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近代前期文学史-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急走荒郊。俺的身轻不惮路途遥,我心忙又怕人惊觉。也吓,吓得 

俺魄散魂消。红尘中误了俺五陵年少。 

                                                                 (驻马听) 

     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哦呵他,他那 

里生死应难料,呀,吓得俺汗津津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内心热油熬。幼 


… Page 107…

妻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罢,叹英雄气 

怎消,叹英雄气怎消。 

                                                       (雁儿落带得胜令) 

     呀,又只见乌鸦阵阵起松梢,数声残角断渔樵,忙投村店伴寂寥。 

想亲闱梦杳,想亲闱梦杳,这的是空随风雨度良宵。 

                                                                 (收江南) 



      (2)粱辰鱼与《浣纱记》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他的散曲很出色,但戏剧 

成就更高。他风流俊俏,性格潇洒。富贵时豪华浪漫,贫寒时也旷达洒 

脱,不参加科举,不求功名,以词曲戏剧在当时享有盛名,极受欢迎。 

徐又陵《蜗亭杂记》说他为“一时词家所宗,艳歌清引,传播戚里间…… 

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 

     魏良辅改良昆腔后,梁辰鱼据此填了 《浣纱记》。所以《浣纱记》 

既有文辞的流丽典雅,还有声腔上的精美,被传颂一时,许多曲文至今 

流传。 

      《浣纱记》又名《吴越春秋浣纱记》,取材于野史《吴越春秋》等 

书西施和范蠡的故事,写绝代佳人与英雄才子的悲欢离合,而且情节在 

吴越战争和勾践复仇的背景下展开,还穿插了伍员忠义殉国的事迹,突 

破了公子小姐相见于后花园和私订终身最后夫荣妻贵的一般俗套。在历 

史的大背景国破家亡与两国战争的情形下,爱情的感觉必然不同,而且 

结局也不同。结局是两人一 叶扁舟,归隐五湖,境界很高。而且主题也 

很丰富,爱情以外,还有复仇、忠义、英雄末路、飘然世外的归隐等, 

思想很新,对人物的理解,对世情的理解都有独到之处。曲文也写得极 

美。 

      《伍员寄子》是其中著名的一折。伍员见吴王不听忠言,吴国危在 

旦夕,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义弟,父子分离的场面十分凄凉,亲情感人 

至深。曲文这样写道: 

     清秋路,黄叶飞,为甚登山涉水?只因他义属君臣,反教人分开父 

子。又未知何日欢会,料团圆今生已稀,要重逢他生怎期?浪打东西, 

似浮萍无常,禁不住数行珠泪,羡双双旅雁南归,羡双双旅雁南归。 

                                                                 (胜如花) 

     望长空孤云自飞,看寒林夕阳渐低。今生已矣,今生已矣。白首无 

成,往事依稀。日暮穷途,空挽斜晖。 

     西风里,泪湿旧缝衣。(外)亲骨肉因何事竟生离。(末)长亭远, 

极目处草萋萋,(合)回头望,欲去更徘徊。今日轻分手,他年会何地。 

肠断也,回首各东西。 

      《浣纱记》中写西施浣纱的场面,曲文也十分优美,但风格是清新 

流利的: 

     苧萝山下,春舍多潇洒。问莺花肯嫌孤寡,一段娇羞,春风无那。 

趁晴明溪边浣纱。 

     最后吴越兴亡,事如春梦,在《泛湖》中的曲文有浓郁的苍凉: 

