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侵华日军主要将帅的最后结局-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7年8月22日晚,松井石根率领增援的第三、第十一师团及第六、第十三师团 各一部分共2。8万余名士兵乘军舰到达上海以东的马鞍列岛。 
  23日凌晨,这批日军在松井石根的指挥下,从上海附近的张华浜、狮子林、川沙 口一带强行登陆,向吴淞、宝山、罗店、浏河发起进攻。 
  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将士奋勇抵抗,重创日本侵略者。8月23日,随同松井石 根一道出征的皇后良子的表兄伏见广吉亲王在强行登陆时,被炸成重伤,不久死于并发症。 这使松井气急败坏,指挥日军向上海外围的宝山、罗店等地猛攻。 
  罗店是交通枢纽,要攻占上海,必须先夺取罗店。中日两军在罗店展开激战。日 军集中火力狂轰中国守军阵地,中国守卫官兵在日军强大而猛烈的炮火之下,前赴后继,愈 战愈勇。在中国守军英勇顽强的抵抗下,日军此役伤亡惨重,胆战心惊地称罗店是“血肉磨 坊”。                              
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松井石根(3)     
  松井石根急忙向日本军部再次请求增调援军。9月中旬,日军援兵增至10余万人 ,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9月21日,国民党军队调整战略部署,由蒋介石亲自兼第三战 区司令长官,将部队分为右翼军、中央军、左翼军三路,分别由张发奎、朱绍良、陈诚任总 司令,每路下辖两个集团军。 
  话说,松井石根在罗店受挫后,采取迂回战术,先以主力切断淞沪与罗店的联系 ,再以两个旅团重兵猛攻吴淞、狮子林一线。中国守军旅长翁国华率部拼命抵抗,阵地被 破后拔枪自殉。最终,罗店沦陷,日军进逼宝山。 
  9月30日,松井石根所率日军发动了全线进攻,日军兵力此时已增至20万人以上 。10月初,松井决定将主力作战移至上海,并调部分华北兵力协同作战。战斗中,日本侵 略者悍然践踏国际法,使用毒瓦斯,使中国守军3万多人牺牲。在日本猛烈进攻下,中国守 军自上海华界市中心撤到了郊外大场一带,双方在大场又进行了一场恶战。关键时刻廖磊所 率二十一集团军自广西赶到,协力据守大场。中国军队虽拼死固守大场一个星期,但终因寡 不敌众,不得不撤退。大场失陷后,中国前线军队腹背受敌,有被分割包围的威胁,所以不 得不撤到苏州河南岸。 
  日本为迅速攻下上海,于10月1日举行首相、外相、陆相、海相参加的四相会议 ,制定了《处理中国事变纲要》,决定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为制定下一步侵华军事作战方 针,10月20日,裕仁天皇亲自召开御前会议,研究上海战场形势,决定组成第十军,前往增 援上海。1937年11月5日拂晓,日军前来增援的第十军军长柳川平助指挥第六师团谷寿夫 部队,第十八师团牛岛贞雄部队,第一一四师团末松茂治部队,在杭州湾登陆。 
  中国部队奋勇还击,但只有两个连的守军,怎能抵挡武器装备占优势的3个师团 的日本兵?11月5日上午,3000余名日军在金山卫一带登陆,中国军队未能及时堵截,日军大 部队已源源不断地登陆,形成包抄之势。 
  11月8日,日本上海派遣军突破苏州河南岸中国守军阵地。11月9日,中国守军受 令全线转移。12日,松井石根以伤亡5万余人的沉重代价攻占了上海,“东方巴黎”终于沦 陷了。 
  淞沪之战,日军虽获胜,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毕竟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 亡中国的美梦。当时日本侵略者幻想在华北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占领山西,在华中用10天占领 上海,然后直驱南京。若中国政府不投降,则用两周攻占南京,一个月进逼武汉,再由广州 登陆,夺取华南。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但是,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 中国军民顽强抗争,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使日本侵略者的美梦成为泡影。 
