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作为一个整体用千斤顶顶到适当位置。 
  顶部天线是用直升机吊装的。为顺利安装天线,塔身首先要垂直。一对10吨重的平衡重加到支座上,以防止塔身摇摆太厉害。由于设计中带有风洞装置,因而该塔能经受住418公里/小时的风力。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是一条著名的国际运河。它于1881年开凿,1914年完工,1920年通航。它的开通,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航程缩短了一万多公里。巴拿马运河全长81。3公里,宽91~304米,两端各有水闸3座,用于调节升降水位,水深13。5米,可通过4~4。5吨海轮。 
  在当时的施工中曾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怎样驯服查格雷斯河的洪水呢?在季风季节,河水浪高7米多,解决的办法是建一条大坝,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又如怎样防止黄热病和疟疾带来的灾难呢?解决的办法是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消灭蚊子的公共卫生战争。工人们排去沼泽的积水,将住房安装上纱窗,将卫生标准提高到高于大多数美洲城市的水平。有人曾将巴拿马运河说成是由医生建造的,一点也不言过其实。 
  金门桥 
  如果我们把美国旧金山的金门桥称为人类建造的最美的建筑,恐怕没有人反对。它在长度上虽不如委拉查努那鲁斯桥,但到目前为止,它仍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索桥的纪录。该索桥悬挂在两个227米高的塔形桥墩上,支撑大桥的每条缆索的直径近一米粗,是用于支撑桥梁的最大缆索。 
  建筑金门桥的真正英雄是广大劳工。建筑大桥的环境条件十分艰苦,大水随太平洋的浪潮狂舞,大风在怒吼,温度变化剧烈,在几分钟内就会到处大雾弥漫。但广大劳工克服了安装上的困难。为了跨越一个海洋港口,他们将该桥的一个桥墩建在离海岸280米的海洋中,这在以前从未实现过。他们冒着严寒和暴雨在令人头晕目眩的高度上,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桥梁的建筑。在建桥期间,尽管采取了安全措施,如有结实的安全帽和安全网,但仍有11位工人牺牲。 
  大桥不但优美,而且强度高,它经受了1989年的LomaPrieta地震。在60年代内因天气原因而关闭交通只有3次。当前,正在对金门桥因地震造成的破坏进行修复,以便使其能经受里氏8。3级的地震。大桥的加固不会损害它奇伟的外观。这座桥,每年要吸引几百万人来参观、旅游。 
  英吉利海峡隧道 
  这条长50公里、连接法国和英格兰的跨海隧道终于实现了人类几个世纪的梦想。 
  壁厚1。5米的3条混凝土管道从法国的科凯勒埋入地下,通过英吉利海峡的白垩质层,在多佛白色悬崖后面的福克斯通重新露出。其中两条供宽体列车运行。这种双层列车宽4米多,运行速度接近170公里/小时。旅客乘这种列车不用步行登车,而是坐在小汽车或公共汽车内。开进去装载货物的卡车也在这里行驶。维修车辆和事故急救车辆在位于两条铁路管道之间的第三条隧道往返行驶。 
  隧道内各种机械从不停止工作。巨大的活塞可以开启或关闭通风管道,以减轻机车头部的压力。总长483公里的冷水管道系统就铺设在机车轨道旁边,用以消除因空气摩擦而升高的温度。风扇将空气吹入隧道,水泵通过虹吸管将雨水或冷却水排掉。路轨还分别进入两个巨大的人造洞穴,那里是备用的紧急交叉路线。不导纤维电缆构成了隧道的神经系统,将信号从控制器传送给工程师。 
  英吉利海峡隧道的意义,不仅在于它连接着两个国家,而且也在于它是一项将土木建筑、机械和电气工程结合在一起的杰作。 
  荷兰北海防护工程 
  荷兰人民与洪水的斗争进行了几个世纪。北海汹涌的洪水一次又一次地将荷兰这块低于海平面的领土淹没。荷兰人民也一次又一次地将海洋推回去,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狂风巨浪无情地再夺走他们努力的成果。 
  从20世纪开始,荷兰人作出了与洪水斗争的新规划。新规划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建一条30公里长的围坝。大坝于1927~1932年建成。该大坝吃水线有30米深,位于被叫作Zuiderzee的河口处。工程师动用了500条自卸驳船、浮式起重机和挖泥机修筑了两条平行的土坝。然后用水泵将沙子填入两坝的空隙。完工之后,大堤就将狂怒的内陆海洋变成驯服的淡水湖。水位由25个泄水闸控制,接着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土地开垦工程,使20万公顷荒地变成良田。 