     你看馆娃官,荆棒蔽。响屧廊,莓苔翳,可惜剩山残水,断崖高寺, 

百花深处一僧归。空遗旧迹,走狗斗鸡。想当年僭祭。望郊台凄凉云树。 


… Page 108…

香水鸳鸯去,洒城倾坠。茫茫练渎,无边秋水。 

     沧桑之后,飘然远去,是功名富贵以外的境界。这种境界也只有《浣 

纱记》才有,其他历史剧,写的都是红尘争斗,无止无休。可见《浣纱 

记》对历史的感悟更加深远。所以它在主题上和艺术上都是一部优秀作 

品,代表明代传奇的杰出成就。 



      (3)吴江派沈璟 

     万历年间,戏剧创作分为吴江派和临川派。吴江派重视音律,临江 

派重视文辞,而吴江派的宗师就是沈璟。 

     沈璟(1555—1615年),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生,江苏吴江 

人。万历进士,后归隐于乡,和同里的顾大典并蓄声妓,选优伶。演戏 

曲,过着纵情词曲的生活。 

     他的主要戏剧成就在音律,他编的《南词全谱》是作曲的经典。他 

的戏剧作品《义侠传全集》,是写武松的故事。这是他最出色的创作, 

但武松形象无法与《水浒传》相比。 

     他的剧作内容大部分讲因果相报,没有突出的思想性。 

     他在曲学上精湛的成就,吸引了许多人追随,而曲也成为沈家的“家 

学”。还有许多门人弟子,继承发扬吴江派讲求格律的传统,也取得一 

定成绩。 



      (4)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 (1550—1616年),字文仍,号若士,又号清远道人。江西 

临川人,宦途不得意,退居乡里,进行戏剧创作,就像他在《牡丹亭》 

里一首《蝶恋花》中写的那样:“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 

欢处。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 

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他在戏剧创作上重视文辞,不愿遵守格律,与吴江派恰成对比,所 

以称他这种有这样创作风格的人为临江派。汤显祖为此派宗师,又因他 

住的地方叫玉茗堂,所以这派也称玉茗堂派。但他的戏剧成就绝非流派 

可以衡量,《牡丹亭》已成不朽佳作。 

     汤显祖的主要著作被称为《临川四梦》,即《还魂记》(《牡丹亭》)、 

 《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其中《还魂记》是作者的创作, 

题材是“因梦成戏”。其余三种都取材于唐代传奇,《紫钗记》取材自 

 《霍小玉传》,《邯郸记》改编自《枕中记》,《南柯记》改编自《南 

柯太守传》。其中最出色,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名篇的 

是《壮丹亭》。 

      《牡丹亭》的主题是写“情”,而当时的封建环境提倡的是“理”。 

作者认为“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所以写杜丽娘情真情深, 

热情地追求自己幸福,就是对“理”的蔑视。把“情”作为人间美梦, 

为之生死相许,反映了作者追求个性自由的艺术理想。 

     这一主题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实现的。杜丽娘因情而死,又还 

魂重生,为当时有些人所不理解,认为还魂是不可能的,所以情节不合 

理。汤湿祖在《牡丹亭题辞》中的一段话算是对当时这些人最好的教育。 

他说: 


… Page 109…

      “如丽娘者,乃可谓有情之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 

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者不可与死,死者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情,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 

     只要情真,何必探求还魂是不是有可能呢? 

      《牡丹亭》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是杜丽娘。生生死死的情节都因她 

的情而展开。她和柳梦梅的相会是在梦中,却思念成疾,憔悴而死。因 

为她视情如命,而且在死后还要再续前缘,非常执著,表现出一种至情 

无怨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来自杜丽娘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她的外在环 

境对“情”是严厉禁止的。她那清廉却迂腐顽固的父亲,对她的行为始 

终是批判的,直到最后运用皇帝权威让他认了女婿也无法平息他的愤 

怒,如果不是对封建礼教发自内心的热爱,何至如此?对情根本无法理 

解。她的老师也教她“有风有化,宜室宜家”,还告诉她“你师父60多 

岁了,从不曾游个花园”。她的母亲也不许她再游花园。在这样一个无 

情环境里,杜丽娘始终多情,反叛封建礼教,即使是通过父母老师传授 

的礼教,至爱无悔。杜丽娘,伤春自怜或游园惊梦都跟春天景致联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