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扩大侵华的《关东军关于对苏、对华战略意见书 》,在意见书中,他赤裸裸地叫嚣:“从准备对苏作战的观点来观察目前中国的形势,我们 相信:如我们武力允许,则首先应对南京政权加以一击,除去我背后之威胁,此为最上策。”此时,他的目标已不再仅仅是侵略华北而是中国了,而后来事变的发展,也正如他所鼓吹 的那样。 
  随着日本国内侵略华北之声日益叫嚣,华北日军数量骤增,形势剑拔弩张。1937 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从此拉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对七七事变的 处理,日本军部形成了强硬派与慎重派两种态度。强硬派以陆相杉山元、军事课课长田中新 一及参谋本部第三课课长武藤章等为代表,他们主张,中国不堪一击,只要日本一出兵,就 能毫不费力地将其征服,而现在正是日本出兵的好时机。 
  慎重派以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和陆军省军务课课长柴山兼四郎等为代表 ,他们认为,对中国作战会陷入战争泥潭,不利于对苏备战,因而主张限地解决。起初,慎 重派的意见占了主导地位,近卫内阁当时的方针摇摆不定。在陆军内部强硬派的压力下,近 卫准备向华北增派部队,同时,又寄希望于进行和平交涉,因而不想扩大事态。近卫这种既 想侵略中国,又顾忌国际压力,不想使事态扩大化的暧昧态度,事实上纵容了军部进一步扩 大侵略。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5)     
  关东军响应日本军部强硬派的态度,以中国军队若进入察哈尔省将会对“满洲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借口,申请向华北地区派遣军队,并且专门拟订了《对时局处理纲 要》。这个纲要将全面发动武力战争“膺惩”南京政府作为行动目标,并且提出歼灭北上的 中国军队的具体方针,要“建立地方政权,以谋求与满洲接壤地区的明朗化;为了准备对 苏作战,确保正前方的安全至关重要”。所以,“至少要使察哈尔、河北、山东各省彻底独 立”。实际目的就是,利用这次日中冲突,乘机侵入华北,在华北地区建立一个像“满洲国”那样的傀儡政权,为对苏备战建立一个大后方。 
  关东军的计划尚未获得批准的时候,早就渴望战场立“功”的东条英机,已经蠢 蠢欲动了。 
  他亲自指挥“察哈尔兵团”开始从多伦、沽源等地南侵至长城一带的察哈尔、绥 远地区。 
  事态不断扩大,强硬派在日本国内积极支持关东军的行动。内阁中,虽然外相广 田弘毅与藏相贺屋兴宜都认为扩大侵略战争的时机尚不成熟,但在既成事实面前,参谋本部 最终同意了关东军的察哈尔作战请求。 
  察哈尔作战计划从8月份正式执行。这次的作战计划由关东军作战参谋绫部桔树 制订,东条英机亲自带领察哈尔兵团执行。由于东条英机担任指挥,所以这个兵团也被叫做 “东条兵团”。该兵团是关东军本多旅团、原旅团、酒井旅团和堤支队分别抽出部分兵力组成的混成旅团。8月19日,东条英机在张北设立了混成旅团司令部,便于 临近指挥。 
  东条英机采取惯用的“闪电战术”,沿平绥线依次进攻南口、居庸关、怀来和张 家口等军事要地。这一地区的中国守军约3万余人,而东条兵团则只有几千人。但由于中国 守军抵抗决心不足、守备虚弱。日军凭恃机械化武器装备疯狂进攻,中国守军不得不节节退 却。8月22日,张北守军国民党军刘汝明部被击溃。29日,张家口失守。 
  随后,东条兵团由察哈尔南部转向山西北部进攻,9月13日攻占大同,24日攻占集宁,10月14日攻占绥远, 进而向包头进攻。不久,控制了整个内蒙古地区。又经过一系列的“闪击”战,东条英机率 部占领了华北大片地区。他的侵略“成果”受到参谋本部的嘉许,被授予“全”二级勋章一枚。陆军省次官梅津美治郎还因此“夸赞”东条英机说:“关东军的功勋,得力 于东条参谋长。” 
  进攻察哈尔和绥远,为东条英机积蓄了实战的“经验”和“战功”。察哈尔作战 之后,东条英机返回长春,积极展开对苏备战。此后,东条英机支持策划了关东军挑衅苏联 的“张鼓峰事件”。 
  %%%“南进”与“北进”之争中,东条英机极力鼓吹“南进”。随着侵略战争的升级,东条英机被推上权力的巅峰,出面组阁的他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挑起太 平洋战争,做着称霸世界的“美梦” 
