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道混初唐-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砰、砰”三声,前两支箭正好穿过揪撤吊桥的麻绳中间探出个箭头,卡

第三异箭插在敌楼牌匾上呼呼燃烧。

“将军神射!将军神射!将军神射!”身后的镇北军异口同声地欢呼道。

城上的新罗守军也被薛仁贵的神奇箭术惊呆。这三支箭的神奇之处在于准头与力道的把握,首先是准头。麻绳是圆形,只有射中正中间一点才会对穿,稍微偏一点,就会被麻绳表面的弧面所滑开。

再就是力道的把握。用力过大。箭支穿过麻绳飞出,力道过小难以穿透麻绳。

而第三只箭只是薛仁贵炫耀臂力与弓力的一箭,从薛仁贵站在的地方到城头敌楼上匾额的距离基本是普通的两箭之地。

随着缠裹在箭支上浸满油的布条里的油顺着麻绳流下来,揪撤着吊桥的两条粗绳开始呼呼燃烧。对此城上守军无可奈何,只能眼看着麻绳逐渐被烧断,吊桥“轰隆,小一声砸向护城河对面,前进的道路已经被打通。

薛仁贵将大弓重新背在身上小从兵士手中拎过自己的大戟后,笑着对一脸痴呆的席子谦道“子谦!本将已经做完本将的营生,剩下来就看你的了。”

从痴呆状反应过来的席子谦由衷地一报拳道“将军真乃是神人也”。转头对同样目瞪口呆地看着吊桥砸落后荡起的灰尘的炮兵下令道“给我轰击城门!”

随着三门小炮“轰轰”的怒吼声响起,城头上已经被薛仁贵神射镇住的守军感受着脚下城墙被砸在城门上的拳大铁球带起的震动,哪里还有抵抗之心?一个个战兢兢地蹲在女墙之下,只有发抖的份了。

十八颗铁球砸出后,身披重甲的镇北军推着羊头杵,冲过吊桥狠狠撞击着到处留着拳大四陷的已经有些松动的城门。随着三门小炮发出怒吼后,薛仁贵与席子谦已经对靠这三门小火炮砸塌城门不抱任何幻想了,之所以没有下令停炮是因为当小炮一响后。城上的守军都躲在了女墙之后。以至于停炮后身披重甲的镇北军推着羊头杵攻击城门时,居然无人往下放箭,这令一字排开张弓搭箭准备压制城上弓弩的五千镇北军暗暗叫苦。弓弦勒的手指很疼啊!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城门最终轰隆倒地,五千镇北军手挥弯刀冲进城内展开白刃战,随后暗骑与契丹骑也杀了进去,守军投降。

薛仁贵打开府库重赏镇北军后,下令全军放假三天,除了不得屠城以外,其他的可以为所欲为。将来这里可是大唐的领土,屠城所引起的后果却是非常严重的对此薛仁贵是深有体会。

狂欢三日后唐骑搬空府库钱粮,全军撤离参盛城,奔向下一个目标。有意思的是,原城守辛菲薛仁贵不但没杀,反而对其甚是礼遇,等全军撤离时薛仁贵还特意把辛菲叫到自己面前和颜悦色地说“当初辛城守如果要是打开城门,我等哪能会这样呢?顶多是带走府库钱粮而已。如今你看弄成这个样子,真是抱歉了。我等走后,你还是这里的城守。没准我们什么时候还会再来与辛城守叙叙旧,到时候可别在拒我等于门外啊”。

辛菲表面唯唯诺诺心里把薛仁贵骂翻了。也是,他那个小妾他自己也没上手过几次,新鲜劲还没过。却被薛仁贵命令去劳军,三日后送回来已经不成*人形了,被辛菲一咬牙用刀砍死在后花园的井中。

其实并不是薛仁贵想不到以战养战。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在这里憋屁了七年的他一心想建大功勋,所以心思都放在了新罗的大城之上,却因为自己所带皆是骑兵,对于墙高城坚的大城来说根本无法下口,何况大城牵扯吊桥的可不是麻绳,而是铁德  由于定位错误这才使这支孤军深入的唐骑差点闹出兵变来。

如今有了参盛城的胜利,再加上三天的狂欢。更兼薛仁贵参盛城下的三支神箭把所有部下尽皆折服,他带领的这支孤军士气大震。如今因祸得福反而捋清了思路,几战下来军中的矛盾早已经烟消云散,众将都明白了只有抱成团才能在敌人腹地生存下去,而兵士们想的更简单,只有不停地攻掠才会有钱财与女人。

思路一开,接下来的局面可就柳暗花明了,充分利用骑兵的速度,薛仁贵这支孤军成了横行新罗国内的一个心腹大患,大城毕竟在少数。更多的是小城,新罗的各个小城的城守如今寝食难安,谁知道什么时候这群蝗虫会出现在自己的地盘。

新罗也进行了几次围剿,但效果甚微。这支孤军全是骑兵运动速度奇快不说,更兼他们根本没有目的性。每次攻掠都是率性而为,这样怎么布控?

