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道混初唐-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防军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麦天代管,自己带着一百特战兵星夜赶往漠北。

对叛乱部落周边的部落酋长出示了狼山都护萧嗣业的手令后,命令他们在外围形成个包围圈,并说“平乱不用你们出兵,你们只负责收拢逃逸者。我把这两个部落处理完后,这两个部落的人口与牲口你们平分。”

周围几个部落酋长虽然知道了此人是麦神仙的弟子但并不相信只凭他这区区百十个人就能灭掉两个部落。但麦跃开出的条件却也十分诱人,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自然愿意。他能做到最好,自己平白落得诸多好处,他做不到,死的是他们,与自己部落何干?自然是纷纷答应。

麦跃指挥特战兵于当日夜分头袭击了两个叛乱部落酋长的汗帐,将两个部落酋长杀死,去了头颅,尸体悬于汗帐前的高杆之上后又领军悄悄退了出来。

次日一早两个部落之人发现自己酋长的无头尸体悬于高竿之上。大恐。搜寻凶手无果的情况下。将尸首掩埋由各部长老推举另立酋长并加强新酋长的护卫力量。

两日后,新酋长的无头尸体又冉现在高竿之上,做为报警铃声使用的几只狗却是满嘴酒气呼呼大睡。而且几十个护卫也被屠杀一空,都是一刀毙命。

就在众人惊慌失措的时候。斥候回报。周边部落已经出兵包围了自己的部落。部落里已经无人再敢当酋长,又被切断了逃生退路的两个部落。只能选择投降。

而参加合围行动的两个大部落却又因分赃不均大打出手。当天夜里,这两个部落酋长却又离奇失踪。直到次日麦跃邀请参与合围的酋长赴宴时,众酋长才在麦跃的临时大帐外的拴马桩上发现这两名被五花大绑的酋长。

麦跃居中而坐,谈笑风生地与众酋长劝酒,在众酋长惊异的眼神里,面无表情眼神冷漠的特战兵将那两个已经被捆绑了一夜的酋长推了进来。

麦跃把碗中酒与众酋长饮干后这才开口道“当初我和你们说是平分,他们两;一与只部落大就想多占甚系环带头桃起事端。我不输尔叫旧们讲行惩罚。你们回去后可再行分配。他们两个部落不用计算在内。”

说完后,对特战兵道“给他们两个松绑等松开绑绳后,麦跃给两人各到了一碗酒后才对这两人说道“今天只是小小惩治一下你们。如果你们两个要是再敢闹事,就不是把你们两个绑来这么简单了说完走到苫着一块白布的小几边,把白布拿开,露出里面的四颗人头道“这就是那两个叛乱部落两任酋长的头颅说完看了一眼帐门前站立的两个身穿灰衣面无表情的特战兵继续说道“我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能拿到的,你们在座众位有谁不信的可以一试

两个刚被松绑,连碗都端不稳的酋长互相对视了一下,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恐惧。他们的体会最深,自己昨晚刚躺下,就感觉到脖子侧面一疼后什么也不知道了。等醒过来后才发现自己被绑在两根拴马桩上。在看看小几上的四颗人头。俩人都感觉冷汗在后背上流淌,腿一软单膝跪倒颤声道“我等知错了!

其他酋长也都心里暗想“此人是麦神仙的弟子,果然很有神通眼见那两个大部落酋长都下跪认错了,急忙站起身来。插手施礼,齐声“我等愿听吩咐。”一场局部叛乱就这样被麦跃用最简单却也最有效的手段平息。

。跃心我不打算百让他们参与朝中之事。陛下虽然十分信任我等,我等也更应该珍惜羽翼。如果朝中到处都充斥着麦姓之人,陛下会怎么想?其他朝臣会怎么看?瓜田李下之嫌,当避则避啊!”麦仲肥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是以一种洁身自好的姿态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兄弟说的很有道理。

耳这副使一事?”

