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物种起源 作者:[英]达尔文_著_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赖可靠的根据,但错误的混入,无疑地仍难避免,在这里我只能陈述我得到的一般结论,
用少数事实来做实例,我希望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就足够了。今后把我的结论所根据
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详细地发表出来是必要的,谁也不会比我更痛切感到这种必要性
了;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能完成这一愿望。这是因为我清楚地认识到,本书所讨
论的乎没有一点不能用事实来作证,而这些事实又往往会引出直接同我的结论正相反的
结论。只有对于每一个问题的正反两面的事实和论点充分加以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出公
平的结论,但在这里要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许许多多博物学者慷慨地赐予帮助,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我非常抱歉的是,由于
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他们一一表示谢意。然而我不能失去这个机会不对胡克博士表示
深切的感谢,最近十五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判断力在各方面给了我以可能的
帮助。
    关于物种起源,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一位博物学者如果对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
胚胎关系、地理分布、地质演替以及其他这类事实加以思考,那么他大概会得出如下结
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和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尽管如此,
这样一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还不能令人满意,除非我们能够阐明这个世界的无数物种
怎样发生了变异,以获得应该引起我们赞叹的如此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性。博物学者
们接连不断地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诸于外界条件,如气候、食物等。从某一狭义来
说,正如以后即将讨论到的,这种说法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譬如说,要把啄木鸟的构
造、它的脚、尾、喙,如此令人赞叹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也仅仅归因于外界条
件,则是十分荒谬的。在檞寄生的场合下,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营养,它的种籽必须由
某几种鸟传播,而且它是雌雄异花,绝对需要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才能完成异花授粉,那
么,要用外界条件、习性、或植物本身的意志的作用,来说明这种寄生生物的构造以及
它和几种不同生物的关系,也同样是十分荒谬的。
    因此,搞清楚变异和适应的途径是十分重要的。在我观察这个问题的初期,就觉得
仔细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对于弄清楚这个难解的问题,可能提供一个最好的机会。
果然没有使我失望,在这种和所有其他错综复杂的场合下,我总是发现有关家养下变异
的知识即使不完善,也能提供最好的和最可靠的线索。我愿大胆地表示,我相信这种研
究具有高度价值,虽然它常常被博物学者们所忽视。
    根据这等理由,我把本书的第一章用来讨论家养下的变异。这样,我们将看到大量
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同等重要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在积累连续的微小
变异方面人类通过选择的力量是何等之大。然后,我将进而讨论物种在自然状况下为变
异;然而不幸的是,我不得不十分简略地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只有举出长篇的事实才能
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妥当。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能够讨论什么环境条件对变异是最有利的。
要讨论的是,全世界所有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这是它们依照几何级数高度增值
的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就是马尔萨斯(Malthus)学说在整个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应用。每
一物种所产生的个体,远远超过其可能生存的个体,因而便反复引起生存斗争,于是任
何生物所发生的变异,无论多么微小,只要在复杂而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以任何方式
有利于自身,就会有较好的生存机会,这样便被自然选择了。根据强有力的遗传原理,
任何被选择下来的变种都会有繁殖其变异了的新类型的倾向。
    自然选择的基本问题将在第四章里详加论述;到那时我们就会看到,自然选择怎样
几乎不可避免地致使改进较少的生物大量绝灭,并且引起我所谓的“性状分歧”(Dive
rgence of Churacter)。在我将讨论复杂的、所知甚少的变异法则。在接着以下
的五章里,将对接受本学说所存在的最明显、最重大的难点加以讨论;即:第一,转变
的难点,也就是说一个简单生物或一个简单器官怎么能够变化成和改善成高度发展的生
物或构造精密的器官。第二,本能的问题,即动物的精神能力。第三,杂交现象,即物
种问杂交的不育性和变种间杂交的能育性,第四,地质纪录的不完全。在第十一章,我
将考察生物在时间上从始至终的地质演替。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将讨论生物在全部
空间上的地理分布。在第十四章,将论述生物的分类或相互的亲缘关系,包括成熟期和
胚胎期。在最后一章,我将对全书做一扼要的复述以及简短的结束语。
    如果我们适当地估量对生活在我们周围许多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深刻无知的,那
么,关于物种和变种的起源至今还保持着暧昧不明的状况,就不应该有人觉得奇怪了。
谁能解释某一个物种为什么分布范围广而且为数众多,而另一个近缘物种为什么分布范
围狭而为数稀少?然而这等关系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
生物现在的繁盛,并且我相信也决定着它们未来的成功和变异。至于世界上无数生物在
地史的许多既往地质时代里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的就更少了。虽然许多问题至今暧昧
不明,而且在今后很长时期里还会暧昧不明,但经过我能做到的精密研究和冷静判断,
我毫无疑虑地认为,许多博物学家直到最近还保持着的和我以前所保持过的观点——即
每一物种都是独立被创造出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完全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那
些所谓同属的物种都是另一个普通已经绝灭的物种的直系后裔,正如任何一个物种的世
所公认的变种乃是那个物种的后裔一样,而且,我还相信自然选择是变异的最重要的、
虽然不是唯一的途径。
    
  







第一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



    变异性的诸原因——习性和器官的使用和不使用的效果——相关变异——遗传——
家养变种的性状——区别物种和变种的困难——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物种
——家鸽的种类,它们的差异和起源——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家养生物
的未知的起源——有计划的选择和无意识的选择——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变异性的诸原因

    就较古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来看,把它们的同一变种或亚变种的各个体进行比较,
最引起我们注意的要点之一,便是它们相互间的差异,一般比自然状况下的任何物种或
变种的个体间的差异为大。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是形形色色的,它们长期在极不相同的
气候和管理下生活,因而发生了变异,如果我们对此加以思索,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此种巨大的变异性,是由于我们的家养生物所处的生活条件,不像亲种在自然状况下
所处的生活条件那么一致,并且与自然条件有些不同。又如奈特(Andrew Knight)提出
的观点,亦有若干可能性;他认为这种变异性也许与食料过剩有部分的关系。似乎很明
显,生物必须在新条件下生长数世代才能发生大量变异;并且,生物体制一经开始变异,
一般能够在许多世代中继续变异下去。一种能变异的有机体,在培育下停止变异的例子,
在记载上还没有见过。最古的栽培植物,例如小麦,至今还在产生新变种;最古的家养
动物,至今还能迅速地改进或变异。
    经过长久研究这问题之后,据我所能判断的来说,生活条件显然以两种方式发生作
用——即直接作用于整个体制或只作用于某些部分,以及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关于直
接作用,我们必须记住,在各种情形下,如近来魏斯曼教授(Prof.weismann)所主张
的,以及我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里所偶然提到的,它有两种因素:即生物的本性和
条件的性质。前者似乎更重要;因为,据我们所能判断的来说,在不相似的条件下有时
能发生几乎相似的变异;另一方面,在几乎一致的条件下却能发生不相似的变异。这些
效果对于后代或者是一定的,或者是不定的。如果在若干世代中生长在某些条件下的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