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霸唱奇诡力作:贼猫-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这回进雁营入伙的多是外人,必须由雁排李四,亲自拿“套口”过问新进团勇:“今日午时开山门,众位兄弟听真切,九道安了生死路,哪个敢进这山门?不是能人莫入门,不做兄弟你别来,身家不清早早走,底子不足早回头,冒充行家赶紧走,查出来了要人头,不是为兄情面冷,今日山中正凶险,上四排兄弟犯了令,自已挖坑自已跳,下四排兄弟犯了令,三刀六眼定不饶。”
  入伙之人听清了规矩,则要各自报清身份来路,也都得拿切口套词来讲,比如说“耳听兄长把我唤,整顿衣冠来参见,今与众兄幸相逢,实是前生信有缘,众兄有胆又有识,个个都是有名人,怜我愚笨是后进,言语不周望海涵,某地就是生我的丝,某乡某村那是我家园,某年某月我母有难,某月某日我就下了凡,某山某寨插了香,今日结义投雁营,入营自当遵号令,吃咒赌誓表心迹,上不敬兄把头断,下不爱弟挖心肝,如不敬兄不爱弟,让我短命落黄泉。”
  营官还要问:“有何凭证?”后进就答道:“以裁香为凭。”这时要把手里的草香折断,表示倘若有违此言,就如这炷香一般,落个一刀两断的下场。
  雁排李四把能留的人都留下,根底不清的则一律打发回去,重新清点营中团勇,共计两千二百出头,实力扩充了一多半,自是欢喜庆幸,只有张小辫心下犯着嘀咕,眼见兵马愈来愈多,这可是仗要愈大愈大的兆头,大概死的人也会愈来愈多,照这么打下去,还不知要死伤多少手足兄弟,张三爷眼下走的这条路,什么时候才算是个尽头?料来多想也于事无补,听天由命罢了。当即整顿队伍,回城听命。
  雁营在黄天荡大破粤寇之事,果然震动了天下,京城里的皇上听得捷报,喜动龙颜,谓我国朝中兴在望,当即亲提御笔,写了“忠勇雁营”四字,让兵部破例给张小辫加了参将之职,别看是正三品的武官,也拿着朝廷的俸禄,但实际上却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衔,还是让他做他的营官,另外作为封赏,今后营中的团勇皆加双饷。
  图海提督本想藉着太平军的刀子,除掉灵州雁营,谁想得了这么个结束,反倒成全了此辈,又觉得张小辫和雁排李四的手段了得,在城中又是死党众多,要逼得他们紧了,恐怕生出别般大乱子来,也只好暂且衔恨隐忍在心,而且调遣雁营截击粤寇正是他出的主意,当然免不了奏报朝廷给自已邀功请赏,这些事情都按下不表。
  只说时光易逝,寒来暑往,过完了秋冬,又到了春夏之交,张小辫蒙受巡抚大人赏识,充做了雁营营官,他虽不懂战阵杀伐之道,但手下的雁排李四等人,多是当今世上骁勇善战的将材,更肯为他用命,统率着雁营团勇,接连不断地与粤寇交战,到处攻城拔寨,收复了灵州城附近的好几处重镇。
  这一天雁营回来休整队伍,张小辫寻了个空,独自来到“猫仙祠”里,那些野猫们见有熟人来了,都拥到祠中与他厮耍。
  张小辫喂那些野猫们吃了些东西,便翘起二郎腿倚倒在神龛上,这半年多来,他经历了无数杀伐之事,蓦然间生出一阵感慨,当初做梦都想求一场荣华富贵,可天底下刀兵四起,也不知张三爷何年何月才能有顿安稳饭吃?早知道作人辛苦,先前投胎的时候,还不如求那轮转阎王给三爷托生成个灵州野猫,倒落的逍遥快活,强似整日出生入死,无休无止。
  正恁般烦恼,忽听有个枯柴般的声音冷冷说道:“兀呀,故人别来无恙否?”张小辫心中一惊,忙从神龛上跳起身来,抬眼看时,已见猫仙祠里多了一人,那人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灰袍,就好像是从古墓死人身上扒下来的古旧服饰,又蒙着个面,只露出两只毫无生气的眼睛,不是旁人,正是以够指点祸福吉凶的“林中老鬼”。
  张小辫半年不见此人,想不到今天竟自已找上门来了,正有些紧要的话想问他,连忙唱个大喏,谁知还来不及多作叙谈,却听那林中老鬼突然开口道:“张三爷,你大祸临头,性命都将不保了,还有心思在此闲耍!”这正是:“你自闭门家中坐,难防祸从天上来。”
  《贼猫》第五卷“雁营”完,欲知后事如何,且看《贼猫》最终卷“截妖寺”分解。


  第六卷 截妖寺 第六卷 截妖寺 第一话 长面罗汉
