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过度捕捞,目前全世界有25个大渔场面临衰竭。著名的北大西洋的北海渔场盛产鳕鱼、鲱鱼,近几十年来该鱼场产量锐减,由60年代末产鱼300万吨降到80年代产鱼几十万吨。 
  我国最大的渔唱—舟山渔场,由于长期大量捕捞,元气大伤,致使大黄鱼、小黄鱼、墨鱼等资源已经枯竭,现在又面临着带鱼资源枯竭,下一步又将要轮上什么鱼呢? 
  与历史上的物种灭绝不同,当前发生的物种灭绝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生物环境的丧失或改变最明显的是热带雨林的大量砍伐。热带森林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7%,但却拥有世界50%以上的物种。目前野生动植物主要的栖息地印度马来地区和非洲热带地区的面积正在减少。 
  过度开发主要是海洋捕捞和陆地猎获。二次大战后的10多年,世界渔业得到很大发展,总捕获量从1950年的2000万吨增加到1989年的9000多万吨。大量捕捞使许多重要渔场和著名鱼种及其他水生动物急剧减少甚至绝迹。 
  空气和水的污染例如两个世纪以来英国因河流严重缺水、污染,95%的沼泽地已经干涸,97%的低地泥沼被毁,使天鹅、鱼狗、蜉蝣、香蒲及其他野生生物迅速消失。过去20年中已有两种蜻蜒绝种,以前生长香蒲的地方已变成干泥。全世界海豚告急,也与海洋受到污染息息相关。拉美国家的沿海水域充满了有毒废料,使那里经常出现死鱼现象。 
  从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看,我们似乎生活在最富有的地质年代,殊不知,这笔财富正通过生物种类的丧失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处在被滥用的危险之中。物种之间存在的“营养链”或“食物链”极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发生重大的、不可预测的改变。例如,70年代在马来西亚,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水果榴莲的产量莫名其妙地开始下降,使水果产业损失了1亿美元的收入。当时榴莲树并未受到任何损伤,只是果实变少。后来,发现榴莲花粉只由一种蝙蝠传授,而且此种蝙蝠的数量也在严重减少。蝙蝠所以减少,是因为其主要食物——沼泽地红树林的花朵由于养虾业的发展,把大片沼泽地转为虾池,使红树林消失。谜团总算解开了。但人类对红树林的破坏没有停止。据统计,全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为2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集中在亚洲(主要是马来西亚和印度)、美洲大陆(巴西和委内瑞拉)、非洲的大西洋沿岸。生长在红树林中的生物是沿海地区海洋食物链的主要基础,它还能保证热带沿海居民进行生产活动。但人类误认为它是有害的昆虫滋生地,用填海造地方法,将红树林改造为稻田和鱼塘。80年代巴西还拥有红树林2。5万平方公里,但人类的活动将会使巴西沿海的红树林绝迹。对红树林的破坏,是人类与海洋之间关系处理不当的最明显例子之一,毁坏红树林就是毁掉海洋生物的一个食品库。总之,物种多样性的消失,就会带来生物圈链环的破碎,使人类生存的基础出现坍塌。




人口膨胀
  随着改造自然进程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日渐改善。这使得人类繁殖空前旺盛,人口数量以几何级数猛增。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人口已突破了50亿大关,“50亿”这个数字,你也许感受不到什么,然而,只要稍稍回顾人类的历史,就会感到人口增长速度太快了。在大约300万年前,类人猿刚刚进化为原始人类时,数量大约只有几千人;到了九千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耕,过定居生活,人口只有500万人左右。根据专家推算,在公元元年时,人口约为2。5亿。那之后,人口不停地,却是缓慢地增长着,到了1625年,地球上的人口只增长到5亿。然而,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人口陡增。1750年约8亿,1800年约9亿,1850年就已达到1625年的一倍,即10亿人。1930年时,又增加了一倍,达到20亿。但只过去46年,到1976年,世界人口就又翻了一番,达到40亿。1987年,人口终于突破了50亿大关。预计到下个世纪30年代,人口将达到100亿,再过500年,地球人口就将有150兆人了,这可真是个天文数字啊!要是这些人都住在地球上的话,那么平均每人只能拥有1平方米的土地了,整个地球都将挤满了人。那时,人类的命运将多么悲惨啊!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大型动物从未增加到如此多的程度,这种情况将直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发疯似地增长着的人口;日渐贫瘠、荒芜了的土地;被风沙席卷着的城市;一天天减少着的森林;不断恶化着的气候;满是油污、废物的海洋、河流;慢慢被掘尽的地下资源;不新鲜的空气;渐渐变小的“遮阳杀,以及正在灭绝中的动植物。。这一切,似乎是在谴责人类的愚蠢行动,控诉人类对地球的伤害。人类作为宇宙孕育出的、有智慧、有灵性的高级生物,已经意识到,地球的危机就是自己的危机。人类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灾害给人类社会的启示 
