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寿通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唱或者唱歌能够增加肺活量,提高了呼气和吸气的频率,加强
了摄氧量,促进了血液的循环。同时由于清唱的感情的变化,牵动了人体的各个器官的
活动,使得大脑神经的敏感度得到加强,新陈代谢也加快了进程,增加了体内酶和乙酰
胆碱等活性物质的分泌,将人体的血流量和神经细胞调整到最佳状态,可以延缓衰老的
到来。 

由此可见,“票友”们的清唱或唱歌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了达到
最佳效果,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其一,要选择优美的环境。清唱的本身就是一种很有雅兴的活动,因此清唱或唱歌
的环境一定与之相适应。要选择环境优美的公园、碧绿如茵的草坪、雄伟壮丽的山峦等


给人以美感,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清唱或唱歌会使得人的内在的情
与外在的景相融合,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心神愉快,能够促进身心健康。 

其二,要量力而行。任何事物都有个“度”,“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因为对轻唱
有兴趣,就不管不顾地一唱就是半天,对身体是弊大于利。既消耗了体力,也没有得到
性情的陶冶,反倒达不到健身养生的目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到量力
而行,不可逞强。 

其三,要节奏适中。喜欢清唱或唱歌的人往往是易动感情的人。在清唱时容易被所
唱的内容所感染,唱得很动情。如果唱的段子节奏很快,就会使心跳和呼吸也随之加快。
这就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体力不支,甚至还会心脑血管病,给生命带来危险因此,“票
友”们在选择唱段时,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或血压高的“票友”尽
量回避一些情绪激昂、节奏急骤的唱段;身患顽症的“票友”应尽量回避一些低沉、忧
伤的唱段,以防引起不必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的愉快情绪造成损伤。 

 

听乐哼唱除病疾 

欣赏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广泛的娱乐活动。它不仅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
受,还具有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我国古代就有“听曲解闷,赏花除烦”的谚语;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就在《史记》中也提到,音乐可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和“正心
气”;魏晋时的阮籍在《乐论》中也指出:“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对于人
具有保健的作用。 

事实确也如此。旋律优美、节奏平稳、速度徐缓的音乐,能使人轻松愉快,起到镇
静、止痛、催眠的作用;音调明朗、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气势激昂的音乐,能使人产
生激愤、乐观、向上的感觉,可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也收缩的有力,对于忧
郁症患者和有自卑感的人颇有益处。至于老年人经常听听音乐益处更多,可以推迟大脑
的衰老,防止记忆力的衰退,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功能,调节神经系统,提高免
疫能力。同时还能使离退休的老人摆脱寂寞感、孤独感,从而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或因如此,近些年来许多老年医院、疗养院、幸福院,纷纷采用音乐来治疗各种神经病、
冠心病、脑血管栓塞后遗症,并且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音乐之所以能够医治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是由许多有规律有节奏的振动系统构成
的。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的搏动、肺的舒缩、肠胃的蠕动,以及自律神经的活动,都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节奏性。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振动节奏相一
致、相协调时,就能使人的身体发生共振,产生心理的快感。当人生病时,各个器官的
节奏处于异常状态,聆听相应的乐曲能够借助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使人体器官的
振频与音频相和谐,从而使患病者感到身体舒服,精神愉悦,能帮助身体恢复健康。 

既然音乐对身体的健康有这么多的益处,那么怎样做才能使音频与身体的振频相和
谐呢?我们不妨举出几个“音乐处方”供大家参考。 


经常失眠者,可选用《春思》、《出水莲》、《银河会》、《二泉映月》、《平湖秋月》、
《烛影摇红》、《军港之夜》、《仲夏夜之梦》等来安定情绪,平复亢奋的神经; 

心绪忧郁、情绪低落者,可选用《喜洋洋》、《春天来了》、《悲痛圆舞曲》、《啊,莫
愁》等来解除忧郁,振奋精神; 

情绪浮躁,需要镇静者,可选用《塞上曲》、《小桃红》、《仙女牧羊》、《平沙落雁》
等乐曲来舒缓精神,安定情绪; 

如果过度疲劳,可以选用《锦上花》、《水上音乐》、《矫健的步伐》、《假日的海滩》
等乐曲,来促使人缓解精神的疲劳,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 

如果你的情绪很好那就不妨听一听《步步高》、《娱乐升平》、《金蛇狂舞曲》等,你
就会越发地兴奋起来,似乎是干什么工作都有时不完的劲。 

听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哼唱歌曲同样也对身体有帮助。哼唱歌曲是随意性的,不
要求哼唱着有什么音乐素质和天赋,只要自己有兴致,漫不经心地轻声哼唱,不管是乐
曲还是歌曲,随心所欲地哼唱出来,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绪都会带来好处。高兴时哼唱一
些节奏明快的曲调,能使你的精神更加愉悦,感到浑身轻松而爽利。心情烦躁时哼唱一
些沉郁低沉的曲调,能使你的负面情绪得以排解,精神疲劳得以解除,焦虑的情绪逐渐
变得平和而宁静,可见这种哼唱曲调对身心都是有益处的。我有个朋友很重感情,退休
后仍然经常怀念他的老同学。特别是在郊外散步时,每当他见到黄昏的夕阳,就情不自
禁地唱起:“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
动人的歌谣”这支老歌曲。他说:“我一见到快要落山的夕阳,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些
老同学、老朋友,就自然而然地哼唱起这支歌,哼唱几遍,就觉得精神松利了许多。”
这个事例足以说明哼唱歌曲对松弛人的情绪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健身大有好处。 

垂钓乐趣不在“鱼” 

 自古以来我国就把垂钓视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活动。传说中的“姜太公钓鱼——愿者
上钩”的故事,就充分说明垂钓的目的不在于钓几斤鱼吃,而是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
汉代高士严子陵不羡慕荣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刘秀称帝后邀他进京作官,他却隐
居于富春江畔,整天以垂钓为乐。其实他的垂钓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的确,垂钓是属于一种陶冶性情的健身活动,消遣行为,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更为合
适。正如一句俗谚所说:“吃鱼那又调娱乐,乐在其中好处多,身体健康水边钓,钓住
鱼时最快乐。” 其理由如次: 

第一, 垂钓能够使人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宋代大诗人陆游写过这样的诗句:“省
事心君静,忘情眼界平。”就是说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省事” ),是让人“心静”的
前提;淡化世俗的欲求(忘情),才能使人心态平和。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或因
如此,有位外国学者才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
绪和恶劣的心境”。一般地说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特别是在离开自己为之奋
斗了几十年的岗位之后,容易产生急躁、易怒或者忧虑、沮丧的情绪。而对这种不良情



绪的矫正和排解,垂钓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垂钓能够缓解和转移老年人的不良情绪。垂
钓时要静下心来,眼睛和脑子都要专注于“鱼漂”,“我的心中只有你”。同时,垂钓是
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活动,可以调和气血,稳定情绪,使人体的机能得到平衡,
这样就使得垂钓者心态平和,摒弃了不良情绪的干扰,有助于身心健康。 
第二, 垂钓能够陶冶性情。垂钓的场所无论是江河湖滩,还是人工建造的池塘,都
是处于远离喧嚣都市的郊野,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日光充足,气温宜人。
这种环境的本身就能使老年人的情绪稳定,心无他骛;加之垂钓必须身心放松,不急不
躁,才能有所收获,这两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促使老年人的性情受到主观(心绪)
和客观(环境)的陶冶,感到心旷神怡,轻松爽利,无疑对身体是大有助益的。 


老年人毕竟是年龄不饶人,垂钓时有些事也是应该注意的: 

一是要结伴而行。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