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道混初唐-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狐朋狗友混一起了。看来自己需要加把劲,一定不能再让这小子回到过去那样子。如果回到过去那样子,老夫可是有欺君之嫌!

想到欺君之罪的后果,权老头再也顾不得许多,又拿出圣谕冷着脸道“殿下,看到老夫手里的东西了吗?这是圣谕,见圣谕如见陛下。”

李估一看到那份圣谕要多腻歪有多腻歪,站起身来,勉强躬身道“儿臣恭迎圣谕”

第141章 京城风云1

私纪板着脸道“齐王殿下,从今天开始。第您不能出制,城尖败猎,只能在王府里读书养性。第二远离梁猛彪和咎君馍这些人。”

李佑现在还没有找到王玄策下落,只能先夹着尾巴无奈地道“好,都听老师的,估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个四有新人。”

权万纪仍然不放心,他知道这下把这个齐王得罪苦了。但得罪齐王和欺君之罪相比他宁愿得罪齐王。为了让李结安心学习权万纪把李结王府里养的猎鹰、猎犬全都放跑后,命令王府的侍卫官不准梁猛彪和咎君馍接近内府。

李佑恨的牙痒痒,但还是能装就装,只要找到王玄策把他除掉,自己没了威胁就没什么可顾及的了。

转眼到了贞观十七年,李佑的手下一直没有找到王玄策。这让李佑很恼火。

这时候权万纪却办了个,蠢事。一天老权正在家里睡觉,一只猫踩翻了屋面的瓦片,瓦片掉到院子里,发出声响,把熟睡的老权惊醒。于是老权坚定地认为是梁猛彪和咎君馍来行刺自己。

第二天早上,派出王府侍卫把粱猛彪和咎君馍抓了起来。同时派人去长安给太宗皇帝送信,说:李估手下有不少乱臣阴谋盅惑齐王,并附上了这些和李估亲近的人的名单并加以弹劾。

太宗皇帝看过后怒发冲冠,立巍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去齐州调查取证。结果刘德婚这一查之下,下了一跳。这齐王府里武器盔甲、违禁物品还真不少。可李估毕竟是亲王身份,不是他能审的了的。就派人快马报长安,由太宗皇帝定夺。

太宗皇帝还是觉得家丑不应该外扬。命刑部尚书刘德威带着违禁物品回京。另外修书一封,让权万纪带齐王李结一起回京述职。想要私下处理此事。

李佑不清楚是不是因为王玄策告发自己的,赖着不肯走。权万纪可清楚是因为自己的检举信弄的事,他可不愿再在这里待着了。

再待下去一旦自己的检举信的事情暴露,李佑这混小子很有可能会对自己不利。所以他也没等李佑,自己收拾收拾就要回长安。

老权的反常举动引起了李佑的怀疑,就派手下燕弘亮半路截住权万纪问明真相。可老权以为事情败露李估派人追杀自己,拼命的逃。这下把燕弘亮惹火了,老权在齐王府仗着自己是齐王师身份,经常打压他们。燕弘亮决定给老权点苦头吃,弯弓搭箭“嗖嗖嗖”三箭想把老权射下马来。却没想到自己的骑射糙了些,加上老权同志年老体衰,又担惊受怕,从马上掉下来,死了!至于是不是李结命令燕弘亮杀死老权同志还是燕弘亮本人挟私报复或是其他,总之老权同志牺牲了!

老权一死,李佑已经没了退路!那就反了吧!没准凭借自己“天才”的大脑也可以来此玄武门之变的翻版齐州城之变,自己荣登大宝呢。

于是李佑命令燕弘亮的弟弟燕弘信带着梁猛彪和咎君馍几个游侠儿去拉拢胁迫齐州兵营的典军校尉韦文振带着队伍一同起事。韦文振一边虚与委蛇一边寻机脱身。机会还真让他等到了,一个齐王府传令兵骑马来催促燕弘信,韦文振抢马而走。可惜没走多远,就被精于弓箭的咎君馍射杀。

得到了齐州兵权的李估软硬兼施,齐王府和齐州的官员被处决了几今后都倒向了李佑。于是李估开始设置官员:上国楼、弄府仪同三司、拓东王、拓西王等不一而足。大开府库赏赐有功人员。

又把周边郡县的老百姓弄进齐州城分发武器铠甲,充作军队,命人练。

看着“兵强马壮”的齐州兵。李佑信心十足,与都被封为大官的燕弘亮等人宴饮取乐。得知太宗皇帝派兵部尚书李劫发周边九州之兵灭之时,燕弘亮一边躺在歌妓怀里一边举着酒杯道“王上不必惊慌,我等一边喝酒,一边出刀就能把这些杂鱼清除干净。”

可事情并不是他们想的那么简单。李劫还没到,青、淄两州的府兵已经开进了齐州境内。齐州府兵曹参军杜行敏暗中接连齐州府兵杀掉了王府外围的李佑死党,把王府团团围住,命令李佑出来投降。

李佑看到这次如同儿戏的起义这么快就玩完了倒也不含糊对杜行敏道“我就是不出来。你能把我怎么样?”

