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小领主-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武是什么年龄加冠的,程婴死得早,并没有给他交代,赵武也不好意思问师修师偃“我今年多少岁?”貌似这样的问题,该别人来问他。但目前,似乎大家对他的年龄都没有确切概念。有人认为他十五岁加冠,也有人认为是十八九岁,总之,是一锅糊涂账。如果按模糊计算法,赵武现在在大家眼中,也就是二十五岁到二十九岁的模样,这个年龄在春秋,确实是小孩子。

赵武正在沉思。韩起气喘喘吁吁的跑到赵武身边,问:“你没有乘机夺城吗?好像你挺擅长这套?”韩起没有担任过正将的经历,他的官衔虽然高过赵武,但考虑到赵武有数次指挥大战的经验,韩起没有,所以韩起把指挥权交给了赵武。韩氏跟赵氏有什么客气的,赵武也就没有谦让,一手策划了这次突击。

“哪那么容易夺城啊!以前打的都是小国,乘人不备夺占城门,如此而已。赵武叹了口气:“人呐,不能坏了名声,郑国人本来早有防备,听说来的是我,个个都把钱包看得很紧,想顺手牵羊,不容易啊!”

韩起大笑,在他老爹的培养下,韩起不是一个事事争先的人,能合格的完成任务,韩起已经很满意了:“这趟任务不错,我事先就猜到,郑国人听说来的是你,绝对不会轻易出战。这不,果然。一个兵力不损,我们就把郑国堵在了国门里面,我猜郑国人也不敢偷袭,生怕被你反攻,反夺城门。我们可以安心睡觉了,在郑国人国门之下大睡几天,等后续军队来了,我们就交差。”

赵武身边,一名许国将领气喘吁吁,但脸上有一抹得意,赵武笑问:“感觉怎么样?”

那名许国将领语气轻松地回答:“郑国曾经逼得我们许国屡次搬迁,如今我们许国也能堵在郑国人的家门口上咆哮。军将,让我们许国人上前吼几嗓子,过过嘴瘾。”

赵武笑着挥手:“去做吧!我怕你们叫得越厉害,郑国人越是不敢出门……唉,世界上最郁闷的事情就是:一个乌龟流遇到了缩头乌龟。”

得到许可的许国人笑了,许多许国人摩拳擦掌,为了显示自己的勇猛,他们甚至脱去了铠甲,赤膊上阵(肉袒)。就在郑国人射程之外做出各种鬼脸,辱骂郑国人祖宗三代。对此,郑国人保持着庄严的沉默。许国人的挑衅没有得到回应,更多的许国人加入队列中,他们干脆在两军阵前表演起打棒球游戏,兵车卸下战马,散乱的放到一边,武器丢弃一地,以显示他们对郑国人的蔑视。许国人身边,三千赵氏骑兵与一万韩氏弓兵虎视眈眈,就等郑国人出来。

郑国人打死也不出来,许国人从日出骂到日落,郑国的城墙上静悄悄。傍晚时分,有晋国商人送来郑国国都的情报,赵武一边下令许国人回营,一边随手翻阅着情报。不看则罢,才扫几眼,他立刻大叫起来:“有没有搞错,郑国人怎么如此变态?”

韩起伸过头来,好奇地问:“有多变态?”

赵武随手把情报递给韩起:“郑国人怎么这么能折腾!他们的国都居然有七重门,七层城郭啊!这要打到什么时候?”

第一百一十一章 老牌投降国居然不投降

韩起也吃了一惊,忙说:“去年的时候,郑国国都还是五重门,今年居然扩充到了七重门,如此说来,郑国人确实变态,他们居然在一年之内增扩了两层城郭。”

赵武惊奇:“这还是二流国家吗?一个二流国家居然有七重城门……,我们晋国似乎也只有两重。”

韩起不以为然:“七重郭就算是强国吗?恰恰相反。国之强,不在城池高大厚实。郑国虽有七重城门,照样是谁来了投降谁;我们晋国只有两重城门,可三百年来,没有一支军队能推进到我们国都之下。两百年来只有我们打别人的份,两百年来我们从来是在别国的领土上作战,所以我们晋国不用高垒厚土修建自己的国都,我们的武士就是我们最坚固的防御。”