倒是有人提出以一座城池为诱饵,引得这股唐骑前来,好一网打尽。但设置了几次都被这股唐骑识破,不得不草草收场,这不是新罗人无能,而是这股唐骑太狡猾。新罗人布置的人少了不管用,布置的人多了却被他们看破,转身离去。这股唐骑成了笼罩在新罗国内官员头上的梦魇,久久挥之不去。弈旬书晒加凹曰甩姗不一样的体蛤

第244章局面打开

川,池两路都各自有了建树,作为牵制敌人辛力的东夷加洲牡振也等到了反击的时候。

九月初营州所募甲兵八千余抵达大营。三日后平柑与沧州的二万余甲兵到达,又一日京师所派三千轻骑与骑马一同前来的二千掷弹兵到达。再四日云州一万多甲兵到达。至此程名振手中所将之兵已达八万余,反击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程名振从京师轻骑口中得知此次从京师出发的一苏骁卫军的领军居然是兵部尚书、右骁卫大将军。安城县侯席君买与鸿驴卿、右屯卫大将军、武城县侯萧嗣业时,脸色有些怪异。

这两个随便揪出哪一个都比自己的官职爵位要高,他们到来后,这里究竟是谁听谁的啊!再说。您二位西突厥一战已经一战成名。封侯拜相,又何必来此抢我们的战功?唉!阁老啊!虽说他们是你的嫡系。可也不能这样厚此薄彼啊!

他还真冤枉麦仲肥了。此次点将是高宗李治钦点,和麦仲肥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说跟麦仲肥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治信赖麦仲肥。爱屋及乌。漠南出身的官员同样也被李治所信赖。再加上七咋,月扫平西突厥,这样的战绩怎么能不让李治高看一眼?更何况席君买的身份特殊。所以一说对朝鲜用兵李治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两位青年将领。这样一来李治确实给程名振出了个难题。程名振可也是李治钦点的平东战役的总指挥。

看来只有快速击溃敌方联军,夺回平壤城,之后挥军东进进攻新罗。接应薛仁贵那路偏师,再一举拿下新罗全境。只要行动迅捷,这击溃联军收复高丽的头功就坐实在自己的头上,等那二位到来时。安排他们进驻平壤即可。

正在路上行军的两位侯爷,还没赶到战场上,就已经被程名振“算计“了。

九月底。苏定方赶到真境城。国而不攻。每日派人喊话。十月初。刘仁轨说降已经绝粮十日的黑齿常之,苏定方兵不血刃拿下真境城,百济腹地已经向唐军敞开。

苏定方留仁轨将兵三千驻守真规城,带领新降的黑齿常之与真明,城万数降卒向百济都城油城进军。或有人言:常之新降,未可将兵。苏定方大笑曰:此为用人不疑,疑人人不用。乃将真境城所降万余人皆让常之统属。

常之感其德,愿为先军,沿途叫开城池无数。大军竟直抵洒城下。

百济王弟扶余泰令大将军僧道垛将兵八万来战。定方恐兵少。又兼军中多有降兵。乃立寨坚守,发书程名振请求援兵。

十月初程名振击败联军,偻国兵在战事不利时,集体撤退回本土。鞋鞠统帅多豆战死。程名振受到当初太宗东征时被契芯何力义释的高丽老将高突勃之助,收复高丽全境。

同月新罗摄政金延平被新罗行军总管大将军法敏斩杀,法敏带新罗与韩鞠残军退回新罗。席君买与萧嗣业弓军至。见程名振已得大胜,乃将兵交与名振,同心进攻新罗。

得新来之军,更兼火器辅助小名振挥军直攻新罗,二十余日后已得新罗半境之地,更与仁贵骑军汇合。

十月底法敏逼迫堂妹真德传位给自己,上表请降愿让出被唐军占领之地为赔罪,并求敕封,高宗不允。法敏乃集十六万倾国之兵与十万唐军决战于赤”新罗决死,互有攻伐。随得火器辅助。唐军终未得速胜。

十一月初天降大雪,五日不绝,平地雪厚一尺有余,步卒小腿皆没于雪中。兵士腿脚多有冻伤。两军乃罢战。唐军留兵镇守所得城池后。退回高丽境内休整。程名振接苏定方求援。发兵五万助之。

定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