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贫道混初唐-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纥首领吐迷度在逃跑途中马失前蹄,摔了个头破血流。急于逃命的大度设没有等回纥的吐迷度,自己继续跑路。而吐迷度却因为这次意外,逃过一劫,拐道回了漠北。

铁勒木带二万骑军多带马匹,急行军至白道川设伏。已经等了一天时间。散出去的斥候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敌情。正当铁勒木开始怀疑麦仲肥的判断是否准确时,一小队斥候跑回来报告“前方有千余骑狂奔而来,请将军定夺。”

铁勒木一听,脸上都乐开花了,急忙命令所有部队集合将这千余骑一口吞掉。

一心逃跑的大度设怎么也没想到会冲进斛州军的口袋里,等他发现逐渐围上来的斛州军时,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回去了,果断命令下马投降。却没想到等他这千余人下马扔了武器,蹲在地上时,斛州军却没有接受他的投降,而是在铁勒木手往下一挥后,万箭齐发,大度设和带领的这一千多亲卫被斛州军射成了一千多只刺猬。

收拢了战俘和马匹后的唐军分出一部分士兵押解俘虏和马匹回洛阳报捷外。李勣重新整队带领着十万部队继续追击大度设,却在白道川附近与铁勒木的两万斛州骑军汇合。在席君买的引荐下铁勒木见到了兵部尚书李勣。

李勣问铁勒木“谁让你等在此设伏的?”

“是我家刺史大人麦仲肥。”铁勒木抚胸施礼回答。

“大度设人呢?”李勣又问。

“回大人,他带着千余人想透阵逃脱,已经被我等射死。”铁勒木可不是傻子,他才不会说大度设投降后被自己射杀。

李勣的副总管薛万彻突然插嘴道“你们如何知道大度设会从这里经过?麦仲肥这一手可有越权之嫌。”

“不知道,咱只是个听命行事的军汉,上面让咱做什么咱就做什么。其他的咱不太清楚。”铁勒木开始装傻充愣地答道。

李勣看着铁勒木一笑道“你击杀大度设是大功一件,老夫会上奏陛下。你且退下吧!”

“好,谢大人!末将告退!”

铁勒木走后,李勣对满帐的将军、都督说“如今进犯的敌人全军覆没,下一步如何行止,众位可有意见?说出来老夫也好上报陛下裁决。”

薛万彻道“大军已经进到这里,不如度过阴山,把薛延陀一举铲平,令北疆再无战事。”

右卫大将军李大亮、凉州都督李袭誉点头同意,刚刚赶到的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道“大人,我军路远,为了赶路粮草辎重等都在后面。如果继续进兵粮草恐怕难以为继。”

李勣点头道“不错!营州都督张俭此时应该也在路上,等他的营州兵到来,这十五万人的补给确实是个问题。”

“报大人,斛州刺史麦仲肥亲自押运粮草和牛羊前来,请大人吩咐!”门外进来个中军官禀报道。

“哦?麦刺史这倒是雪中送碳啊!快快有请!”李勣急忙说。

其他人也是很感意外,正说粮草不济,就有人送粮上门。只有席君买和萧嗣业对视一笑。他们这位麦大人可是在一年前就开始备战了,想来他应该很希望把薛延陀灭掉吧。

麦仲肥进了中军帐,躬身给上首的李勣躬身施礼道“斛州刺史麦仲肥见过国公李老大人,见过众位将军。”在座的几位除了斛州将领,其他的都是老臣,不论官衔和爵位都比麦仲肥高的多。

“呵呵~仲肥不必客气。快快请坐!”李勣满面带笑地说。

“谢老大人!”麦仲肥坐到斛州军官一方。

“如今大军集结,还需要请示陛下下一步方略,粮草暂时有些紧张。仲肥你可真是雪中送炭啊!听刚才归德郎将铁勒木所说,是仲肥让他在白道川设伏,毙敌酋大度设于一役。没想到仲肥还通韬略啊?”李勣撵着已经有些花白的胡须笑着说。

“老大人谬赞!仲肥那里懂得韬略,只是感觉此獠如果安然回去,不久又会南侵,设伏白道川也不过是瞎猫碰见死耗子而已!”麦仲肥急忙谦虚道。

众人听的麦仲肥说的有趣,不由都是面带微笑。副总管薛万彻接口道“麦刺史既能于白道川设伏,必然也有对付薛延陀的方略了,不如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详一下可好?”