韩起说得对,晋国从晋文公开始就不尚奢华,晋国也从不喜欢像各国诸侯一样建筑高台土榭。但真正的历史上,晋国还是有一座著名建筑的,它是春秋两大建筑之一,与楚国的“章华宫”齐名的“虒祁宫”。这座超豪华的高台式建筑,在赵武晚年由晋平公动工修建,最后完成于赵武的孙子赵鞅之手。正如韩起所说的,当一个国家开始修建高垒厚墙的形象工程后,意味着这个国家由攻转守,开始衰落。“虒祁宫”与“章华台”的遭遇完全相同:这两座奢华的“形象工程”完工后,同样建造形象工程的南北两个霸主一起没了“形象”………晋国走向分裂,楚国走向没落。最后,连它们的小跟班秦国都可以欺负曾经的霸主了。

赵武自己是不会修建高台式建筑的,因为在他看来,层层叠叠的夯土铸造平台,而后在平台上搭建建筑,平常看着威风,暴雨一来泥水四溅,用不了多久土台崩……有这功夫,还不如建一座楼房,既能住人,又坚固,还能当做防御堡垒,实在是居家旅行必备物品……当然,这一切,或许是一个现代蜗居宅男的终极怨念而已。

“七重门啊!一层层攻击下来,我军伤亡该有多大?我是不会干这样的傻事的。”赵武看着韩起,暗示说。毕竟韩起的官衔高,所以赵武说这话既是提醒也是暗示。

韩起回答:“我当然也不会硬攻,我们的职责是把郑国人堵在国门之中,如今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所以我们无需费劲攻打。”

赵武欣然点头,稍后,他又小心的问:“只凭我们一支新军,恐怕包围不住有七层城郭的郑国国都,后续部队多会儿能上来?”

郑国国都新郑是座大城,最外层城郭周长42里另30步,最内小城周长8里另260步……如此巨城,靠赵武三个标准师的兵力是围不住的,加上韩起的三个整编弓兵师,也远远不够。

对赵武的忧虑,韩起咧嘴微笑:“武子莫急,这是一场世界大战。虽然我们晋国人向来号令森严,动员迅速,但依然用了四个月才出兵,这次我们动员全部的属国参战,国君定的开战时间在明年。就这样,元帅还一直说国君过度乐观,我们能在明年年末完成全部兵力集结,已经不错了。

再说,我们不是来屠杀的。屠杀对我们毫无收获,我们要的是征服,我们需要郑国缴纳征税,对我们的命令表示服从,所以我们无需困死郑国人。咱们不妨围三阙一,如果你觉得兵力充足,我们就包围他三面城门,留下一个城门让他们出城打柴,以及采购粮食。但如果你觉得我们兵力不充足的话,能堵住他一个城门也行。我们要的是缴纳征税与屈服,郑国的百姓将来还是我们征税的对象,所以,我们只让他们感觉恐惧就行。”

赵武终究不是古代人,做事过于急切了。其实,古代战争似乎都是慢节奏。据说,貌似精彩的赤壁大战,前后持续了十一年,光是双方沿江对峙,就持续了三年。而这一切,在三国演义中却一笔带过……

于是,赵武的大军,不,应该是赵氏“小军”堵在郑国国都门口,陷入了一场静坐式战争,或者也可以说是场“谩骂式战争”。许国人天天在郑国国门边上,展示自己典型春秋式骂战,而郑国人打死不出头。

黔驴技穷的晋国人继续整天谩骂似乎过于乏味,晋人开始在郑国国门下组织各种球赛:一群人整天光着膀子在城下嬉戏,另一群人枕戈待旦、全副武装观赏着前者游戏。对此,郑国人针锋相对。郑兵坐在城头,冲嚣张地在城下打球的晋军嚣张地喝彩,并为他们每一粒进球鼓掌。

这时,战争的节奏缓慢下来。北方,晋国人忙着筹集兵力;南方,楚国人也似乎竭尽所能调兵遣将。当月虽然渡过颖水,在武昌城驻扎下来。但因为兵力不足,没有立即动身前往郑国边境的“武城”。同一时间,秦国也在紧张的调动兵力。”

赵武在郑国国都门前谩骂了三个月,玩耍了三个月,直到第二年开春,元帅荀罃才调来晋国上军替换赵武。韩起是上军佐,上军来换防,意味着他必须归建,也就是说,韩起必须继续在郑国国门前谩骂,而赵武可以撤回休整了。

此时,魏绛也归建了。重新回到新军的魏绛神态轻松:“小活儿,元帅命令我们新军继续管理全军后勤,顺便率领许国及杞、小邾两国军队,负责砍伐道路两边的栗树……你不在的时候,军队的后勤工作乱成了一团糟,公卿们一致认为:还是你来管后勤好。”砍伐道路两边的树木,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雅说法。这项命令用现代话表述,就是:“杀光,烧光,抢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