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与自然 系列丛书-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议的事!为什么这两条鲨鱼会救人呢?难道它们对人类有着某种特殊的感情?或许是它们把罗莎琳当作了自己的同类?这一离奇事件给海洋生物学界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




乌龟端午探亲之谜 
  1980年9月的一天,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中洲乡王墩村的徐先平,与内弟在屋后小河里捉到一只大乌龟。他用小刀在龟背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又打孔穿上4只铜环,第二天,便将乌龟送入洞庭湖。 
  1981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晚上,这只乌龟竟风尘仆仆地回来了。主人留它住了一段时间,又送入洞庭湖。 
  1982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乌龟又回来“探亲”了。 
  1984年农历五月初二,乌龟回来后找错了地方,钻到徐先平邻居家床下。 
  到1987年农历五月初一,这只乌龟第八次到徐家“探亲”。这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这头乌龟,体重近2公斤,并不校从洞庭湖到徐家有几十里路,并不近。乌龟不但能爬回来,并且避免了途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这是怎么回事? 
  乌龟不是偶而回到徐家,而是年年“探亲”,这是怎么回事? 
  乌龟不是随便什么时候都回“家”的,每次都在端午节之前,这又是怎么回事? 
  谁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呢?




家犬归返之谜 
  1943年夏,住在美国俄勒冈州希尔巴顿市的布莱德夫妇,带着喜爱的一条狗波比,驾车到东部旅行。他们在3300公里外的印第安纳州不见了波比。 
  当时,为了保护主人,波比与当地的几条狗交战后,便不见了踪影。 
  半年以后,波比神奇地横穿美国大陆,回到布莱德夫妇身边,成了一大新闻。消息发出后,许多看过这条狗的人纷纷写信介绍情况,大致情况是:波比可能迷了路,也许受到了野狗的追逐,走错了方向,并且往返了几次,大约走了460O公里的路程才回到希尔巴顿。 
  人们知道,狗的嗅觉很灵,并且能追踪两天以前自己留下的路迹。问题是波比的旅行一直是坐在汽车里的,它是依靠什么“特异功能”回到主人身边的呢?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也是难以解开的谜。




白蚁之谜 
  白蚁俗称白蚂蚁,在动物分类上属昆虫纲、等翅目、半变态昆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大约已有7000万年的历史了。白蚁通常被人们误以为与黑蚂蚁等普通蚂蚁同属一类,而实际上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昆虫。白蚁的身体粗壮而柔软,呈乳白色,白蚁的工蚁和兵蚁怕光。 
  白蚁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因而能在千万年的地质、气候的变迁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据记载,原始的蚁王、蚁后至少可以活80年,有的甚至超过100年。一些有关白蚁的奥秘至今也没有被揭开,比如白蚁为什么从来不生病?是什么神秘物质在白蚁体内起作用?还有,白蚁巢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5%~6。5%,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10~200倍,在这种环境里许多生物都无法生存,而白蚁却安然无恙,并且健康地生长和繁殖,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白蚁的这些不解之谜吸引着世界上各国科学家对白蚁展开研究。科学家们通过光谱测定,发现白蚁体内的元素主要有钴、铜、氦、碲、铬等。另外,白蚁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这在我国古代的《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今天的科研人员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方法对各种白蚁的营养滋补和治疗疾病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科学家们发现,白蚁的营养价值大大超过了冬虫夏草等名贵补品,同时对癌症和肝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动物自疗之谜 
  1988年1~2月份,在甲型肝炎大肆侵虐上海的时候,一群飞鸟竟鬼使神差地把上海植物园草药园的中草药——大青叶一啄而尽,而平时这些鸟儿对略含苦味的大青叶从不问津。这是不是鸟儿治疗“甲肝”的行为呢? 
  有人曾看见这样一件趣事:一条蝮蛇的头部被另一条蛇咬伤。起初出了一点血,不一会头部就肿了起来,连嘴都肿得合不拢。于是,它就拼命喝水,2小时后,头部的肿胀就渐渐地消失了。人们在抢救毒蛇咬伤的病人时,不是也常常这样给患者大量输液,以便加快排出毒液吗? 
  有些被打伤的猫、狗,爱用舌头舔抚自己的伤口,时隔数天,本来血肉模糊的伤口,经它们不断地舔抚,竟会不药而愈。 
  动物学家还发现:生长在热带丛林中的猿猴,如果感到自己有点不舒服,周身打冷战,就会去咀嚼金鸡纳树的树皮,病很快就痊愈了。獾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皮肤病后,就带它们到温泉中去洗澡。猩猩的牙齿发炎疼痛不止时,就会用爪挖一些烂泥糊在脸颊上,然后再用两爪紧紧按祝有一种野鸡叫做吐绶鸡,当小鸡被雨淋湿而感冒时,母鸡就强迫小鸟去吃安息香的树叶,吃了这种树叶之后,小鸡的病就渐渐地好转。春天,美洲的黑熊从冬眠中刚醒过来,身体总是不舒服,精神萎靡不振。这时它便去寻找一些具有轻微致泻的果实吃,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至今,对动物“自疗”现象,还没有一种恰当的解释。




