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佛教史+张建木译-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抵械溃皇墙参ㄊ叮鞯囊馊ぃ宋颐堑乃捣ㄒ酝猓挥斜鸬模庋党馄渌谝濉R虼耍灞嫒ナ酪院螅蟪四诓恳卜至盐讲浚似鹫邸
  复次,安慧阿阇梨著了一部依唯识义解释中观本颂意旨的疏释,这个书本出现于南方一带,清辨的弟子们以为不妥当。他们来到那烂陀和安慧的弟子争辩,无自性诸师说清辨弟子获胜说,并由月官与月称发生争论的情况可以谁知。
  西藏好多人说“佛护是圣者龙树的早期弟子,清辨是后期弟子,曾兴争辩。佛护转生为月称”等等似乎仅仅是以想象而编造的议论,有人驳斥这些说法之后,作了不错的研究,而说他们是龙树阿图梨的亲炙弟子,清辨的具戒亲教师也是龙村,月称是提婆的亲炙弟子。提婆这样的人为双方的依据,他正住世时,如何能有这俩个人分裂为不同宗派的事,具有判断力的人谁相信这样的话。
  圣解脱军生于中部和南方交界处耆婆罗洞窟附近,是佛使阿阇梨的姪子。在圣一切所贵部出家,精通本部宗义,对于大乘得到胜解之后,来到世亲跟前,听受般若波罗蜜多,圆满奉持般若诸经,没有闻受论议。于是作了僧护的排末弟子,乞授般若论议。
  据西藏的传说,这位阿阇梨是世亲阿阇梨的弟子,自通《现观庄严论》。虽然有些印度人说他是陈那的弟子,未入世亲之门,曾请问般若波罗蜜多现观于法使,而论议则闻之于清辨。然而若依据印度最流行的传说,通常以为是世亲的排末弟子。
  关于他,这位阿阇梨的追随者有这样的传说:这位阿阇梨疲于种种宗义,为了休养而行般若波罗蜜多禅观,当时心里生起特殊感受。对于义理虽然没有疑惑,但一部经和《现观庄严论》在词句上有些不合,心中不安。当时在梦中弥勒授记说,“你到婆罗奈斯庙里,会得到很大好处。”第二天早上到那里,遇到有铁腿之称的寂铠优婆塞从南方普陀罗请来“二万八品”的书,经句与《现观庄严论》符合,这才安定下来。他以说无自性的中观义解释“八品经”和《现观庄严论》,并造经与庄严揉和之论。据说这位阿阇梨未出世以前没有这样作的。《二万光明论》中说以前旁人没有阅历过,其原因就是如此。
  最后在东方作一小王的上师,并作二十四座庙宇的寺主,精勤地诵出讲般若经并加以讲解。大约三十年之间,听讲般若经的单单比丘最少时也有一千人来集。
  印藏二地说这位阿阇梨是初地,又说因是加行道所以没有圣者之实,但因与圣者接近,所以摄属其中。又说他实在是凡夫,所谓圣解脱军的圣字乃是名字的一部分,如同佛陀伯奢觉方王不成为佛陀。以为他是低劣道先行的菩萨这等说法虽然很多,但他是希有的正妙殊胜士夫则无可置辩。他的内心相续凡圣如何谁能知道呢?所表现的情况显然是一位凡夫胜解行者。
  三宝使阿阇梨从世亲阿阇梨听受对法藏,依止其他各地的持藏者多人,与陈那阿阇梨为亲密知交,是从陈那听受般若波罗密多的一个弟子。智慧据说与陈那相等,对于《八千摄义》也造有释论。他所作的《无边功德赞》陈那也为之造摄义。主张三宝使阿阇梨是须罗阿阇梨的名字,而且那些以为陈那为《一百五十赞佛颂》作了《杂赞》的补充,因而须罗陈那互为师徒那种教史作者,乃是听闻了不正确的历史,即使所闻正确,也是出于不确定的杜撰。还应当知道《杂赞》中陈那的一些话只是为了《一百五十赞佛颂》文词彼此之间的连结或搞明白义理而作注解,这两位阿阇梨轮流编著哪有其事?
