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领导是什么:如何在一个混沌的世界驾驭他人 作者: 美 玛格丽特·魏特利-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观察者到来之前,物质还有多种形式,一旦来了,却只剩下一种。“感觉的效果是短暂而易变的,被观察系统展现出的波的形式很快就会消失”(祖可犬,1979,79页)。
  用崭新的视角去分析组织
  几年前,组织理论学者卡尔·威克提请大家注意:组织中存在相似的问题——他称之为规定。他说:“我们参与了组织的建设,而真正创建组织的是它自己。”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威克的观察与量子物理学的观点有着惊人的相似。实际上我们所磐历的环境并不是客观现实的,而是通过观察筛选后得出的。在组织生活中,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再徒劳地讨论环境的客观现实性。在探索多维感觉过程中,也就不会再有“真”“假”之争了。威克鼓励我们别再讨论对和错,而应注意效率,反思一下发生过的事情,选择出最佳行动方案。是的,停止对与错的讨论,让我们更多地关注效率吧(1979,152页及168…69页)!
  威克还建议我们用崭新的视角去分析组织。他说:“行动应当先于计划。”因为只有行动起来,才会有良好的局面。我们只有与环境充分接触,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在制定计划过程中,我们好像是在响应环境的需要,但实际上,正如威克所说,我们是按自己的意愿创造了环境。制定计划应考虑时效性,“这是投资学理论观点,它要求我们能够快速研究,相信直觉,以及时减少损失”(引自1979,223页和229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思考整体性计划,因而威克关于系统和环境共生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引自明茨伯格,1993)。许多先前的策略计划者开始谈论策略性思考而不是计划。他们强调组织需要新的技巧,不是指分析和预测,而是指准确地意识到当前所发生的情况,并对此做出积极的反应,这需要我们的机敏和智慧来应付不断发生的变化和意外。杰克·韦尔奇——通用电气颇具传奇色彩的总裁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反应比预测更重要”(引自《今日美国》)。
  这些关于策略和计划的重新思考都是值得重视的。它暴露了这些年来我们付出高昂代价所换来的一个教训:不要再投资于源于牛顿学说的计划上。有多少个公司因为周密而昂贵的计划而获得显著收益或赢得持续发展呢?答案是“寥寥”。量子学观点为这些失败做出了有力的解释。没有现成的事实摆在那里,只有我们致力于眼前的状况,环境和未来才会发生改变。我们只有与自然亲密接触,才能看到即将到来的奇迹。
  这并不意味着组织是在盲目地变化,它的运动是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中人就无法与环境和谐相处;同样,没有明确的目的性,组织或个人都不会积极有效地融入环境(参看第7章)。
  在组织中,我们所担心、争执的许多问题都源于错误的现实观。我们认为,确实有东西等着我们去分析和研究,只有聘用合适的专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这种判断毫无意义,不亚于一个天大的玩笑。我们以为自己会找到现实,可只要想想这个多变的世界上存在的无穷多种可能,你就会觉出其中的荒谬。我们一直游弋于这个巨大的相互关联的网络中。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复杂、易变的。
  要在量子世界中生存,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要再规划任务,而要了解过程,了解怎样改善关系,促进整体的增长和发展。我们都需要学会聆听、交流和尊重,因为这是增进关系的基本要素。强调个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更多地需要强调团队意识。而且这只是开始,量子世界否定了彼此互不联系的概念。组织网络中,越来越多的关系正逐渐展现出来。
  组织力是组织关系的作用力
  即使组织力也是相互关联的。一天晚上,我和一位博学的朋友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性谈话,他告诉我“组织力是由关系产生的”。从那次谈话以后,我改变了自己对组织的看法,更注意培养工作环境中的健康关系。组织并不是由任务、功能、控制范围和等级构成,而是由彼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构成。人们知道怎样聆听和交流,怎样与不同的成员和平共处吗?人们可以自由地互访吗?他们相信公开的信息吗?组织价值观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呢?合作真的值得提倡,人们可以敞开心扉吗?
  组织力也是一种能量,它需要在组织中流动,不会拘泥于某个功能或级别,组织力也有正向和负向一说。在员工参与管理的环境中,组织力呈下向。多年来,许多研究人员都在描述这种新型组织关系的正向效应。正向组织力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还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参看威士德,1987,达夫塔和龙吉尔,1998)。
  而在另一种工作环境下,领导们试图通过高压和竞争来创造效益,有时他们根本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他们的能力。在这样的组织中,虽然也创造出了较高的能量,但这些能量都是负向的。组织力变成了一种阻力,而不是创造力。人们用创造力去对付领导,或者拒绝为组织做任何贡献。
  现在我们都已明白:组织力是组织关系的作用力,我们需要注意它的方向。在组织关系的核心中,爱才是动力的源泉。
  量子世界的关系网络
  量子世界要求我们去思索其他的奥秘。它揭示的关系网络随处可见,这就促使我们去思考:怎样才能影响和改变网络中现存的状况?物理学家们已经注意到两个看来分离或相距很远的粒子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联系。1930年后,顶尖物理学家之间(尤其是在波尔和爱因斯坦间)展开了一场辩论:物质能够受到遥远作用力的影响吗?(远到已经无法用光速来衡量)。爱因斯坦不赞成宁宙间两个遥远距离的粒子会发生作用力,他和另外两个物理学家设计了一个思维实验(EPR实验)来反证他的观点。
  他的实验在物理学界引起了争议,即使在30年后,辩论仍在进行。物理学家约翰·贝尔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证明了远距离粒子在瞬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最终,1982年(又相继开展了其他许多实验),法国物理学家阿雷恩·阿斯帕可塔进行了一个真实的物理实验,证实:基本粒子确实可以受到跨越时空的不可知力的影响(格里宾。1984,227页)。
  这里给出的例子可以证明远距离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两个电子起先是耦合或相关的,实验就是要证明是否这两个电子被分开后仍然能行动一致,它们间的关系是否继续存在?为确定这两个电子行动的一致性,物理学家们测试了它们的旋转。电子沿轴上下左右运动。其实,作为一种量子物理现象,轴根本不存在,科学家引用它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如果你觉得这很难理解,那么只需想一想:量子物理学本身就是非常奇妙的,即使在科学家看来也是如此。两个曾经是一对的电子被分开后,如果其中一个向上运动,则另一个一定向下运动,或者,如果一个向左,则另一个一定向右。
  在这个实验中,两个耦合的电子被分开来。从理论上说,它们的距离可能横跨整个宇宙,无论多远,如果一个电子在沿垂直方向运动,则另一个电子必定会自发地做垂直反向运动。但令人费解的是:这遥远的另一个电子是怎样知道要沿哪个轴运动的呢?
  以前,科学家们认为,没有比光速更快的工具了。但是实验结果似乎与之相反。
  物理学家们的一个解释是:这两个电子被一种不可见的联系连接着,它们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即使是空间的距离也不能改变这一事实。但科学家们试图分开来测量它们,结局只能是困惑于这种不可知力。
  从整体上理解世界
  在我们日复一日地找寻秩序并做出预测的过程中,我们被远距离的关系所驱使。即使所做的计划再完善,我们都会受到无法看到和测试到的作用力的影响,而且这种情况无处不在。我们都曾被迫处理过一些出人意料的状况,本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对解决问题大有帮助,但突然间,发现又冒出八个新问题等待我们处理。即使计划做得再完备,也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因为我们不可能看到所有的联系。
  采取步骤或做决定的时候,我们挣扎在很少看见又的确存在的关系网中。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把世界分割成不同的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