  20世纪是科学昌盛的世纪,也是灾害频频的世纪。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从四面八方袭来,再加上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人类面临着巨大的困境。面对多灾多难的世纪,人类不能再等闲视之,已到了必须认真反思、开展防灾减灾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客观必然性。正像地球的绕轴自转运动和绕日公转运动一样,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是客观必然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至于人为灾害的发生,除了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外,它还具有本可避免、却因为人们行为的不慎不当引起的主观因素。本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让人们不得不正视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依靠人类自身的智慧和力量防微杜渐、趋利避害,显得是那么地迫切和必要。灾害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悲剧,认识不到灾害的隐伏性、突发性是人类的大悲剧;如果认识到了灾害而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防灾、减灾,则是人类更大的悲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一富有哲理的谚语用来指导防灾十分有意义,而对灾害接踵而至的今天,“亡羊补牢”同样显出其实际价值。




灾害给人类社会的启示 “天灾八九是人祸”
  “沙漠闹水灾”,这句话你一定以为是无稽之谈,可是确实曾发生过。 
  1979年盛夏,在世界瑰宝莫高窟所在地——甘肃敦煌县,这个被沙漠包围的常年干旱的县城竟然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水灾:全城毁屋4000多间,全县10万人口中受灾人口竟达7000人,以致沙漠中的水灾这一千古奇闻被人们广为传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1979年盛夏天气特别炎热,终年积雪的祁连山融雪量特别大,正如古诗中写的那样:“真阳消尽阴山雪,顷刻飞来百道泉。”高山冰雪融化把敦煌的党河水库盛得满满的,达到了历年最大库容量。 
  同时,印度洋潮湿的气流随着活跃的西南季风穿越青藏高原向祁连山吹来,致使连年干旱的敦煌一反往常,细雨绵绵,年降雨量达1055毫米,4倍于常年。降水集中,加上冰雪消融,给敦煌带来过量的径流,使长期处于干旱缺水环境中的敦煌人乐不可支。他们置党河水库行将漫溢的危险于不顾,迟迟不愿下决心打开水闸泄水防洪,因为水对敦煌人来说实在是太可贵了,爱水如命的观念使他们忘却了水太多了也会带来灾难。最后,水库终于决堤,洪水像猛兽一样呼啸而下,使敦煌县沦为一片泽国。这场沙漠中的水灾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而诱发的。类似的情况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戈壁荒漠中也曾发生过,结果造成了“水漫火焰山”的特异灾害现象。 
  森林火灾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敌,也是世界上破坏性、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气候过分干燥,林下腐殖质层堆积过厚,以及雷电均可引起森林火灾。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的森林火灾则是因为人为操作失误及防林规划的不严密而造成的。1987年5月6日~6月2日,我国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的一场特大森林火灾,其火势之猛、燃烧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造成损失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为我国森林火灾史上所罕见。这场大火的起因,就是因为林区工人吸烟引火及机器操作不慎而多处起火,加之救火措施不及时和组织抢险不得力,致使大火蔓延。 
  通观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