  此后,这位阿阇梨到南方一带,作众多庙宇的寺主,并对众人说法。到达罗婆罗地方新立约五十处大法产,令佛教长时辉耀。最后修持夜叉母而往百花山王。
  寂铠优婆塞到普陀罗也和这些人时代相同,这位优婆塞在芬陀伐陀那地方的森林中修观音法,出现了很多成就的象征。戌婆萨罗王梦中有人告诉说,“若迎请观世音来到此地,赡部州的饥荒瘟疫就可以断绝,转为安乐。为了这个,请派往在森林中的这位优婆塞到普陀罗山去。”国王把优婆塞召来,交给他珍珠鬘和迎请书,并给与巴那等作为资斧,优婆塞心想:“道途难行而且遥远,所以有生命危险,可是这是动员我到本尊住的地方去,不听话不合适。”于是携带着往普陀罗的路引就启程了。终于达到檀那室利洲吉祥米积的塔下。此后到普陀罗的途中经过略为低洼的地方,以后又走高地,现在据说因海水泛滥,土地淹没,没有人通行。在过去他那个时期是有路的,因此从那里穿行。遇到大河不能渡过,依照路引祈请多罗母。一个老妇人用船渡过。又遇到一个湖不能渡过祈请毗俱胝佛,一个少女用木筏渡过。又林边起火不能通过,祈祷马头明王雨降火熄,以雷声指引道路。又有深达好多由旬的悬崖拦路,不能退行,祈请独髻母大蛇作桥而通过。之后,又遇到很多身如大象的猴子拦路,祈请不空羁索,这些大猴让开道路,并给予良好食品。以后到达普陀罗山根,不能通过岩山,祈请观世音,现出藤梯,爬了上去。以后雾遮四方,得不到路,长时祈祷,烟雾消逝。看见这座山三分之一处是多罗像,山腰有毗俱胝佛母像等。到达山顶时,除了空空的无量宫中点点花朵以外,别无一人。于是专一祈祷,住过一月。一天来了一个女子,说:“圣者到了,请来这里。”于是引如,开启千重宫门,每开一道门就生起一个三摩地。遇见圣者五尊,于是把花撒到他们身上,献上国王的书信和礼物,祈请到赡部州。他们答应了,给优婆塞很多巴那作为路费,说:“依靠这个维持生活,你可以返回本国,当巴那用尽时,我们就来到。”并指点路途。他看到山腰与山根三分之一处的像都成了真身。归途十五天可到自己的住处,到了第十四天,由于看到芬陀伐陀那山而非常喜欢,用剩余的巴那多买了饮食来吃。未到王城,达到自己修行的地方附近时,巴那用尽。就在该地停下,整天心想可能圣者就到,然而没来。半夜睡眠中被音乐的声音惊醒,天空中天神正作供养。询问供养谁,回答说:“赡部洲的傻孩子!圣者携同眷属来到你后背所靠的树。”一看,五位圣者来到树的旁边,于是敬礼祈请,乞求到国王那里去。答言:“首先如果巴那没用完,就可以这样,现在只能停留在这里。”呈报了国王,国王大不高兴,据说对优婆塞毫无酬报。以后在树林中建立一座佛殿,称为佉萨巴尼寺。佉萨巴那可说是因腾空而来所以是“空行”的意思,或者说因巴那用尽时来到说是“巴那尽”的意思,然而译作空行最为适宜。若随顺另一方面来翻译,佉萨是饭费的意思,巴那是金银钱,就是现在所谓的“丈喀”(藏币名),乃是饭费钱币的意思。印度普遍地这样传说。
  若是依照二万八品的史传,则说是并没有国王的从旁策动,而三往普陀罗。第一次是他自己去谒见的事,第二次是婆罗奈斯的僧众为了决断《现观庄严论》与经文不合的疑问而派遣他的。然而他并未请问,而是请来圣者佉萨巴那,向佉萨巴那请问,回答说:“我是化身,因此不知道。”此后第三次为了断疑而到普陀罗请来八品经。
  据说圣怯萨巴那五尊在优婆塞前亲自现身时,也曾亲自受取供养。那位优婆塞照料资具以后盗贼将要杀害他时,他知道这是必定经历的业力,于是说:请把我的头供在圣者的手掌中。”盗贼也就这样作了,圣者流出眼泪,进入脑髓后都变成舍利,此后不再亲身接受供养。

  第二十四章 尼萨伽尸罗王时代

  后来室利曷舍王之子尼萨伽尸罗出世。他前生是一个三藏比丘,在一次王宫大宴会时,前来乞食,门卫驱逐,不得化缘。他断食将要饿死时,发愿成为供养三宝的国王,以食品满足出家众。由此力量转为国王的大受用,以精美食品供养四方一切僧众。建筑名为罗多城的宫殿,寿达一百四十,在位也将近百年。在德光的晚年他登王位。
  东方有一个栗遮毗族出身权势很大的国王僧诃,出世在那个时代月官阿阇梨诞生。僧诃的儿子跋舍王也御宇多年。旃陀罗族的僧哦旃陀罗王即位,但权力微弱,必须听命于僧诃王和跋舍王,这时是清辨和圣解脱军的下半生,日密阿阇梨解脱军的弟子胜军佛护的弟子莲华慧的下半生,与德光的弟子月宝以及那烂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