不清楚了。近年来,学术界大致将其厘定为: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的,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
(注: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总序》《中国近现代通俗作家评传丛书》(1…12),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至 2 页)
用这个定义来考察“五四”前后的通俗文学,可以发现它是如何站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界线上的。尽管它背靠着大都会的经济市场、印刷出版业,带头将文学变为商品,进行文学复制式的批量生产,但在道德和文学的观念上,在文学形式的承传上,通俗文学因其永远存在的滞后性,使它只能逐渐从旧传统的轨道脱出。中国的传统通俗文学从来就是以小说为主的,小说是“小道”,是“闲书”,到了近代开始向文学的中心地位移动。所以在晚清小说的基础上,利用了民国之后“五四”前的一段“真空”时间,旧派通俗小说曾经一度独占文坛。 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它成了新文学的对立物受到批判,同时也就给自己带来重新调整的时机。

一 民国旧派小说
    从 1912 年(民国元年)到 1917 年这五年,是所谓“鸳鸯蝴蝶—礼拜六派”文学的繁盛期。鸳鸯蝴蝶派,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所谓“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据说是他们常用的语词,故被用来命名。《礼拜六》是 1914 年开始办的一种娱乐消闲周刊,前后出满二百期。两者合在一起,很能代表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不过民国旧派小说的概念比它更大一些,气脉上是互相沟通的。
    此时旧派小说的繁荣本有它的时代缘故。一是当时的北洋政府自顾不暇,晚清垮台后社会的文化控制力量减弱,给了文学以发展的良好机会。二是科举取消,文人失去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加上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最早一批走不通“仕途”的文人成了报馆的主笔、记者、编辑,同时成为报纸连载小说的作者。通俗作品有了较雄厚的作者队伍。三是更重要的,这样,文人跌入了市民阶层,他们处于与普通市民同样的文化境遇并取得了相同的文化眼光,小说在他们手中回到了市民文化的本位。
    旧派言情小说的代表, 1912 年同年出现的徐枕亚的是《玉梨魂》、吴双热的《孽冤镜》,还有李定夷的《霣玉怨》,三人被称为“三鼎足” 三部小说都写婚恋悲情,。用的都是“骈四俪六,刻翠雕红”的文字,在现代白话小说未出现之前,为新旧交替中的文人读者所欢迎。它们的“通俗”主要在情调上。徐枕亚(1889—1937 年)的《玉梨魂》写书生何梦霞教馆,与主人家无锡富绅崔姓的守寡媳妇白梨娘相恋,最后一殉情国演成悲剧。小说中穿插两人的诗词酬答,缠绵悱恻,也合于当时文人读者的欣赏习惯。《玉梨魂》在《民权报》连载时即轰动一时,单行本再版数十次,发行达几十万册之多。徐接写《雪鸿泪史》,假托何梦霞的日记,细加安排,进一步扩大了《玉梨魂》的影响。《玉梨魂》用骈散结合的文体来叙事,居然一纸风行,此前此后都是不可重复的文学现象,主要是它在旧的诗文体中融进一点新东西,让旧读者感到既熟悉又新奇。男女婚恋在旧的婚姻制度下左冲右突没有希望,这已经是许多人切身感觉得到的,所以有人评价:“近时流行的《玉梨魂》虽文章很是肉麻,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祖师,所记的事,却可算是一个问题。”(注:《中国小说里的男女问题》《周作人集外文》(上集),周作人: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 1995 年版,第 302 页)由于小说有作者的自叙成分,叙述中情感的作用前后贯穿,加上受林(纾)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显著影响,描写高洁的女性,结尾用日记交代故事,用“后记”的形式写叙述人事后的“凭
吊” 渲染了感伤苍凉的氛围,这一切都是在一个旧框架里纳入的,因而不动声色。骈体小说搭上了古典诗人传统和现代技法两头,这预示了民国旧派小说一开始就具备的过渡性地位。
    晚清的谴责小说本来发达,民国旧派小说以李涵秋(1874—1923 年)的《广陵潮》为代表,形成较大声势的社会小说是可以理解的。《广陵潮》从 1909 年动笔,到 1919 年历时 11 年写毕,计一百回百万字,白话章回体,随写随在报纸发表,是典型的这一派的写作方式。它以扬州为背景,用云麟、伍淑仪两家的人物为线索,编织起庞大而松散的结构。这种写法没有超出《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范围,囊括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前夕抵制日货的学生运动这一段时间的重大历史事件,罗列社会丑闻、街谈巷议、遗闻轶事,进行暴露。但在围绕云麟与几个女子私情的描写上,吸取了《红楼梦》的技法,把“情”写足,反封建意识和封建意识杂陈。这部小说的最大贡献便在于开创了社会言情长篇的体例,以至带出不下数十种什么什么“潮”为名的小说,如海上说梦人(朱瘦菊)写《歇浦潮》、网蛛生(平襟亚)写(人海潮),都很有名声。社会小说影响较大的,还可提到包天笑(1878—1973 年)1910 年左右译述的“教育小说”《馨儿就学记》等,1909 年发表的短篇《一缕麻》 后者揭露指腹为婚的野蛮性,曾被梅兰芳搬上京剧舞台而风行于世。到平江不肖生(向恺然)1918 年出版《留东外史》专事暴露留日学生丑态,暴露国民劣根性,虽属实人实写,但已成为后来“黑幕小说”始作俑者。纯社会小说从观念到写法,已经走不下去了。
旧派小说其时尚有相当的读者。这些旧派小说一律显示了某种过渡的性质,在表达“世变”“人情”和运用小说形式方面,都显得滞后。而在发挥文化消费功能的同时,又暗暗地为新文学的产生准备了一些条件。比如在作品里输入要求婚恋自主的民主思想、个性主义因素(常与世俗的理解相混合);部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