  第二步:三角洲工程。1953年,一场洪水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以后,工程师们便将注意力转向荷兰的西南部,从此默滋河和莱茵河口形成一个复杂的、不稳固的三角洲。现在,先后修筑起的大坝、堤、渠道和泄水闸已使人们能够控制这里的地形。 
  在这里,定时涨落的水在巨大的混凝土浇筑件之间悬挂的系列钢闸门下毫无阻碍地流过。只有暴雨达到警戒线时才把钢闸门放下。这条3。2公里的围堤修筑在陆地。之后,一个特建的飞船舰队对海底进行了重新修整,将10000吨重的混凝土构件浮运到规定位置,并安装了闸门和水利机械。 
  帝国大厦 
  纽约的帝国大厦高达380米。这个高度曾历时40年没有受到挑战。 
  比大厦高度更令人惊异的是它的建设速度。工程于1929年的某一天开始,终过1年又45天结束,没有花一分钱的加班费。钢材和石料在第五大道以军事演习般的效率交货。钢铁工人在23周内就将58000吨构架铆钉在一起。在构架下工作的一小队泥瓦工在8个月内就完成了外墙工作。与此同时,管子工铺设了80公里的管道,电气技师们安装了500多万米世界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有关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伊瓜苏瀑布,知道的人很多,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边境的伊瓜苏河上,而对于和它相邻的塞特克达斯大瀑布,知道的人却不多。实际上,从流量上来看,塞特克达斯大瀑布远在伊瓜苏瀑布之上,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之一。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就建在这里。 
  塞特克达斯瀑布,又称瓜伊拉瀑布。位于伊瓜苏瀑布以北、巴拉圭与巴西的边界上。瀑布处于巴拉那河一个3公里长、90米宽的红砂岩峡谷内。由18个瀑布组成,总落差114米。平均流量达1。32万米3/秒,而伊瓜苏瀑布的平均流量仅1750多米3/秒,汛期时可达3万多米3/秒,其流量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水力资源极其丰富。瀑布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泻而下,瀑布跌落声远及32公里以外。附近景色秀丽,为游览胜地。 
  许多年以来,塞特克达斯瀑布仅被作为观赏,而远未发挥其水力资源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后期,巴西和巴拉圭两国政府经过协商,作出了共同开发瀑布地区丰富的水力资源的决定,即在这里建设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设计装机18台机组,共1260万千瓦,年发电750亿千瓦小时。经过踏勘、选址等一系列前期工作,于1978年在塞特克达斯大瀑布所在的巴拉那河段上截流开工,动用数万民工和工程建设人员,经过长达4年夜以继日的建设,建成了第一期工程。一条长达7700米、高190米的拦水大坝岿然屹立于峡谷之间。这座高坝比著名的埃及阿斯旺水库的拦水坝长一倍,高出近80米。 
  随着伊泰普水库建成和蓄水,塞特克达斯大瀑布将消失在水库之中。消息传出,人们纷至沓来,以一睹大瀑布最后的风采。更有一些生态学家和大自然爱好者,于1982年8月下旬的一天,云集在瀑布脚下,以印第安人最隆重的仪式“瓜鲁普”,为塞特克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人们献上祭品,表示对即将消失的瀑布的怀念。9月中旬,巴西总统也特意穿上黑礼服来大瀑布作最后一游。 
  10月13日,一个历史性时刻来到了,水库指挥塔一声令下,电站大坝12个闸门同时关闭,壮观的塞特克达斯大瀑布瞬间消失在茫茫大水之中,代之而起的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伊泰普水库长170公里,面积1350平方公里,蓄水290亿立方米。湖的大半在巴西境内,小半在巴拉圭境内。到1991年5月,伊泰普水电站的18台机组已全部安装完成发电。从拦水筑坝至建成发电,先后费时14年。由于工程的艰巨,总投资达234亿美元,是原来可行性研究的7。5倍,这一雄伟的工程堪称世界水电建筑史上的奇迹,被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