  ( 本章字数:4089  更新时间:2009…7…16 13:38:45)

  世上历来有种旧说,所谓“事不过三”,张小辫在猫仙祠第三次遇林中老鬼,可与前两回的境遇大不相同了,那老鬼见面就说:“张三爷近日要惹来杀身之祸,到时候性命难保。”
  张小辫这将近一年多来,久在军营战阵之中出没,随着雁营剿过塔教,打过太平军,经得多见得广了,遇事已不如从前那么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但他得有今日光景,全凭林中老鬼暗中点拨,知道此人有神鬼难测之机,不言则已,言则必中,见他如此一说,岂有不信之理。
  张小辫脑中一转,心想:“当初你这个老儿可是亲口许下,若是张三爷真有马高镫短的时日,则必来帮衬扶持,岂能说过了不算?”于是忙对林中老鬼说道:“小子当年饥寒交迫生计无着,幸得老先生不弃,三番两次指点迷津,否则早就成了路倒喂了野狗,现在连尸骨也剩不下了,还求你老人家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再指点小子一条生路,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林中老鬼仿佛是个死人般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言说道:“老夫早就说过,看你张三爷的气色极高,必主大富大贵,才有意在暗中扶持于你。但须知上天有好生之德,你雁字营杀人太多,惹得凶星犯主,所以命里注定要有一场大劫,可只要躲过了此劫,你今天飞黄腾达再无阻碍碍,功名利禄不求自得,扫地也扫出金锭子来,可这天罗地网的劫数连神仙也算不出来,怕是不那么好躲,真要该着你死,纵有一千条性命也就此休了。”
  张小辫大惊失色,咕咚跪倒在地涕泪齐流,恳求林中老鬼务必相救则个,张三爷前边十几年穷困潦倒,度日如年,水里火里扑腾了多时,好不容易熬出点头绪了,可还没等到安稳受用,就要如数被老天爷收走了,真是“早知富贵生前定,悔却从前枉用心”。
  林中老鬼道:“暂且不必如此惊慌,老夫既然当年跟你说了,要周全你一世荣华富贵,遇此大劫临头之际,自然不肯袖手旁观,古人言物有一变,人有千变,若要不变,除非三尺盖面。只要张三爷你依着老夫之言行事,不管是天诛还是地劫,皆可如覆坦途,必保万无一失。”
  林中老鬼说完,就从祠堂中的许多野猫当中,拣出一只大花猫来,并从怀中取出一个火漆封存的竹筒子,都交给张小辫,问他:“可识得此猫?”
  张小辫也不知林中老鬼是何用意,用眼一打量看那只大野猫,只见它一身锦绣也似的花纹,生得呆头呆脑,憨里憨气,而且尾长爪短,猫脸奇大,额上顶个“丰”字。张小辫学过《云物通载》里的猫谱、猫经,如何能不认得,便答道:“按照猫相之说,此猫名为长面罗汉的便是,好像是个从来不会开口的哑子猫。”
  林中老鬼道:“这猫儿确是唤作长面罗汉,生来就是个佛陀的性子,金童耳、玉女腰、仙人背,虽然驯服木讷,但它并非是不会叫唤的哑子猫,只是愚民无知,认定此猫妨主,是个降祸的太岁,耗气的鹤神,所到之处,总有灾殃出现。其实不然,它是能见凶相征兆,开口必主不祥,故此轻易不肯开口,从今日开始,你要时时刻刻将它带着身边,形影相随,寸步不离,什么时候你听到长面罗汉开口,也就是你命中劫数来临之兆,到时候你须立即打开竹筒,这竹筒中自有回天之术,务必依照其中指引行事,切不可有丝毫怠慢,否则你张三爷必死无疑。”
  林中老鬼又告诉张小辫:“日月有盈亏,星辰有失度,为人岂无兴衰?老夫虽然深知此理,又看出凶兆已近在眼前了,但天机最巧,天意难料,却也说不准这劫数究竟是几时来,又是如何来,故在竹筒子里留下回天保命之策,如今老夫所能帮衬于你的,仅此而已,到头来能不能留下小命,就看你张三爷自已的造化了,咱们之间的缘份到此也就尽了,今日一别,此后再无重逢的时日,所谓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三爷你就好自为之吧。”说罢扬长而去,迳自转入猫儿巷中不知去向了。
  张小辫听了个一字不漏,真教人心惊肉跳,自知此劫厉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