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获得了独立,南非当局也被迫宣布放弃实行了200多年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非洲重新成为非洲人的非洲! 
  摆在站立起来的非洲4亿人民面前的,是驱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遗留下来的影响与破坏,重新建立一个自信、强大、繁荣、富裕的新非洲的艰巨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比曾经叩开非洲之门的各国探险家们更坚韧不拔,顽强奋斗,为达到目标不惜牺牲的意志与精神。 
  新非洲的太阳已经升起在地平线上。




大洋洲 “巴达维亚”号遇险
  多少年来,由于澳大利亚这个“睡美人”蒙着神秘的面纱,使诸多探险家们虽与之有缘,却不能相见。 
  时间转眼到了1629年,欧洲人终于第一次登上了澳大利亚大陆,从而真正揭开了在“迟醒的南方大陆”上探究无穷奥妙的新篇章。 
  欧洲人首次踏上澳大利亚大陆的故事,得从“巴达维亚”号在向东印度群岛前进途中遇到大浪而搁浅这件事说起。 
  一个漆黑的夜晚,风雨交加,雷鸣电闪,“巴达维亚”号在佩思附近的洋面上遇到了罕见的强风。 
  “快落下主帆!”船长法兰索瓦·贝尔沙特不顾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生疼,把身子探出驾驶舱,大声命令道。他深知责任重大,全船290余人的生命都维系在自己的身上。 
  司职水手听到号令,便朝主桅杆奔去。但风雨实在太大了,船被刮得摇摇晃晃,水手根本无法从甲板上走过去。 
  “快趴下!”贝尔沙特船长见状,又喊着,“爬过去!” 
  水手小心翼翼地在甲板上爬行着。这时,只要稍不留意,就会被晃动的船只甩进那深不可测、汹涌咆哮的大海。如果不把高悬着、被狂风暴雨几乎要撕裂的风帆放下来,“巴达维亚”号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贝尔沙特船长把全体船员召集起来,告诉他们面临的困境:“‘巴达维亚’号不仅触礁碰坏了船体,还搁在浅滩上了。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只有减轻船体的重量。现在,我以船长的身份命令鲁格水手长带30人去舱里排水,其余的人跟我去把左右舷的12门大炮卸掉,统统扔到海里去。”船员们都明白,这是唯一的办法,他们已别无选择。 
  “得想办法把船上的人撤到岛上去。”法兰索瓦·贝尔沙特船长想。 
  “去叫水手们把船上的小艇放下来,所有的人员都撤到前面的岛上。” 
  贝尔沙特船长吩咐他的助手耶洛美·戈尔涅里斯道。 
  水手们已忙碌起来了。 
  “船长,人太多了,艇又小,根本坐不下。怎么办?”戈尔涅里斯跑回来报告说。 
  贝尔沙特船长沉思了片刻,回答说:“让妇女和随船的一些乘客先上去。 
  水手们慢一步走,去把船上的粮食抢出来,逃到岛上也要吃饭的。” 
  妇女上船了。 
  其他的乘客也都上船了。 
  “船员们等一下,”贝尔沙特果断地把手一挥,说道,“先装粮食。” 
  小艇划走了。 
  “巴达维亚”号的情形越来越危险。船体倾斜得越来越厉害。贝尔沙特船长算了一下,估计等不到救生小艇回来了,于是做出了弃船的决定。无疑,这个决定对于他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就在贝尔沙特船长和船员们跳入海中不久,“巴达维亚”号沉没了。“巴达维亚”号沉没时掀起的巨大波浪和带起的漩流,吞噬了好些船员。贝尔沙特船长和其他一些船员幸免于难。这一切,都发生在瞬间。 
  贝尔沙特船长等人爬到前来接应的小艇上。他们在岛上逗留了两天,没有找到淡水。于是,贝尔沙特船长又号召船员们拆掉了一只小艇,把拆下来的木板钉在其他小艇上做甲板,然后,带着几个船员乘上改装后的小艇去寻找淡水和援助。他认为,只要横渡到约40公里外的被人们普遍认为存在的南方大陆上,就能找到淡水。 
  贝尔沙特船长和水手继续在海上飘流,朝着南方大陆的方向。 
  大陆的海岸就在眼前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块大陆的海岸大都由岩石构成,而且十分荒凉。这些由岩石构成的陡峭悬崖,和撞击在岩石上又炸开的汹涌海浪,使小艇无法靠岸。 