  %%%松井石根紧追“败走华容”的中国守军,绕过东方“马其诺防线”,直取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军在松井石根的指挥下,血洗南京 ,屠杀生灵,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早在淞沪战争开始后,松井石根就已从法西斯军国主义的立场出发,在国内四处 宣扬,主张日军溯长江而上,攻克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他煽动说:“迅速拿下南京,随之 实行人道的占领政策和公正的市政管理,这将说服中国公众摒弃蒋介石,把他们的命运托 付给日本领导人。”1937年8月5日,天皇亲自召见松井石根,任命他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在觐见天皇后,松井石根又躇踌满志地对近卫首相表示:“只有拿下南京,打垮蒋介石政权 ,才是我必须完成的使命。” 
  1937年11月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为了统一上海方面日军的指挥,命令将上海 派遣军和第十军编成华中方面军,任命松井石根为司令。有了更大权力的松井石根,更加急 不可耐地要实现自己的计划。日本参谋本部,原来由于淞沪战争的困难,决定把华中派遣军 的作战地区限制在苏州、嘉兴一线以东。攻陷上海后,看到中国军队溃败如山倒,松井石根 在没有报请参谋本部最后批准的情况下,就马上命令华中方面军,乘国民党溃败之机,分兵 三路,一路沿宁杭线,一路沿沪宁线,一路从广德、宣城、芜湖线,向南京方面攻击追杀。 12月1日,松井石根接到日本参谋本部大陆命第8号要求:“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应 与海军协同攻取敌国首都南京。” 
  松井石根接到这一命令后,马上与参谋们一起拟定出《向南京追击的作战指导纲 要》,上报日本参谋本部,很快得到批准。同时,裕仁天皇亲自召见天皇侍从武官长本庄繁 ,命他前往上海见松井石根,传达天皇御旨,鼓舞日军士气。本庄繁带着圣谕来到上海,向 松井石根说明裕仁天皇对他的殷切希望,接着本庄繁又命随从打开一个绘有日本皇室菊花标 志的精致匣子,取出皇后良子亲手制作的围巾,交给松井石根。天皇的赞赏和皇后的赏赐使 松井石根诚惶诚恐,向天皇表示誓死攻克南京的决心。 
  再说中国方面,早在1934年国民政府就开始构筑南京外围两条防御线。这一工程 耗资数万,动用4个师兵力,用了两年多时间,构筑了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于1936年建成 。这两条防御线,一条是以太湖为中心,北起长江沿岸的福山,南至杭州湾的乍浦,即吴福 线;一条是北起长江南岸的江阴,南至太湖北面的无锡的锡澄线。国民政府称其为中国的“马其诺防线”,吹嘘它能抵御日本百万大军,至少坚守南京十年八载。然而,这两条防线根 本还没派上用场,中国军队就已势成溃败,无力组织有效抵抗,日军则长驱猛追,兵临城下 。蒋介石于11月20日宣布国民政府为适应长期抗战,迁都重庆,同时确定了短期固 守南京的方针。唐生智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官,率10万余中国军队,进行南京保卫战。                              
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松井石根(4)     
  12月9日,松井石根命令日军用飞机空投下所谓的“最后通牒”,声称日军现已 包围南京,大战即将开始,若中国军队必欲抗战,则“南京必难免于战祸,致使千载文化尽 为灰烬,十年经营终成泡影”,而且“一切战争之恐怖将尽现于南京”,“限10日中午前将 复函交付句容公路上的日方哨兵,如逾期不复,则即刻向南京展开进攻”。 
  此前,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已亲笔签署了“杀掉全部俘虏”的绝密命 令。而且,12月7日,松井石根下达了亲自起草的《攻占南京要略》,命第十军和上海派遣 军合力围攻南京,并通告日军各师团,进城后分区“扫荡”。 
  10日下午,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以坦克为先导,向南京城发动总攻。爱国 官兵在唐生智司令的指挥下,同仇敌忾,与疯狂进攻的日本侵略军进行殊死斗争。 
  松井石根派生性凶暴、素有“亚述魔王”称号的谷寿夫所率第六师团担负主攻。 南京城三面被围,雨花台阵地失守,中华门失陷,又失紫金山,南京城陷落在即。唐生智在这种情况下,11日急电蒋介石请示战守之策。蒋介石于12月12日回电: “如情况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 
  12日,从拂晓起,日军以飞机、大炮密集地向各城门轰炸,坚固的城墙被炸得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