“找吧!人才有的是,就是看我们如何当这个伯乐。”麦仲肥有些感慨地说道。

此时的朝堂之上贞观老臣死的死、贬的贬。现在能够站班的朝臣除了漠南这几人外基本都是熬资历熬上来的。这些人的特点是经验丰富,不论是郡县治理还是政治权衡样样都门清,同样的也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和苦熬几十年的心路历程让他们通常都会冷眼旁观不愿勇于任事。

科举选仕在唐朝还没有象以后的朝代那样考中的当即任命为高级地方官,基本都是下放到基层去锻炼。就像委师德这样进士及第之人也不过才是个从八品的县尉。

唐时还没有殿试这一关,也就没有什么状元、榜眼、探花之分。凡在京师大考中上线的学子都被称为进士及第,选取的人数非常少而且严格。根据参加的考试不同,被分派到不同的部门。明经科就是从宋以后的科举唯一剩余的一门考试的进士多是被分派去崇文馆或国子监修史和为圣人言论做注释,只有综合素质优异者才会被推荐出来做官。

娄师德是律法科进士,所以去做了县尉,这时候的县令并不是什么都管手下设县尉、县承各一人,县尉掌分判诸司之事,县承掌文书、仓库等杂事。县承多由算科进士担任。这是指的的上县,其他中、下县的县尉与县承多是推举而来,没有品级,除非做出很大贡献者可由上官再次推荐,当地刺史府考核认可后才会有品级,且多为九品以示与进士及第者区分。

可以说现在的朝堂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准确点说其实麦仲肥,可用之人并不多。

俩人边走边说不觉已经来到了皇城门前。各自上马,奔原尚书省旧址,在气势恢弘的尚书省门前俩人拱手作别,席君买自回右衙的兵部。麦仲肥直奔左衙的吏部。

吏部人员一见麦仲肥到来。急忙迎上来。搀扶麦仲肥下马,将马牵到一边,一名吏部推官施礼道“不知左相到来,未能远迎,恕罪,恕罪!”

“无妨!杨尚书可在衙中?。麦仲肥摆手后和颜悦色地问道。

“在、在,下官这就去给左相通传推官躬身施礼后,急匆匆进了吏部大门。

麦仲肥虽然官阶比各部尚书高一级,却也不愿坏了规矩擅闯吏部办小公地。背着手在吏部衙门前慢慢踱步,看着吏部的建筑。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门据上匾额不同,六部的格局都一样。自己当户部尚书时,早已经烂熟于心。

不久就听见吏部衙门里一阵匆匆脚步声响起,已经年逾六旬的吏部尚书杨师道带着手下两名侍郎,匆匆出迎。

第256章 理政艰难

初师道,常景献,初唐非着名诗阴人,隋宗朋警有才思,为人中正平和。尚桂阳公主,封安德郡公。马周死后太宗曾让杨师道署理中书令一职,后太宗年老疑心病甚重,借口师道心无政务,埋头诗文为由,贬为吏部尚书。

长孙无忌掌权时杨师道再被贬为吏部右侍郎差点被左迁象州任长史,多亏欣赏其家世与文采的待遂良暗中托了一把。直到无忌倒台,李治才又让杨师道指掌吏部。

老头经过这几次沉浮后,再也没有了混迹宦海的意思,一门心思想退休,多次上书请求致仕回乡,都被李治挽留。

“麦相前来也不派人知会一声,老夫未能远迎,恕罪!恕罪!”杨师道一见麦仲肥满脸堆笑拱手说道。

“老尚书不必多礼!我来是传陛下口谕。”麦仲肥回了半礼以示尊敬,笑呵呵地说道。

“哦!,快请!快请!”杨师道带着两个侍郎把麦仲肥引入部堂落座,杂役献上茶水,麦仲肥对杨师道说明来意后,杨师道急忙让吏部左侍郎拟票,并派人送往御史台。

政事谈完,杨师道老话重提“老夫想求麦相一件事情,不知麦相能否应允?”

“老尚书请讲,仲肥能帮匕的义不容辞。”麦仲肥对朝中的同僚从不摆架子,这样的作为让朝中同僚时他多少都有些好感。

杨师道搓搓手后道“老夫如今以上年岁,时常感觉耳鸣心悸,吏部选材任贤职司重大,老夫深感以难胜任。老夫想请麦相在陛下面前为老夫说项说项,应允老夫致仕回乡。”

“这个”麦仲肥早就听说杨师道无心政务,一门心思想致仕后寄情山水,诗书自娱,安度晚年,李治却不放人。自己也搞不清楚李治是怎么想的。这个包票实在不好说。

“老尚书,此事非是仲肥不肯帮,圣上恐另有打算。老尚书还是耐心等等吧。”

老头一脸失望道“既如此,老夫只能等等了。”说完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不再说话。

俩人干坐了片刻,麦仲肥很感无聊便起身告辞。转而去礼部要找许敬宗闲聊,顺带等前来报道的委师德。

来礼部麦仲肥就随便多了,自己溜达着就要进门,慌得礼部把守之人急忙躬身施礼,又要安排人去通传,被麦仲肥制止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