  “船长,我们环绕海岸走吧,也许在别的地方会有比较安全的登陆点。” 
  有位船员请求道。 
  于是,小艇继续向北航行,他们的运气真是坏透了,无论小艇开到哪里,海岸附近都是断崖和汹涌的海浪。最后,贝尔沙特船长放弃了在这块大陆寻找淡水的企图,改道爪哇,希望从那里得到援助。船员们又开始了艰苦的航行。 
  第二天,贝尔沙特船长指挥着一艘增援船“萨尔达姆”号向岛屿这边驶来。他从望远镜里看见了岛上升起的袅袅炊烟,他知道,岛上还有他的部下生存着。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奋地对舵手说:“全速前进,尽快靠岸。” 
  贝尔沙特船长一踏上岸,立刻被欢迎的人们团团围住,感到有些惊讶。 
  “戈尔涅里斯呢?”船长问道。 
  “他来不了了。”威贝赫斯回答道。他把几天来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船长。原来戈尔涅里斯带头叛变,被威贝赫斯抓住了。 
  10天后,临时组成的审判委员会对戈尔涅里斯等叛乱分子进行了审判,大都被处以死刑,其中两名协从者罪行较轻,免除死刑,判为流放。 
  “把他们流放到哪里去呢?”贝尔沙特船长问道。 
  “船长,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这个大陆的西海岸实在是太荒凉了。我看不如把他们流放到那里,我们把船开到东边去看看,你说如何?”威贝赫斯向船长建议。 
  就这样,这两名叛乱分子被遗弃在澳大利亚的海岸上,他们也因此成为最早留在澳大利亚大陆的欧洲人。当然,后来并没有人再看见他们。




大洋洲 发现澳大利亚的“哥伦布”
  多少年过去了,诱人的澳大利亚海岸之谜,只剩下东部海岸。1768年,法国人路易士·布根威尔塔乘英国海军的一艘军舰,从新赫布里的群岛向西航行。一天,他发现地平线尽头涌现一片广阔的水波和隐隐约约的礁岩。他所看到的就是澳大利亚东海岸的大堡礁。这片环礁地带距离昆士兰州海岸不过几公里。但是,由于附近迷宫般的沙洲浅滩和海面上大量望而生畏的珊瑚、海星等,迫使他们驶离了这片环礁地带。布根威尔塔运气不佳,只差一点他就能发现澳大利亚的东海岸了。 
  1768年,英国学士院预测:在1769年,天文学上将出现金星通过太阳表面罕见的现象。英国政府决定派遣船只去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等候观察这一现象。此外,英国也希望借此机会全面地探索南方大陆。 
  库克抱着揭开南方大陆奥秘的决心和信心,惜别故土、亲人,扬帆远航,尽管途中历经千难万险,也从未动摇他的信念。 
  1770年4月23日,他率领探险队离开植物湾沿澳大利亚东海岸航行了2000多公里,曾3次登陆考察。4月28日,他们来到约克角外的占有岛。库克踏上这块土地,远眺那一望无际的大海,倾听惊涛拍岸声,回想几年航程中的历险和收获,心中激动万分。为了表示对英王乔治的小王子——威尔士王子的敬意,便将南纬10°的占有岛至南纬38°的澳大利亚东海岸地区命名为“新南威尔士”。 
  “安德瓦”号探险船在占有岛逗留了几天后,向西朝着托雷斯海峡航行。 
  在海上航行了一些日子,库克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两块陆地之间有一方狭窄的水域,他意识到这就是托雷斯海峡。据有关资料记载,穿过托雷斯海峡可以到达爪哇等地。库克和他的同伴们高兴得跳啊,唱啊,一个个好像回到了孩提时代。 
  他们穿过托雷斯海峡进入阿拉弗拉海,然后经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国。 
  库克的考察历时3年,发现了新南威尔士,推翻了丹皮尔曾经下的“新荷兰”是不毛之地的错误结论,向人们展现了美丽、富饶新南威尔士的形象,也证实了托雷斯海峡并非虚构,通过它可以到达新南威尔士。 
  库克他们的发现轰动了英国,尤其震惊了海军部,大大刺激了人们想更多地了解“南方大陆”的欲望。为表彰库克所作的贡献,海军大臣亲自接见他,并晋升他为海军中校。 
  但是,在一些人眼里,库克的发现不能证明“南方大陆”的存在。英国海军急于彻底揭开南方大陆之谜,再次委派库克出航探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