海豚义救抹香鲸之谜 
  鲸类集体自杀是个谜,但这个谜还未解开,另一个谜又等着人类去探寻了。 
  1983年9月的一天,在新西兰北岛的托克芬海滩,80条大大小小的抹香鲸随着潮水冲上海岸。 
  正当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群海豚,这些海豚显然是到海边来寻找食物的。它们发现了困在浅水中的抹香鲸,好像领悟到抹香鲸的处境,就迅速地向抹香鲸游去。只见几十头海豚游到抹香鲸中间,在它们的身边穿行着,用身子轻轻地触碰抹香鲸,好像在安慰它们,经过这样一番活动后,海豚们便领着抹香鲸,朝深海方向游去。令人惊奇的是,抹香鲸竟十分顺从地跟随海豚,慢慢地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这些巨大的海洋动物终于得救了!岸上的人们目睹这动人的情景,不住地欢呼起来。 
  海豚和抹香鲸同属鲸目,一种鲸目动物在大海中救助另一种鲸目动物,这在动物世界是罕见的事例。 
  海豚为什么要救抹香鲸?它们是怎么知道抹香鲸处境困难需要帮助的? 
  海豚为什么要给巨鲸领航?它们又是怎么知道巨鲸在通过浅海区时会搁浅? 
  再就是为什么抹香鲸等体躯巨大的鲸类会在海滩上或浅水区迷失方向,而海豚就不会迷失方向呢?这一系列的谜,还无人能作出确切的解释。




动物食仔之谜 
  “虎毒不食子”这句民间流传的俗语,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虎再厉害,也不会吃自己的小仔。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在野外,虽然没有发现虎食仔的记载,然而在人工饲养下,虎吃小仔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吃掉小仔的并非雄虎,因为母虎分娩之前早就把雄虎分出“单过”了。母虎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使人费解。 
  70年代,北京动物园里的一只漂亮的母虎产下两只小仔。珍贵动物产仔可算大喜事了,饲养员对此倍加保护。但是谁也想不到两只小仔一夜之间成了母虎的腹中食,饲养员空欢喜一常除发现虎吃掉自己的小仔外,还有别的食肉动物也存在食仔现象。1978年春,一只艾虎(小型食肉兽)生下5只小仔。有一天早晨,饲养员为它们打扫笼箱时,发现5只小艾虎有4只掉在地上,饲养员忙用粪铲铲起放回笼箱。但是又是一夜之间,艾虎把自己的“孩子”全吃掉了。类似这样的事例在一些动物园也出现过。研究人员认真地分析研究了这种情况,有人认为它们所以吃掉自己的亲骨肉是因为受了惊忧,无处藏身,母兽不得以把小仔吃进肚子里。也有的说这是受了某种气味的影响才发生的。有人认为该兽可能发现自己的小仔不健康,也会发生食仔现象。 
  但事实上,有的食肉兽的小仔出生后不久,出现这样或那样病症,母兽并没有把小仔吃掉。还有人认为母兽缺乏某种维生素,才把小仔吃掉。但是,在人工饲养下,同种动物,同样的待遇,另外一些动物并未出现食仔现象。 
  总之,食肉动物吃掉自己的小仔出于什么原因,还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研究,才能解开这个迷。




蝉听人指挥之谜 
  1981年7月17日上午,天气格外炎热。河南省夏邑县孙庄村青年农民孙民侠,当着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河南电视台摄影记者们的面,做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