杜行敏好笑之余说道“你以前是王子,我不能把你怎么样。现在你是国贼,你要不出来也行,我让人放火烧了这里。你们就等着火化吧。”

李佑看了看身边的人说“让我出来也行,不过你要答应不杀燕弘亮兄弟两个”我就投降。”

等杜行敏答应后,李估亲自开了王府大门。杜行敏将燕弘亮兄弟的双眼剜去,其他的人全部打断腿后砍死。

李佑被押入京师后被赐死于内侍省,同党四十四名主犯被斩。从犯被敕放。阴妃也因此事牵连被降为殡,独自老死于春秀宫中。而治书御史阴弘智被处帜面刑官按照惯例问道有冤情否。阴弘智脸愤恨 夭冤!有恨!”。

轰轰烈烈的一场叛乱闹剧随着几十颗人头落地于贞观十七年二月草草收场。

李佑被处死后,在京的几位王子的表情不一。太子承乾面色如常,只是在无人的时候低声说“活该!”

魏王泰听到后当着众人面挤出几滴眼泪。

回到后宅后嘿嘿而笑道“如此蠢材!不死才怪!”

吴王李恪却是轻叹一声,道“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啊!”想起当初麦仲肥的言语更加感激。

晋王李治则难过了好几天。私下对身边人说“他怎么这么笨?死,的真是莫名奇妙

四月,魏王泰的《扩地志》成书,泰献于太宗皇帝。太宗大悦道“这《括地志》编写得很不错!五百多卷的篇幅,全面叙述了本朝建国以来政区的建置、沿革,对各地山岳、河流、人物、风俗、物产等都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很有文采,还有益于朝廷卓握各地的情况。”太宗一边翻书,一边满意地看着站立在下的魏王泰。高兴之余将东都洛阳的著名名胜洛水池封给他,成为著名的魏王堤。这样的特殊的待遇,诱发了太子李承乾的醋心,也让一些大臣不满。于是包括魏征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李泰有怨言,在太宗皇帝面前说了一些不好听的话。这太宗皇帝虽然英名盖世,但是在这件事上却很护犊子,太宗大怒。把一些大臣叫过来怒斥,说:我就是喜欢李泰!李泰是龙种,你们得尊重!搞得大家很无趣。

李泰更是恃宠而骄,也想试试自己有多大的能力,顺便整整那帮和自己唱反调的大臣。私下见太宗皇帝哭诉“儿臣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众大臣,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对待儿臣就像是对待空气一样,视而不见,如此轻贱儿臣是对父皇的大不敬,应该斥他们一下

太宗皇帝最是听不得儿子的哭诉,大怒(又见大怒,看来太宗皇帝有脑血栓的前兆)把三品以上的官员召集来,满脸怒气地责问道:“隋文帝的时候,朝中一品以下的官员经常被亲王折辱。那不都是天子的儿子吗?隋文帝的儿子敢那样,联的儿子为什么不能?只是联对儿子管教得比较严格,他们才收敛自己。听说你们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轻视诸王,如果联纵容他们,你们还不是要受辱吗?”

房玄龄等人看到太宗如此生气,都吓出一身冷汗。不禁诚惶诚恐。连忙跪下谢罪(哎!人老三不怪:贪财、怕死、不瞌睡)。大家都明白太宗是为了魏王,别的人他不会生这么大的气。

只有魏徵,并不谢罪,正色说道:“臣以为当今群臣,一定没有敢于轻视魏王的。”众人都心中一紧,魏徵不仅要进谏,还直接将魏王提了出来。

“以礼来说,陛下的朝臣和陛下的儿子是平等的。《春秋》上说,周王属下的人员虽然地位微下,但班次却在诸侯之上。三品以上都是公卿之官,比之周王属下人员地位要高,陛下对其应该尊敬礼遇。如果国家纲纪大坏,那不在谈论的范围内;现在圣明如陛下,魏王绝对没有折辱群臣的道理。隋文帝骄纵诸子,致使他们多有不遵礼仪的行为,最终使得家破人亡,又怎么值得效法呢?”

太宗听了这番话,不由得转怒为喜,说:“说得句句在理,令人不得不服。联因为私爱而忘公义,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