  1938年初,鼓吹对华扩大侵略,炮制“满洲国”傀儡政权的板垣征四郎取代杉山 元,被任命为新陆相。此时,日本已成为一部庞大的侵略战争机器,它一面向国民灌输称 霸亚洲乃至世界的“八肱一宇”侵略思想,进行“国民精神总动员”,一面积极促成与德意 法西斯国家结成侵略联盟。而军部中,自板垣征四郎担任陆相后,更是加快推进“军政一体 化”和对陆军的统制,不断强化作为侵略工具的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控制力。极力鼓吹侵略扩 张的东条英机被召回陆军权力中枢,1938年5月30日,他奉命调回东京担任陆军省次官,成 为板垣征四郎的左膀右臂,主要负责陆军省的日常工作。 
  1938年11月初,近卫文首相提出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口号,这实际就是日军独霸东亚的宣言。升任陆军省次官的东条英机“废寝忘食”地为日本对外侵略出 谋划策,甚至连假日都不肯休息。 
  随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展开,日本侵略中国的战局进入相持阶段。此时大本营的高 层就“北进”还是“南进”的侵略策略发生了分歧。在7月份召开的五相会议上,陆相力主 与法西斯盟国德国保持步调一致,“南进”的同时,以英美作为未来战争的对象;海相和外 相则认为盟国德国的实力不一定胜于英美,暂时不应以英美为作战对象,应该继续坚持“北 进”方针,以苏联为进攻对象。双方分歧巨大,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东条英机自然支持陆相的观点,要求“南进”,并且主张与德国签署一个针对苏 、美、英、法的军事盟约,这种主张遭到外务省和海军的强烈反对。不过“剃刀”东条英机 才不顾忌这些。他在11月28日军人会馆召开的军需产业界代表的恳谈会上,大放厥词,宣称 日本要“对苏、中两国同时作战,同时也准备同英、美、法开战”。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日 本国内巨大震动。 
  许多人认为与苏、美、英、法同时开战的计划太过冒险,而纷纷反对。陆相板垣 征四郎不得不挽回局势,声称东条英机目的只是想鼓励日本军需生产,这只是一种宣传的手 段而已。从后来日军的行动来看,这根本不是什么“宣传手段”,而是东条英机提前把日本 陆军的计划公诸于众罢了。 
  不过,由于深陷侵华战场,已使日本深感兵员、财力的匮乏而力不从心了,因而 推动扩大战争规模、与英美为敌的“南进”派在内部权力斗争中暂处下风。东条英机于1938 年6月18日被降调为航空本部部长,不久兼任航空总监部部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苏、 中两国同时正面作战”并展开“南进”计划的主张。                              
战争狂人东条英机(6)     
  1939年5月11日,日军在中蒙边境制造了“诺门坎事件”,遭到苏联军队的有力 反击,惨败而归。8月,希特勒为了专心征服欧洲大陆而与斯大林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 犯条约》。 
  苏德的“友好”加之苏军的威力,日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北进”的野心。1940年7月17日,经历了平诏、阿部、米内几任走马灯似的内阁更迭之后,近卫 文再次出山组阁。在近卫的这次组阁中,强硬派军国主义分子东条英机被起用为陆 相。 
  7月19日,近卫召集陆相东条、外相松冈洋右等,确立了新内阁执政方针,包括 :强化日、德、意三国轴心;日、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要将“东亚新秩序”扩展到英、法 、葡、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即准备“南进”;尽全力排除美国的实力干涉。27日,大本营 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军部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该纲要规定,“关于对 南方的施策,应利用形势的转变,抓住良机努力推进之”;“如果内外形势的发展特别有利 ,也可以使用武力(南进)”。29日,日本迫使法国维希政府驻印度支那殖民当局签订了《日 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