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方哲学史第八版-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趣在他幼年时代就得到了培养。在他17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前往雅典进入柏拉图学园。他作为一位学生和学派的一个成员,在那里一直待了20年。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有〃博览群书〃之称并被誉为〃学园的头脑〃。虽然为了形成他自己对于一些哲学问题的看法,亚里士多德最终与柏拉图哲学分道扬镳了,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和人格还是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在学园的时候写了大量的柏拉图风格的对话,他的同代人称这些对话是流淌着他们滔滔雄辩的〃金色河流〃。在他的《优台谟》(Eudemus)中,亚里士多德甚至再次肯定了柏拉图思想中极其核心的理念论,虽然他后来严厉批评了这一理论。

    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确定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什么时候摆脱柏拉图思想的。我们必须记住,当亚里士多德在学园时,柏拉图自己的思想也是处于变化之中的。事实上,学界认为,亚里士多德是在柏拉图晚年时跟随他学习的,而这个时候柏拉图的兴趣已经转向了数学、分类法和自然科学。在这一时期,医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的专家们来到了学园。这意味着亚里士多德广泛接触了大量的经验事实,由于他有着自己的全盘考虑,他发现这些事实对于从事研究以及形成科学的概念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很有可能是学园的学术氛围——它们体现在柏拉图暮年所关心的几个主要课题上,也体现在具体领域里收集到的有用材料——为亚里士多德提供了和他的科学气质相契合的一个哲学方向。

    亚里士多德所采取的新方向最终导致他背离了柏拉图的一些理论,虽然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多大还需要进行细心的解读阐释。但是即使他们都还在学园时,某些气质上的差异必定已经显现出来。比如,亚里士多德对数学不像柏拉图那么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经验材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德对具体自然过程的关注愈加坚定了,以至于他认为他那些抽象的科学概念的栖身之所就在这活生生的自然界之内。与此相反,柏拉图将思想世界从流变的事物世界中分离出来,将真正的实在归于理念,他认为这些理念脱离了自然事物而有其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指向动态的生成(being)领域,而柏拉图的思想则更多地关注于静态的无时间性的存在(being)领域。不论在这两位伟大思想家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在个人关系上从来没有和柏拉图决裂,直到柏拉图去世他一直都留在学园。另外,尽管亚里士多德后来的主要论文有其独到的阐述和独特的风格,我们在其中还是处处可以发现柏拉图思想确凿无疑的影响。但是随着柏拉图的故去,亚里士多德具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的那一时期也就结束了。这以后,学园的领导权落入了柏拉图的侄子斯彪西波之手,他对数学的过分强调不合亚里士多德的想法。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亚里士多德退出学园并离开了雅典。

    在公元前348…347年间,亚里士多德离开了学园,接受了赫尔米亚的邀请,来到特洛伊附近的亚索斯城。赫尔米亚以前是学园的学生,现在是亚索斯的统治者。他有点像个哲学王,在自己的宫廷里聚集了一小批思想家。此后的3年亚里士多德就在这里写作、教学并开展研究。就是在赫尔米亚的宫廷里,他与这个统治者的侄女也是养女皮提亚结婚并育有一女。他们回到雅典后,皮提亚去世,接着亚里士多德和一个叫赫尔普利斯的女子同居。虽然没有正式结婚,但他们结下的是一桩情深意笃、白头到老的美满姻缘,并且生有一子,名为尼各马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亚索斯待了3年之后,亚里士多德移居到了毗邻的列斯堡岛上,在米底勒尼住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从事教学并继续他的生物学研究,特别是对许多种海洋生物的研究。在这里,他也因力主希腊统一而闻名,他极力主张,这样一个联合体将比各自为政的诸城邦更能成功地抵御波斯势力的入侵。在公元前343…342年间,马其顿的腓力国王邀请亚里士多德给他时年13岁的儿子亚历山大做私人教师。作为一个未来的统治者的家庭教师,亚里士多德关注的东西包括政治学,很有可能他就是在马其顿产生了搜集并比较各种政体的念头,后来他实施了这一计划,收集了希腊158个城邦的政体情况的摘要。腓力去世后亚历山大登基,亚里士多德作为家庭教师的任务告一段落,他在自己的家乡斯塔吉拉小住后又回到了雅典。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334年间回到雅典,他一生中最多产的时期从此开始了。在马其顿执政官安提珀特的庇护之下,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他自己的学园。这个学园被称作〃吕克昂〃,它得名于苏格拉底过去经常到那里思考问题的一片园林,这片园林也是供奉吕克欧的阿波罗神的圣地。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们在林荫道上一边漫步一边讨论哲学,由于这一原因,他的学园被称作〃逍遥学派〃——意思是〃漫步〃。除了这些漫步时的探讨之外,还有讲座,有些比较专业的内容是针对少数听众的,有些较通俗的内容则是针对大众的。传统上人们一直认为,亚里士多德还建立了第一个大图书馆,他收集了成百上千的手稿、地图和标本,并在自己的演讲中将它们用作例证。此外,他的学园制定了许多正式的活动程序,按这些程序,学园是由其成员轮流主持的。亚里士多德为这些程序作出了一些规定,例如,他规定一月一次的聚餐讨论如何进行。在这些活动场合,一个成员被指定为某个哲学观点辩护,反驳其他成员批评性的反对意见。亚里士多德作为吕克昂的领导在这里教学和演讲,共计十二三年之久。但最重要的是,他在这里形成了自己对科学分类的主要思想,建立了全新的逻辑科学,也写下了他对哲学和科学的每个主要领域的卓越见解,这一切都展示了他超乎群伦的渊博学识。

    当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23年去世的时候,兴起了一股反对马其顿的浪潮,由于和马其顿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处境变得岌岌可危了。照苏格拉底的老例,亚里士多德又被指控为〃不虔敬〃,但是他离开了吕克昂,逃到了卡尔西斯,据传他说这是〃为了不让雅典人再次对哲学犯罪〃。公元前322年他在那里死于一种长期的消化道疾病。亚里士多德在他的遗嘱中表现出了他的人情味,慷慨周济自己的亲戚,不让出售自己的奴隶,并嘱咐要释放一些奴隶。就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着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影响了此后好些世纪的哲学。我们将从他的哲学所涉及的广阔领域里选出他的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的一些部分来加以考察。

第四部分 2。形而上学

    在他题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著作中,亚里士多德阐发了一种他称之为第一哲学的科学。〃形而上学〃这个术语①的起源不是很清楚,但至少在亚里士多德的语境中,它部分地表明了这部作品相对于他的其他作品的地位,就是说它是超越于(beyond)或者说后于(after)他的物理学著作的。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始终都在探讨一种他认为应该被最恰当不过地称作智慧的知识。这一著作以如下陈述为出发点:〃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说,这一内在欲望不仅仅是为了做事情或造东西而去求知。除了这些实用的动机之外,在我们身上还有着一种纯粹是为了认知而去认知某些事情的欲望。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在感觉中体验到的快乐〃就说明了这一点;〃撇开感觉的实际用处不说,感觉自身就是为人们所喜爱的〃,因为我们的观看〃能使我们认识事物,能揭示出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

    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知识。有些人只知道他们通过其感官所经验到的东西,例如当他们认识到火是热的时候的情形。但是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并不把通过感官所认识到的东西称作智慧。相反,智慧类似于科学家们所拥有的知识。它们由对某些事物的观察开始,然后重复这些感性经验,最终通过思考经验对象的原因而超越感性经验。有多少种可定义的研究领域就有多少种科学,亚里士多德研究了其中的许多种,包括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除了这些特殊的科学,还存在着另外一门科学——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