麦仲肥拱手答道“回薛总管,下官只是觉得应该除恶务尽。还北疆一个清平世界。”

第137章 犁庭扫穴

第137章犁庭扫穴

洛阳襄城宫大殿里,太宗皇帝看着关内道行军大总管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的奏本,脸上荡漾着微笑。

对于怎样才能安定北方边境,太宗皇帝有两套方案,早在薛延陀出兵时那次廷议征求群臣意见时,他说:“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多为中原边患。近来薛延陀崛起,我们已经早早有所准备。我设计了两套方案:一,精选十万大军,灭其国家,俘其首领,可保我边境百年安定;二,采取和亲,给于羁縻,这样足以保证边境三十年安定。不知哪一套方案更好?”房玄龄支持第二套方案,太宗也倾向于第二套方案,但魏征和长孙无忌支持第一套,二比二平,太宗皇帝一直拿不定主意。此时李勣的奏本无疑打破了这个僵局。

李勣的奏本大意就是如今各州郡的精兵悍将集结于白道川一线,总数已达十五万之众。而薛延陀夷男的二子并六万精锐全军覆没,归附的五个部落也只剩回纥一个。此时正是挥军直取漠北的时机。毙其功于一役,保大唐北疆百年安定。后面附着这次立功的将领名单,斛州的铁勒木和格日楞赫然在列。一个是在白道川击杀大度设,另一个是在斛州解围战中射杀突失利。另外还有斛州刺史麦仲肥亲自压粮解了大军燃眉之急的表章。

十五万大军集结待命,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太宗皇帝和几位重臣经过商议后,同意了李勣的表章。并派人送信给长安的太子承乾,命他准备大军粮草。因斛州地理位置靠前,成为粮草物资的中转站,命令斛州刺史麦仲肥为关内道行军总粮官,负责粮草和物资的转运。

铁勒木和格日楞因战功分别授予从五品上游骑将军和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的官职。把留守斛州的刘长有羡慕的直接用头去撞墙。

麦仲肥以斛州成为粮草物资中转站需要加强防御为由,报请李勣抽调回格日楞在内的三万骑军,加强斛州防御。李勣出于对粮道安全的考虑同意了麦仲肥的请求。麦仲肥为斛州争得了最大的利益。

贞观十五年八月关内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带领十二万部队渡过阴山一线,横跨大漠开始了对薛延陀部的最后一战。

薛延陀可汗夷男现在也是焦头烂额。自己的嫡长子大度设和次子突失利先后阵亡。而空出来的小可汗位置就分外惹人眼馋。夷男的其他儿子们已经开始不安分起来。七月中嫡次子拔灼杀掉了与其争夺汗位的庶长子曳莽,曳莽的部从投靠了夷男的侄子咄摩支,咄摩支带着本部和投靠的曳莽部袭杀了嫡次子拔灼,众酋长为求自保或拥兵自重或互相结盟。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竟不能制止,薛延陀内部其实已经四分五裂。

八月中旬,十二万唐军如泰山压顶般奔袭而来。薛延陀部慌做一团,各自为各自做着打算。而回纥小可汗吐迷度看到薛延陀部大势已去,以驰援薛延陀部为由,面见夷男,并把回纥所部与夷男的部从合兵一处。夷男见状大喜,对自己的烂摊子已经无能为力的夷男有了回纥的帮助,又燃起了一统薛延陀部的希望。

然而回纥小可汗吐迷度却是另有打算。于八月二十三日夜,带亲卫三十多人袭杀夷男,接管了夷男的部从,带着夷男的头颅裹挟夷男部从全族归降唐军,并做为唐军的先驱向导,带领唐军奔袭各处部落。

有了熟悉地形和对薛延陀部了如指掌的回纥为向导,唐军的袭击可谓神速。整部整部的薛延陀部族在被包围后投降大唐。

咄摩支带着本部和投靠的曳莽部逃出的部众破开围困,一路向北逃亡到萨彦岭与贝加尔湖一带落下脚,后击败本地多只土著,逐渐成为极北地方的一个大势力。咄摩支却一直不敢南侵,而是立足于贝加尔湖向西北方向发展。

九月二十日,薛延陀部完全除名。李勣留萧嗣业带斛州骑军两万人镇守漠北,带领唐军十万和靠投机得利的回纥小可汗吐迷度凯旋班师,太宗皇帝为了收买原薛延陀部降众,为夷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十月底,太宗皇帝建立漠北十三州,各投降部落头人酋长等授予都督、刺史之职,建立漠北燕然都护府任命吐迷度为大都护。

十一月东突厥的李思摩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终年三十七岁。太宗皇帝想起李思摩对自己的忠心,当初太宗皇帝送李思摩返漠南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